读完弗洛姆的N本书,他总结出孩童教育的重点如下
作者师偃通读了弗洛姆的数本著作,谈到性格与社会进程的关系时,他提到,过去中国人的传统的社会性格是“耕读传家”,适应的是农民与文官的职业要求,而如今这个急速变化的社会,已经为更充分地发展个人自由做好了准备。
眼光转到教育上,师偃的观点非常鲜明:
现在的教育变革,理应倾向于充分认识儿童心智发展规律、允许个体生命充分自由发展的方向,我们必须放弃教育是给孩子传授生活经验这样的想法,从幼儿阶段就让孩子独立、自由,自由感知、自由决定事务、自主承担责任、自己解决问题,并且充分发展孩子的社会化感受,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在自由交往中自发形成规则,并内化成自律。
作者还阐述了弗洛姆对现代人面临的困境及其应对方式,即为何越自由、越焦虑。读者也可以借由他的视角,去理解当今教育、社会种种热点话题。
文|师偃 图 | Pinterest
近来读了弗洛姆的一系列著作:《爱的艺术》、《逃避自由》、《人心:善恶天性》、《人类的破坏性剖析》。
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922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世纪20年代他是“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之一。1934年迁居美国,在各大学讲学。1965年他全力投入研究工作。1980年3月在瑞士逝世。
弗洛姆
弗洛姆是与弗洛伊德深度相知又超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师,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和工业化社会导致的“现代性问题”持强烈批判的没有异化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斯宾诺莎深邃而逻辑严密的伦理学的追随者,是对以中世纪神学家埃克哈特为代表的超越基督教教条文义的神秘主义的向往者,是难得的对佛教、印度教等东方思想中超越性的矛盾逻辑、绝智弃虑、不可思议的形而上、重存在的生活方式具有深刻理解的西方人,也是与阿尔贝特施韦泽一样敬畏和热爱生命、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始终坚持裁军与无核化立场的现代护生者。
以上这些名字都是他在书中经常引述的人,他更时刻提及佛陀与耶稣的智慧与博爱的伟大精神传统。
通读弗洛姆的思想,能够深刻理解现代人的困境,洞见现代人的种种苦烦惑,并在他的引导下鉴照自己的生活,仔细思索有限的选择方案。
人和现代人的处境及其解决方案
弗洛姆在不同书中讨论了不同主题,包括爱、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人的破坏性及其原因、社会性格、意识与潜意识、发展综合征与退行综合征,占有和存在的不同生活方式,等等,这些讨论的出发点都是人的存在处境、现代人的存在处境,及其解决方案。
所有动物中,唯有人类具备了完整明确的自觉意识。人类通过进化,使受本能主宰的程度降到了最低。
现代人之于传统社会的人,其境遇也类似于人类之于动物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尤其科技发展使得人们获取资源、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飞速发展,于此同时,人类智性的提升增进了理性的发展,人对宗教提供的定向与意义解释生出质疑,人类逐步进入以“个体化进程”为显著特征的现代社会。现代社会最根本的价值导向,即是“个体自由”,正如康德所说:“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正如人随着本能的减弱而逐步从自然界被推出一样,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决定现代人思维行为方式的力量也在减弱,技术正帮助越来越多的人解决基础的生存问题,摆脱了物质匮乏困境的人获得了空前的选择自由。另一方面则是孤独感、无能为力感、焦虑感、空虚感、无意义感日益加深。
为解决其“存在困境”,现代人有着各种解决方案:一些人采取退行的方式,紧紧抓住原始共生关系的象征母体,固着于民族、国家、社群的观念;一些人采取吞噬、控制他人的生活方式,与此相应的,是一些人放弃自己的独立意志,以放弃自由换取确定性;一些人放弃自我成长、放弃独立思考,与一群人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价值观上保持一致;一些人不断投身于纵欲、迷醉、药瘾、狂欢等短暂性的忘我的刺激中。
也有一些人有着更加主动、积极而持久的解决方案:通过创造性劳动,通过阅读与知识扩充、通过艺术探索和表达,通过自给自足、自决自担的生活方式,通过发展有限个体的社会化感受、发展内心的力量、发展与他人共情的能力、发展爱的能力,等等凡此种种,都可以作为回应存在之惑的积极尝试。
总之,人作为自然界的新物种,现代人作为人类社会历史中的新人,其存在境况的共同之处是面临自由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自由,一方面意味着与原始的、原生的、蒙昧共生体的脱离,从而有了充分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原始纽带的断裂,自由也等同于未知、不确定,与荒芜,人能在多大程度上享受自由,决定于自我力量有多强,自我成熟度有多高。
弗洛姆的所有论述,即是以此境况为出发点,回答此境况给人类和现代人提出的问题。
爱的艺术
爱,在爱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是回应人类孤立、隔离而荒芜的存在境遇的最佳答案,也是最终的答案。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即是专门为此而述。
《爱的艺术》
作者: [美] 埃里希·弗洛姆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原作名: The Art of Loving
译者: 李健鸣
出版年: 2011-7-1
弗洛姆认为爱情与人的成熟度直接相关,它既不是一个自身魅力、自身交换价值的经济学问题,也不是一个对客体对象的评价问题,不只是“一见钟情”、“两情相悦”的性吸引问题,当然,更不是与婚姻制度、姻亲传统等领域相染涉的问题,人们虽然经常把爱情跟这些领域联系在一起,但其实他们毫无关系。
爱,是对完整人性的体悟,是对生命的自由、发展、和幸福的肯定,是与他者共情的能力,是自我内心充盈、力量强大而自发给予的力量。因此,能爱的人是成熟的人人。爱的具体表现则包含以下要素:关心、责任心、尊重,和深入的了解。爱不是一种消极的冲动情绪,而是积极追求被爱人的发展和幸福,这种追求的基础是人的爱的能力。
弗洛姆说:“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性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既然爱是一种与自我成熟直接相关的能力,那么爱也是一门可以通过观察、理解和体悟,并且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专注和耐心从而得心应手的艺术。弗洛姆的一大创见,是清楚阐述了人类个体获得爱的能力的完整过程,每个个体都在成长中完整经历这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受到破坏,就会导致相应的心理疾病,也导致爱的能力的缺失。
八岁以下的儿童还不会爱,他对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差不多八岁半-十岁左右,儿童会出现一种新的感情,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孩子第一次感到要送给母亲(或父亲)一样东西——写一首诗、画一张画或者做别的东西。在他的生活中爱的观念第一次从“被人爱”变成“爱别人”,变成“创造爱”。但从爱的最初阶段到爱的成熟阶段还会持续很多年。
进入少年时代的儿童最终会克服他的自我中心阶段,他人就不会再是实现个人愿望的工具,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比被爱更重要。通过爱,他就从他的由自恋引起的孤独中解脱出来,他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另外他还能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
逃避自由与破坏性根源
《逃避自由》一书的主旨,是剖析现代人面对前文所提的空前的自由可能性,即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能自由选择,同时也更要求自己为自己当下的状态、后果和内心道德负主要责任时,如何发生了心理逃避的机制:
《逃避自由》
作者: [美] 埃里希·弗洛姆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译者: 刘林海
出版年: 2015-6
“如果经济、社会和政治条件没能为个体化实现提供基础,人们同时又失去了为他提供安全的那些纽带,这种滞后便使自由成为一个难以忍受的负担。”
在《人类的破坏型剖析》、《人心:善恶天性》两部著作中,弗洛姆即阐明,人心的善良与邪恶,并非是人从物种进化中残存或获得的本能,而正如上文论及的,人的种种心理过程,都是为回答人的存在境遇的答案,也跟每个社会的文化结构、每个个人心理自由被允许展开的程度,说到底,是人的成熟度,直接相关。
《人心:善恶天性》
作者: [美] 埃里希·弗洛姆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原作名: The Heart of Man:Its Genius for Good and Evil
译者: 向恩
出版年: 2015-6-1
《人类的破坏性剖析》
作者: [美] 埃里希·弗洛姆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原作名: The Anatomy ofHuman Destructiveness
译者: 李穆
出版年: 2014-6-1
在这两部著作中,弗洛姆区分了发展综合征与退行综合征,发展综合征是“爱生、独立、爱人”,与之相对的退行综合征是“爱死、共生、自恋”。
弗洛姆认为,表现为退行综合征的人的“邪恶”,并非是人的“本性”,而是人成长过程中的自然需求被压抑,从而导致幼态时的心理特征不能跨越至成年态的心理特征的病理性的结果。人与母体心理上的共生意识,人的自恋,都是人在幼态时的自然特征。
正常的发展中,对这些心理的抑制作用虽然不可能全没有,但在恰当的限度内,顺利度过这些阶段,人随着成长将自然自发地将共生发展为独立、自恋发展为爱人,而爱生性是人天然的本性,表现为好奇心、创造欲、建设性,当这些被抑制、阻抗时,人为发挥其“主宰”的天然需求,则将退行性地表现冷漠、疏离,与破坏。
社会性格与对教育的启示
在《逃避自由》这本书的最后,弗洛姆单独写了一篇《性格与社会进程》作为全书的附录。其中明确了社会性格的概念:“在一个群体共同的基本经历和生活方式作用的结果下,发展起来的该群体大多数成员性格结构的基本核心。”
游牧、农业、工业、商业,一个社会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分配,都由这个社会的经济模式决定。在经济模式稳定的情况下,社会性格的功能,就是让社会中的个体产生符合他社会角色的心理需求,就是说,让他在社会中应该要做的工作成为他自发想要去做的心理需求。
因为每一个个体都天然仰赖父母的照顾、天然信赖父母,也天然有着与人交流沟通的社会化需求,所以个体自然是会去适应社会的规训的。但同时,因为人有自己的天性,有与生俱来的心理特性需要满足。这些特性就是人作为完整个体的成长、发展,好奇心、求知欲、批判思维、创造力,及实现潜力的需要,这些特质必须要得到表达,“自由是所有成长的基本前提”。
在产业革命以前,传统社会都面临物质匮乏的问题,为了维持整个社会的生产供给与分配,严格的社会分工极为重要,固着于世代相传的职业也是家庭的最优选择,因此养育与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传统生活经验的传承。
中国人传统的社会性格是“耕读传家”,适应的是农民与文官的职业要求。为了传承经验以确保孩子未来的生活有保障,从家庭到学校教育,有着一整套伦理准则用来培养以血亲宗祠为脉络,顺从、敦厚、老实、安土重迁、重外在评价的社会性格。
改革开放以后,很短的时间内,中国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开始配置资源,自由竞争开始,资本的力量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大规模的城市化开始,近十年来,信息革命更深入快速地改变着社会形态,社会分工、生活方式都在发生重大变迁。
我们现在新做父母的,我们自己的性格多还是按照传统社会的需求规训出来的,但我们面对的已经是一个急剧变化中的社会,我们自己都已经感受到,性格中的诸多特质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需求。无论从物质基础,还是精神价值的层面,社会都已经为更充分地发展个人自由做好了准备。人类天性中个体自由的发展在此时既有了可能,也成为普遍的要求。
弗洛姆提到:“新的经济条件产生了,传统的性格特质已不再适用,可传统的性格结构却依然存在。人们倾向于按性格结构行事,但这些行动,或者成了他们的经济追求的真正障碍,或者成了他们没有足够机会找到允许他们据‘天性’行事的位置的表现。”
这正是我们现在在亲子关系中面临的问题,我们是社会规训的合格品,但在如今新的社会形态中,我们合格品的性格特质已经阻碍了我们以更客观平实的视角去看事情的本来面目:在一个传统规训可以不存在的新社会形态中,新的个体生命理应更充分地开展他的天性。
我们现在的教育变革,理应倾向于充分认识儿童心智发展规律、允许个体生命充分自由发展的方向,我们必须放弃教育是给孩子传授生活经验这样的想法,从幼儿阶段就让孩子独立、自由,自由感知、自由决定事务、自主承担责任、自己解决问题,并且充分发展孩子的社会化感受,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在自由交往中自发形成规则,并内化成自律。
以现在时代变迁的速度,我们当下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到未来社会未必适用,在海量信息即时共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观点,习得能力,与传统社会相比,都已经不是难事,最难的,是一个人在海量信息环境中自洽、自主、自处、自定义的能力。孩子越早拥有自由,越保留天性中的真诚、好奇心、求知欲、创造力,在多元价值社会,孩子就越能自己定义自己、有主心骨地自在生活,这些能力必须从幼年开始培养。
--END--
师偃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专业,因为不喜欢大城市的氛围,也一直有出去浪的梦想,在北京做了两年杂志记者后,和媳妇儿先到丽江生活,做过酒吧歌手,2012年至今住在大理,2013年女儿弯弯出生,变身专业奶爸。目前很享受在家中应用和实践一系列育儿理念,并开了公众号“师偃茶事”(ID: shiyanchashi)记录心得。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查看
2018年4月21日,国际、双语学校和幼儿园将齐聚2018年上海国际学校博览会,扫描下图中二维码即可免费报名,来现场与学校当面交流。
菁kids上海
www.jingkids.com
国际教育|家庭生活|社区活动
更多菁彩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