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菜又用不到函数",那些年我们偏过的科到底要不要紧?
文 | 李梓新 图 | Deanna Ritchie
进入八年级,数学变难了,物理和生物也开始上了。从来没有补习过数理化的其乐,知道小学的数学高分正在离他远去。
“爸爸你知道吗,这次测验我们班数学平均60分。”
“那你考了多少呢?”
“只有69!”
“还不赖啊。最高分多少?”
“98!”
接着他就陷入了一阵懊恼,又开始悔恨两道不该错的题目错了。
再后来,对话变成了:
“爸爸,我真觉得数学没什么用。我是艺术思维,我觉得学数学对我没什么用。日常生活哪里需要用到那些几何证明啊?”
我从小是一个不算偏科的人,大概不能特别体会偏科的痛苦。但我也有自己不够喜欢,或者把握不大的科目。
小学阶段,我的奥数得过全省一等奖,但那个时候,并没有对升学有什么帮助。到了初中,身为数学课代表的我,有时会在考试时做不出最后一道大题——那几乎是尖子生和普通学生最直接区别开的分水岭了。
每次考试我压力都很大,生怕在一分一秒滴答流逝的答题时间内,脑子突然短路,硬是算不出那道分值最大、也最能证明尖子生身份的大题。
这个困扰一直持续到了高一学年结束的时候,尽管我物理成绩不错,化学也可以,但仍然对选择理科有点疑虑。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优秀学生都选理科,这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标配。
但是我内心隐隐知道自己更喜欢文科,特别是有“大题”这个魔咒的困扰,最终我在递交了理科申请表的几天后,找老师要回表格,重新填了文科。
我知道,文科再怎么样,我也不会考砸到哪里去。
当然,文科里也有我不喜欢的科目,那就是政治。20年前的高考政治题目,经常拿一些时事来让学生选择,这个事件、这个现象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哪个道理。这些道理基本模棱两可,更要命的是这些题目是不定项选择题。从1个到4个答案的种种组合都可能,让无数文科生搜刮尽了脑汁。
最终高考放榜时,在我的五门考试科目里,英语和语文两科稳居前两位,数学正常排在第三,历史失常居于第四,政治自然恭陪末座。但因为不算太明显的偏科,总分还算不错。
我对其乐说:
“我们那个时候没有选择,在小城市要全靠高考分数考出来。一旦分数不好,命运会有很大的转折。你们现在其实有很多的选择,因为你们已经出生在上海,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即使上不了大学,又有什么要紧呢?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就可以了。”
“如果你真的不喜欢数学,一方面,也不要马上放弃,可以试试看自己努力能做到什么程度,不让它拖太多后腿。另一方面,你就要去发挥自己的长处,把它变成真正的长处。
你看爸爸的同事,许佳老师,虽然数学不太好,但她在高中时就出书,结果得了一个提前录取考大学的机会,刚好那场考试不用考数学。人生总会有一些惊喜的,但你得有准备。”我接着说。
他点点头。
最近一年来,他对音乐,特别是对嘻哈的痴迷与日俱增,从斯坦福大学的音乐夏令营回来,他开始自己摸索学习用Garage Band等软件做嘻哈的伴奏乐。
这个学期开始后,班委改选,他自己做了一个嘻哈MV,自己写词写曲,躲在房间里录音,最终合成为一个像模像样的作品,霸气地在班会课上播放,赢回一个文体委员的差事。
我能够回忆起十来岁沉迷某个东西的那些时光,比如那时我对足球、对世界地图的痴迷。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之一,开始懂得探索,却又毫不功利。
现今的父母有时会太早就把这些喜好导向孩子进阶的助力,那其实是一种遗憾。可以提供支持和引导,但不用改变它的本质。
我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将来会不会以音乐为生,他自己也不知道,但我又觉得让他自由地探索自己的爱好并无不妥。
虽然数学无论在任何中西学术体系里,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但重要的不只是分数,而是一个人如何找到一些东西安放自己的灵魂、热情和努力吧。就像我喜欢写作,到今天兜兜转转居然也能以其为生,这和童年时得到的鼓励是分不开的。
过了几天,再一次数学考试。其乐在考前就发了一条朋友圈:“拼了”。这一次他考得不错,把上次的分数拉回来了。
“有时,不喜欢一个东西,并不用一下子就把它想象得那么可怕。” 我和他说。
非虚构写作平台“三明治”创始人,儿童教育机构“故事星球StoryLand”联合创始人。曾任《外滩画报》主笔,采访过多国大选和名人政要。家有两孩,最近致力于中产育儿现象研究。
-End-
《新校气象》
菁kids 2018 11月刊
更多菁彩内容[点击查看导读]
封面故事
华师双语校长龚德辉:
教育面向未来,而我永远是一个实践者
青浦平和校长苏晨杰:
根植本土,做放眼世界的“融合教育”
|编者|探校探什么?
|专栏|偏科要紧吗?
|专栏|妈妈走过的路
|话题|补上人生的第一课
|话题|跳一支舞吗?在夏威夷
|旅行|德克萨斯:心中所想,心中所念
|美食|怕烹饪肉类?试试简单快手的鸡胸肉吧!
|父子|关于女性成长,家中男性成员如是说
本文原载菁 kids 11月刊《新校气象》,印刷版于2018年11月出版发行,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进入微店订阅。
菁kids上海
www.jingkids.com
国际教育|家庭生活|社区活动
更多菁彩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