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关系:论“母慈子孝”是如何养成的?
亲子关系牵扯着父母的心。尽管父母对孩子全身心地投入,亲子关系却未必如想象中那般健康安全。在最近一次的菁kids线下沙龙中,我们邀请到了ELG学建的职能干预专家Chantal陈湘婷老师,与现场读者分享亲子依恋关系的三种模式与调整策略。Chantal老师还带来了干货满满的练习方法,指导家长们如何通过游戏与孩子增进关系。以下为本次沙龙的实录精华。
主讲 | Chantal 陈湘婷
整理、编辑 | Stella
图片 | Unsplash、Rachel Chen
1
什么是依恋关系?
最早有关依恋关系的研究是从亲子互动开始的,科学家从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并把这种对父母的依赖称之为“依恋关系”。为什么比起物质它能满足更深层的需求?我们先来看一个研究。
哈利.哈洛是英国上世纪的比较心理学家,他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比较铁丝母猴和绒布母猴谁让小猴更依恋。
他和他的同事们把一只刚出生的婴猴放进一个隔离的笼子中养育,并用两个假猴子替代真母猴。这两个代母猴分别是用铁丝和绒布做的,按哈洛的说法就是“一个是柔软、温暖的母亲,一个是有着无限耐心、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母亲”。
刚开始,婴猴多围着“铁丝母猴”,但没过几天,令人惊讶的事情就发生了:婴猴只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母猴”那儿去,更多的时候它都与“绒布母猴”待在一起。
研究告诉我们,孩子除了基本生理,如吃、喝需要被满足外,还需要更深层的关系上的满足,他们需要有一个稳定的个体为他们提供安全感。我也希望藉由今天的讲座跟各位家长分享,我们如何去帮助孩子获取更安全的依恋关系,如果当下有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又该如何慢慢去调整。
2
依恋关系的三种模式
孩子哭了该不该马上去抱他?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而从依恋关系的角度看,照顾者回应孩子的不同态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不同依恋关系模式。
当孩子哭的时候,如果父母能马上出现并询问小朋友的需求,就容易发展出安全的依恋关系。因为孩子知道当他有需求时,外界可以给他一个敏感且稳定的反应。久而久之,即便偶尔父母无法立刻满足他的需求,他也不会害怕或焦虑,因为他知道父母总会出现。这样的依恋关系会让孩子变得很有自信,更能面对挫折。
如果孩子哭了,父母却一直都没出现,会发生什么?孩子可能不哭了,也可能哭得更厉害。不哭的孩子久而久之会不信任外界,因为他觉得外界无法满足他的需求,下一次出现此类情况时他会选择靠自己。慢慢地,小朋友容易发展出逃避型依恋关系,他会害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害怕投注感情后会受伤。这样的孩子遵从度很高,很可能成绩名列前茅,但他在情感上非常独立,不愿与人分享他内心的挣扎与困难。
也有的孩子在大哭几分钟后家长终于出现,孩子从中得到的信息是,当他的需求无法得到外界回应时,需要增加强度。而照顾者的回应可能很不一致,有时会满足他的需求,有时会拒绝。对小朋友而言,他不知道自己的需求何时会被满足,他只能尝试,一下靠近你,一下又疏远。这就是焦虑矛盾型依恋关系。他们通常表现出有很多需求,有较多挑战别人的行为,不太容易沟通。
焦虑矛盾型依恋关系
3
依恋关系与大脑发育
大学毕业之后,我与有特殊需求的儿童一起工作了十年,我发现父母处于离婚阶段的孩子是最容易发生状况的,比如会在学校打同学、跟朋友起争执,等等。其实当父母状态不好的时候,孩子的状态也会受到影响,这与我们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有关。
我们人脑中的神经元网络,一般被认为是储存特定记忆的,而镜像神经元组则储存了特定行为模式的编码。这种特性不单让我们可以想都不用想就执行基本的动作,同时也会让我们在看到别人做出某种动作时,也跟着做出相同的动作。
这与我们今天的话题有什么关系呢?
人的依恋关系有一个主要的基调,可能是安全,可能是逃避,可能是焦虑。每次的亲子互动都像是让神经元在孩子脑中跑一次的过程,久而久之链接会越来越强化,直至固化下来。所以之后的人际互动,神经元都会跑这一条链接。孩子会发展出的模式就是,无论什么事情,我先跑这一条,因为它是最安全最快最有力的途径。
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行为会越发固化,因为我们的大脑要再去发展出其它的回路是很累的。我们的大脑在六岁前发展得最快,神经元最多,而六岁之后孩子的整个性格会比较固定,因此我们很强调早期疗愈。若是发展出了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家长应警惕已被强化的脑回路。
但怎样才能让逃避型与焦虑型的依恋模式向安全型转化?
4
建立安全依恋关系的五条指导原则
01
试着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建立依恋关系》(Building the Bonds of Attachment)一书的作者Dan Hughes博士提出过一个P.A.C.E模式,即充满童心(playfulness)、接受(Acceptance)、保持好奇(Curiosity)、有同理心(Empathy)。在与孩子互动时,尽量遵守这四点。
充满童心——如果孩子今天跟你说“妈妈,我想去露营”,“听起来不错,你想怎么玩而?”会是一个充满童心的回答。当我们决定要变成父母,或是决定从事儿童教育这一领域时,我们就要下定决心自己应充满童心。
接受——当你得知孩子在学校打了同学,你的第一反应会怎样?我们可能会脱口而出“你这么做对吗?”或是生气,这时可以让自己学习克制生气的情绪,先问孩子“为什么”,这需要练习。
保持好奇——随时随地好奇孩子今天做了哪些事情,比如“你今天去露营好玩吗?你跟你的同学朋友玩了什么学了什么?”
有同理心——家长可以做一个有关同理心的练习,两人一组,其中一人说出自己的感受,对方做出回应。想一下当你讲出类似于“我心情很低落”、“我的孩子与同学处不好”、“我失业了”这样的话时,对方给你的反应是什么?
02
家长需要去尊重孩子的情绪发展年龄。想想孩子所处的发育阶段是不是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可能会大哭大叫,没有办法好好说话。
我们要从另一个角度协助他,他没有安全感,或许我可以抱抱他。也可以提供环境上的支持,比如我们在上课时会用到充气背心或懒人沙发,它们可以带给身体重压感,让孩子有安全感。
03
结构化。结构化是指我们在应对小朋友的反应时,要给他界限,给他一些引导,逐步给予指令。同时,家长和学校老师也需要有比较一致的态度。
04
适时介入。我们在上家长课时,或多或少都有听过Time-out这个策略。当孩子犯错时,我们会先把他们隔开。我不会说完全不能做Time-out,但是要看时机。
如果孩子是因为情绪原因而做错的事,Time-out就不是很好的选择,因为我没有回应他情绪上的需求。不妨退一步想,他为什么会做这件事?我要给他再一次选择的机会,让他去做对的事情。
举个例子,今天孩子挥了他同班同学一巴掌,同学受伤了。此时一般的做法会立刻拉开两个孩子,隔离到另外一个房间,或者是不让他上体育课。可是对于孩子来说,打人跟他不能上体育课有直接联系吗?为什么要用禁止他做喜欢的事来惩罚他?
面对这种情况,我觉得第一件事可以先让孩子静下来,我不会在他想跟我说什么的时候不理他。我会问他,刚刚发生了什么事,你为什么要打同学?如果我们再来一次的话,你会怎么做?这一条也不只是针对小朋友,对青少年或者成人都一样,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原因的,他不可能随随便便去做一些不合理的事情。
与孩子建立连结也很重要。当你要去安抚他的情绪时,需要对他有同理心。我们需要去观察孩子,比如是不是有心跳加快、手心冒汗、手脚冰凉的情况,因为我们自己在紧张或焦虑时,身体也会这样告诉我们,我们有一些状况。
这里有一个关于建立连结的练习,可以在家里跟孩子一起做。3到4个人围成一个圈圈,大家坐下来,先张开眼睛,传一杯装满水的杯子,慢慢过渡到闭着眼睛去做这件事。当你闭着眼睛的时候,你只能依赖跟对方的熟悉感,需要预期他可能等一下会怎样接过杯子,你要放到什么位置,这对于观察小朋友的身体语言很有帮助。
家长同时需要注意说话的语气、音调和内容。通常我们在讲话时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些批判性。这是我们需要练习的,也同样需要教给孩子,比如当他要跟同学吵架时要让他问问自己:我这么说是不是过头了?我要在这个时间说吗?
05
减少刺激。当孩子在一个比较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中,他很容易对很多事情都过度反应,比如妈妈只是说了一句“你没有做好”,他就有很大的情绪反应,并且一直延宕在那个情绪里没办法出来。所以有时在跟孩子互动或在调整环境时,要尽量减少刺激,让他不需要一下子去处理这么多事情。
举个例子,我们经常会要求孩子“你要坐好,现在跟我讲你要做什么”对不对?其实对小朋友来说他很混乱,他要坐好、理解你说的话、又要说他要做什么,是很大的信息量,他们没有办法回应你希望他回应出来的东西。此时你应该去减少刺激量,让他可以通过练习慢慢建立安全感。
这是调整依恋关系的五条策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End-
Chantal 陈湘婷
职能干预专家
现就职于ELG上海学建
高雄医学大学职能治疗学士
英国伯明翰大学认知神经
心理学及康复治疗硕士
菁kids上海
www.jingkids.com
国际教育|家庭生活|社区活动
更多菁彩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