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一边希望孩子健康快乐、积极向上,一边焦虑升学策略、国际竞赛?
文 | 吴慧雯 图 | 来自网络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是杜威的教育观。以今天家长对教育的钻研程度,常常把自己锻造成大半个专家,对杜威的主张可能也不陌生。但能不能认同,能不能感同身受,就很难说了。
真实的情况是,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教育和生活,已在两个系统中。
教育本该是生活经验的抽象与总结,如今在一种封闭的知识体系中前行,将抽象的概念复印在记忆中;生活本该是从眼到手、从手到心的体验与感知,如今成了需要被尽可能简化的东西,它成了学习的“时间成本”。为了多上一节课,一切生活相关的内容都可以缩减或直接抹去。
教育本该是一种帮助孩子理解生活、处理生活的能力,现在作为一种生活的准备工作,被单独截取出来,不断增加装备,好像怎么都不够,怎么都不能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去投入生活,亲手试一试,他在教育中收获的知识,到底能不能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在这种准备工作与生活目的始终都不能对接到一起的状态中,教育逐渐走向变形。
我最近看到一个例子,非常有意思。在一次教育讲座上,演讲者问家长:你们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
家长们纷纷回答:一个健康快乐的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一个拥有幸福能力的人。
演讲者继续问家长:那你们现在最关注什么问题?
家长们回答:现在的升学策略是什么?英语词汇量多少才够用?孩子参加什么竞赛才有含金量,才能进入名校?
在教育路径与完善人格之间,一种裂缝显然易见地产生了。完善人格是生活的目的,而今天的教育,却不断窄化“生活”的内涵与意义。
生活很像一条自在的河流,每个人走过自己的河流,欣赏自己的风景,掌控自己的速度。理想的教育是这样一种所得,在沿着河流行走的过程中,见过四季的风、次第变化的物候,慢慢熟悉水波的纹理与流向,开始能和生活这条河流做朋友,成为体验的主导者,逐渐辨明方向,顺着河流去往自己想去的地方。
而教育的变形,来自于家长内心的匮乏感。家长似乎怎么也不能相信,孩子有自主感知河流的能力,因而总是拼命将关于河流的数据、关于终点的行程攻略、层出不穷的户外装备与使用说明,统统给到孩子,在孩子完全消化这一切之前,决不上路。
教育因此变成一种痛苦,更痛苦的是,让孩子感觉憎恨生活这条河流。他甚至还没有了解它是什么,就不得不背负关于这条河流的全部意见、观点、知识与决断,却根本看不出自己要往何处去。
之前刘瑜的一篇演讲刷屏了朋友圈,她的题目原本是《不确定的时代,教育的价值》,但刷屏的题目是“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成为一个普通人”。
我觉得这很有意思,可能最初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是来自一位精英人士的“认输”,她终究没办法让女儿“准备”得更好,以立于未来的不败之地,所以发出了与所有父母一样的叹息。但点开读完之后,才发觉,这其实是一位走过精英之路的人,重新获取对生活的掌控感:让女儿回到她自己的河流,去寻找她自己的四季。
“普通人”意味着教育的失败吗?根本不是啊!一个能够对普通生活有充分感触与反思的人,才是一个充分生活过的人,才是一个有可能真正对生活具有掌控力的人。
世界早已不是一个单向度的世界,这其实是“不确定性”非常美好的一面。感知生活、定义自己,才是这个时代教育的目的。在很多关于未来教育的严肃讨论中,将学校设计成一种能够让孩子深度进入生活的场所,早已超过了对知识如何传递的探讨与研究。
回到一百多年前杜威的那句名言,“教育即生活”其实是一句简化的复述,而他的原话,本来是这样的:
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而是生活本身。
吴慧雯专栏
「看教育EnsightEdu」媒体创始人兼主编,资深教育媒体人,教育行业深度观察者。历任《外滩教育》创号主编、《顶思》内容合伙人,《爸爸真棒》主笔。
菁kids上海
www.jingkids.com
国际教育|家庭生活|社区活动
▼点击“在看”立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