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人民日报]深度贫困攻坚调查:看大别山腹地岳西如何决战深度贫困

2017-12-25 岳西发布



                机制创设,拨亮贫困户“心灯”        







脱贫攻坚支撑机制



长短线产业“造血”,健康扶贫兜底“输血”


脱贫不是喊出来而是干出来的,攻下深度贫困这座堡垒,需要一整套科学、系统、有力的支撑机制。


安徽省岳西县农家有“三宝”,茶叶、茭白、瓜蒌。走出深度贫困,脱贫产业就从农民最熟悉的手边产业抓起。


姚河乡香炉村有386户1420人,过去是出了名的穷村。据记载,唐朝时这里生产的兰花茶就进贡长安。脱贫攻坚行动,让香炉村古茶园焕发生机,农户发展茶叶产业,香炉村逐渐兴旺起来。


香炉村茶园面积3800亩,户均10亩,家家种植茶叶,人人从事茶业。驻村竹山村民小组拥有得天独厚的古茶树群,树龄在300到500年,由于海拔和特定的土壤与气候条件,茶叶舒展成朵,入口清香。这里是历史名茶“小兰花”的家,也是岳西翠兰茶叶的发源地。县委宣传部长储耀华脸上笑成了一朵花:“岳西翠兰作为国礼,送过很多国家元首和使节,成为岳西对外交往的名片。”


茶业是村民脱贫的长线产业,打零工和从事一些临时性的服务业则是村民脱贫的短线产业。长短线产业相结合,香炉村村民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目前90%以上的农户都搬进了楼房。这种结合,也让姚河乡如沐春风。乡党委书记胡新生说,2014年全乡有658个贫困户,贫困人口1967人,到2016年底,只剩下59个贫困户共计170人没有脱贫。


村村有基地,户户有产业,脱贫产业长短线结合新机制,让贫困户走出贫困的劲头足了。可是,疾病仍然是威胁脱贫攻坚的一只“拦路虎”。这里流传的俗语是:“救护车一响,大黑猪白养。”


主簿镇白果村村民褚江海一家本来在2015年就脱贫了,没想到妻子去年患上重病,头两次门诊就花费了7.1万元,到目前累计花费13万元,妻子的病虽然好转,但依然没有断根。这13万元,基本上是东挪西借的,褚江海一下子遭遇断崖式贫困,很不情愿地返贫了。


对于深度贫困群众来说,健康扶贫兜底显得不同寻常的重要。安徽省在2015年推出健康扶贫兜底政策,对于2015年没有脱贫的人口,统一实行“三保障一兜底再救助”政策。三个保障分别是新农合基本补偿、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民政医疗补偿,一个兜底就是政府兜底保障。今年1月1日又实施商业保险救助措施,贫困户在省内住院,经新农合基本补偿和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后,再实行大病医疗补充商业保险。在重特大疾病面前,岳西的贫困户一下子有了光明前景。


结合县情,岳西创新兜底机制,对重特大疾病实行政府补充性救助。从2017年开始,为全县参合对象设立重特大疾病政府再救助基金,对患者经综合医保补偿后,年度内住院合规自付费用过多致贫返贫或影响脱贫的农民,由县民政实行再救助。


白果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堂旺说:“给贫困人口免了参合金,免了住院预付金,降低了住院起付线,降低了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了新农合基本补偿比例,像褚江海这样的深度贫困户,彻底有希望了。”褚江海共报销了9万多元医疗费,由他自付的27669.35元,民政兜底还将解决大部分。见到记者时,褚江海的眉头舒展了。


岳西县委书记周东明分析,如果说产业扶贫的长短线机制创设是“造血”,那么健康兜底机制创设就是“输血”,两者构成脱贫攻坚支撑机制。有了这个支撑,深陷贫困谷底的贫困户,特别是发生断崖式贫困的家庭,就能激发脱贫攻坚的动力,坚定走出贫困的信心。




利益联结机制



大河里有水小河里满,与贫困户共同成长


在脱贫攻坚不断推进的关键时期,岳西不失时机地创设了脱贫攻坚整村联结机制、融资联结机制和扶贫车间机制,成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又一利器。


大歇村,是岳西整村联结机制的一个样本。这个村位于主簿镇北部,贫困程度较深,今年底这个村的贫困户将全部出列。为啥?因为谋划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美丽大歇,整合资产收益,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共进共退,实现全体村民利益联结。


目前,大歇村共整合投入各项资金1500多万元,完成整体搬迁建设和中心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中心村庄的绿化、亮化和美化。大歇先后建成民间艺术馆、河畔书社、家谱文化馆、农耕文化园,开发了502个石窟。村党支部书记汪品峰说服两个交通不便的深山村民小组共51户193人整体搬迁到中心村庄。


汪品峰介绍,如今的大歇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文化村,十里八乡的游人以及远在合肥、武汉的休闲客都来这里,感受民宿。大河里有水小河里满,村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稳定增长,美丽生态和原生态文化形态成了大歇村脱贫攻坚的核心竞争力。


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催生了家庭农场和种植业大户。但融资难、贷款贵阻碍了脱贫攻坚的步伐,融资机制如何创设摆在了岳西县委、县政府的案头。岳西县县长江春生说:“一头是政府资金保障,一头是社会融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政府资金这头,力度不可谓不大。岳西强化涉农资金整合,县财政预算安排脱贫攻坚专项资金不低于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80%,涉农项目资金整合不低于50%,盘活清理收回资金用于脱贫攻坚不低于50%,县直单位整合用于脱贫攻坚资金在20%以上。


社会融资这头,互利性不可谓不足。江春生表示,金融保险单位不是农业主体的“菩萨”,而是农业主体的伙伴。农业主体发展了,农业项目效益上来了,金融单位投放的资金就增值了。不仅仅是金融支持了农业和农民,农业和农民反过来也回馈和支持了金融事业发展。这样一来,创设脱贫攻坚金融联结机制的市场基础就形成了。


姚河乡贫困户小额信贷评级授信在全县率先完成,2016年发放贷款488万元,发放贫困户产业发展奖补资金105.29万元,实现了对贫困户的全覆盖。


把扶贫车间创设在全县所有乡村,是岳西脱贫攻坚利益联结机制的又一创举。通过联络适合贫困户就业的各类企业入驻,企业降低了成本,找到了劳动力,贫困户多出了新的增收平台。安徽省天鹅集团董事长储荣生说:“将扶贫车间建在乡村,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双赢。”




容错纠错机制



宽容创新中的失误,是拥抱成功的阶梯


“在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整体出列,不落一人,需要创新,创新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试错的过程。”谈到2016年5月《岳西县党员干部容错纠错免责机制实施办法》出台的背景时,周东明这样说。


容错的出发点,是不忘初心。岳西是大别山区唯一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纯山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区“五区”于一体的县份。脱贫攻坚的初心,就是让人民富起来的神圣责任。


岳西县纪委书记王志节表示,探索创设容错免责机制,就是要宽容失败和失误,激励干部愿为敢为,善为有为,真正做到干事不躲事,遇险不惧险,担责不推责,排难不怕难。


容错免责有严格边界。《办法》提出,对在工作中出现失误,造成一定损失和不良影响,本应追究责任的,但其主观上为公为民、出于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等目的,客观上达到尽职尽责要求,没有谋取私利的行为,实施容错免责。截至目前,岳西已经对91名党员干部做出容错免责处理。


纠错体现共产党人干事创业的原则性。《办法》提出健全纠错改正机制。截至目前,对9户达不到脱贫标准就脱贫的有关责任人做出处理,给予党政纪律处分的5人,问责处理18人。对因工作失误造成问题比较集中的乡镇,责成做出书面检查并切实整改。

胡新生表示,容错看边界,纠错不手软。目前姚河乡健全了脱贫攻坚督查暗访制度和调度会制度,出台了《姚河乡扶贫工作经费管理办法》《行政村脱贫攻坚考核细则》。


容错纠错机制支持和保护了一批在脱贫攻坚中改革创新的干部,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担当的热情。干部和群众拧成一股绳,岳西脱贫攻坚的脚步一步不停。


石关乡石关村村民王海红说,现在种植茭白,一年收入两三万块,又开办了农家乐,一年收入万把元,她家今年上半年已经脱贫了。脱贫攻坚一系列的机制创设,落到了实处,拨亮了贫困户的“心灯”,成就了王海红家的今天,她家的今天,就是岳西深度贫困户渴望的明天。


(来源:《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7日10 版;记者:朱思雄 高云才)

 



               体制创建,脱贫攻坚持续加力        







容错纠错机制



资源合理配置,市场长出脱贫长效机制


深度贫困治理,需要让市场在摆脱贫困中发挥长效作用的机制,这种机制对扶贫的长期推动作用就是益贫性。深处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长期以来的深度贫困,呼唤着由市场机制生长出来的益贫性。


深度贫困啥样?直观上看,缺乏劳动力和劳动能力,家徒四壁,生产生活艰难。花石乡大湾村村民陈泽申曾经是一个极端贫困户,房子破旧,山场没有收入,种的粮食只够果腹,失偶加剧了老陈的贫困,多年来只能和未成年的小孙子相依为命。唯有门口那棵虬枝摇曳的樱桃树年年叶绿叶黄,昭示着顽强的生命力。


在老陈屋里的一个长条凳坐下来,金寨县委书记潘东旭对记者说,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极端贫困已经基本消除。党的十八大以来,金寨坚定走精准扶贫道路,脱贫步伐加快,到2016年全县实现脱贫4729户18288人,贫困人口降至6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1.2%。


“深度贫困,依然是金寨人必须攻克的堡垒。”从县域全局看,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基础设施和住房差,“低保”“五保”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脱贫任务重、贫困老人脱贫任务重,“两高、一低、一差、三重”,仍然是压在金寨胸口的一块大石头。


创造条件,让贫困户稳定脱贫,长期致富,是脱贫攻坚指向。近年来金寨探索出台更多惠及贫困村镇、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内引外联,益贫性创建蹚出了路子。


突出亮点是光伏扶贫。其益贫性在于,让贫困户和村集体都有稳定的收益并且可持续。今年,金寨启动建设联户型光伏扶贫电站3万千瓦并实现投产。下一步,全县贫困户光伏电站总规模将达到7.1万千瓦,2.36万贫困户可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


没有市场机制导入,就很难培育光伏扶贫的益贫性。其核心,是股权收益机制导入。金寨出台规定,对于一家一户的分布式光伏扶贫,投资方收益以保障贫困户年收益3000元为基准,剩余收益归投资方。对于集成式光伏电站扶贫,投资方以保障贫困户年收益3000元为基准,村集体收益以10万元为基准。投资收益前景喜人,极大提高了投资方积极性。


贫困户参与度越高,则益贫性越持久。光伏扶贫让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但目前贫困户参与度普遍较低,为此,金寨在摸索中提出在集中式电站大棚下种植高品质的蔬菜、养殖市场拥戴度好的畜禽,有效提高了贫困户在光伏扶贫中的参与度,把冰冷的光伏电站和贫困户之间的感情距离拉近了。


益贫性体制创建,拥有广阔的产业空间。金寨资源禀赋好,水果、中药材、蔬菜等种养业和旅游业、农业生产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农户和下乡的资本不断对接所产生的益贫性正在得到广泛的培育,形成了金寨探索脱贫攻坚的益贫性创建新成果。中央党校“三农”问题专家曾业松说:“依托市场机制创设的益贫性,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生命力强、可复制能力强,产生的扶贫效果也更为持久。”




组织力创建



扁平化治理,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


在脱贫攻坚中,如何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注重将组织优势转为组织力优势,形成了组织力创建新特征。


不出列,不撤岗。像小燕子一样,十九大代表、大湾村脱贫工作队队长余静不时出现在陈泽申家:养羊还有啥问题没有?宅基地腾退的补偿款到账了吗?在村里搞清洁身体吃得消吃不消?


因为扶贫工作队的细致,老陈现在的“精气神”可不一样了。政府提供母羊,家里养了15只羊,去年卖了8只,收入1万元。今年母羊又下了几只小羊,用他自己的话说,真是发了“羊财”。他还养了一头猪,能卖3000元。家里的3亩地流转收入每年1500元。在村里搞清洁,每月收入200元。村里搞的分布式光伏扶贫,每年收入3000元。“现在彻底脱贫了,还搬进了新房子,托共产党的福,托总书记的福呀!”


“脱贫攻坚关口前移,贫困群众心态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对扶贫干部和扶贫措施认可、接受,干群的心连在一起。”余静说。去年,大湾村实现了20户71人脱贫目标,人均年收入由过去的7200元增长到了8100元,今年拟脱贫的34户也有望全部如期脱贫。


派人精准,覆盖精准。坚持选拔年轻优秀干部到贫困村任职。金寨要求,2015年未担任第一书记的党员驻村工作队长,全部改任为第一书记,实现了向贫困村派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的全覆盖。同时,省里对金寨脱贫攻坚给予有力的组织支撑。选派干部向包括金寨在内的所有扶贫重点县贫困村倾斜,重点县的贫困村由省、市、县三级单位派驻工作队。每个省直单位必须在定点帮扶重点县内,选定一个贫困村进行包村帮扶,并派一名干部到村任职,担任扶贫第一书记。


在金寨,工作管理机制、培训交流机制、统筹协调机制、工作保障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实施细则的出台,有力地保障了脱贫攻坚组织力体制的扁平化常态,确保了驻村干部派得出、驻得住、干得实。


不脱贫,不调整。为了更好地压实责任、激发干劲,保持脱贫攻坚组织和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安徽省委明确,切实做到贫困县党政正职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潘东旭去年已任六安市委副书记,但必须留任县委书记。对此,潘东旭表示,打赢脱贫攻坚战,县一级是前线指挥部,县委、县政府是责任主体,县级党政正职是前线指挥长、第一责任人。要坚决把组织的信任转化为抓好脱贫攻坚的动力,不负重托。


安徽省委常委、六安市委书记孙云飞认为,形成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组织力是根本保障,必须始终增强脱贫攻坚的政治自觉和思想定力,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


组织力创建,有力推进了金寨脱贫攻坚的进程。目前,全县有71个贫困村,每个乡镇每个村都有一个脱贫攻坚作战图,列出了时限。2017年2.8万人脱贫41个村出列的任务完成在即,到2018年将实现所有贫困村出列,2019年实现8.43万贫困人口脱贫,2020年县摘帽。




减贫力创建



绿色减贫,扶贫发展方式发生制度性变革


“扶贫不是给贫困户多少钱,更重要的是给政策、给路子。” 金寨县关庙乡银山村村民熊仕清的一席话,就是金寨减贫力创建过程中转变扶贫发展方式的一面镜子。


制定生态战略,打牢绿色减贫根基。银山沟野茶树生长在富含矿物质的崇山峻岭之中,具有深厚的市场潜力,熊仕清所在的茶叶合作社已经尝到了市场的甜头,但是如果生态破坏了,一切又都没有了。对此,金寨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工程,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扎实开展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以及经济林示范建设。


金寨县县长汪东介绍,“十二五”以来,全县共完成人工造林21.6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退耕还林4.06万亩,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近300万亩,并大力推进“桂花工程”“映山红工程”。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4.1%。


培育生态工业,增强绿色减贫支撑。“虽然我们是贫困县,但绝对不要‘黑色’GDP。”汪东表示,县里已经出台32项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并对产业准入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抬高企业的生态门槛。


围绕创建全国首个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县,金寨稳定发展风电和水电产业,发展垃圾发电和生物质能。目前,全县已经建成水电站88座,总装机38万千瓦。在建风力发电装机达到11.4万千瓦。总投资75亿元、装机120万千瓦的金寨抽水蓄能电站已经开工建设。沼气综合利用项目已建成1.2万口户用沼气池和20个养殖小区沼气池,落户金寨的凯迪生物质发电厂已经投产。


提升生态旅游层级,拓展绿色减贫路径。秉承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金寨编制了《全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擦亮红色旅游名片,打造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目前,已经启动了国家5A级红色景区创建工程。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每年设立20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基金,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金寨还入列全国首批“全域旅游创建示范景区”,2016年实现入县游客754万人次,创综合收益30.1亿元。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永春表示,减贫力度不断增强的同时,扶贫发展方式坚定向绿色方向转变,极大地提升了金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标志着扶贫发展方式的制度性变革开始起步。


上下齐心,其利断金。回望金寨,持续加力的体制创建,让脱贫在这里成为干部和群众孜孜以求的坚定追求。


(来源《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4日10 版;记者:高云才 朱思雄)

(来源:转载自安徽日报公众号)

大家都在读:

文化中国 | 岳西高腔:一代文化的脉络

岳西县2018年度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办法

岳西县2018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办法

文化中国 | 岳西高腔:一代文化的行走足音

来一波岳西的雪景美图供欣赏


( 投稿、指正、斟误>>请添加小编微信:yxzfwx)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