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的“人民教育”关注我们,老朋友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在常人看来,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处于最核心的主导地位,因此有一种校长是威严的、不苟言笑的,甚至是高高在上的。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的校长姚虎雄则是一个“另类”。
他认为,自己上课不如学科老师,带班不如学校班主任;他认为,校长放下身段,主动“处下”并非软弱。相反,如果校长能放下身段为教师着想、为教师服务,那么教师也会放下身段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服务。
文/姚虎雄(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
友人送我“心境似海”四大字。上有题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心似大海,宽博无涯。我笑说“写出了一半”。
大海整个在地平线下,老子的话叫“处下”。黄河“处下”,黄河流域,百川归于黄河;长江“处下”,长江流域,百川归于长江;大海“处下”,千川百流归于大海。 处下,不用摇旗,不用呐喊,人气自然汇聚而来。
校长身段放“低”了,老师去找自己的“高”,这才是校长的“高明”之“高”
校长如我,上课,不如我们的张学青、管建刚;带班,不如我们的张平、顾琴华;喊口令,不如我们的马文英、沈蚕行;弹唱,不如我们的陆琴、张敏华……
专家来讲课,我坐某角落,从不上台。有专家不悦,我解释,青年骨干、专业能手上台,零距离接触专家,介绍专家,跟专家对话,专家来校的意义不就在此吗?
一些校长太想作为,什么都挤在前头,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发表意见,什么都要由他决断。引眼球,立权威,校长“高”了,老师们“低”了。校长身段放“低”了,老师去找自己的“高”,这才是校长的“高明”之“高”。
“处下”后面紧跟着两字:不争。教育是慢的艺术,做教育最要有定力,最需告诫自己“慢慢来”。校长没定力,争名夺利,这个荣誉,要;那个称号,要……学校文化会怎样?学校老师又会怎样?
身边的管建刚老师,作文教学独树一帜。他很谦虚,能抵御各类诱惑,低调中保持清醒,潜心学术研究,不断超越自己。不争,才能走出功利的魔咒,超脱地、坚韧地、宠辱不惊地完成我们的职业使命和教育人生的追求。
建刚常对我说,我从你身上、从团队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不是我有什么可以教给建刚,而是我们的“处下”文化的濡染。“处下”“不争”,常以“软弱”的方式呈现,即“示弱”。大到国际争端,小到家庭纠纷,大都由“示强”所引发。
我常跟行政团队讲,韬光养晦,不只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美德。一个人甘愿处于次要,终会赢得尊重和爱戴;一个人锋芒毕露、坚持己见,终会失去支持和帮助。
近几年,我们学校推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如下放考试权,以“考试”打败“考试”,研发“学科关键素养”,儿童立场,重构基于儿童的教学制度……我们也听到了不少质疑声、反对声,但我们从没彷徨过。
我们不是为名利、为眼球、为领导。我们是为了儿童、为了做真教育。我常对老师们说,寂寞3年看明天,寂寞10年看未来。耐得住寂寞,不去名利场上争个你死我活,保持教育者的纯洁,也保持教育的纯洁,这个头,一定要校长、也只有校长来带。
学校里,出了一个又一个特级教师,我这个校长却不是。有人为此惋惜。我笑道,那是你不知道无名无号的好处。无名无号,让你有一个安静的外部和内部,专注于自己的教育主张,思辨自己的教育哲学,调适自己的管理尺度。不争,妙不可言。
“处下”的本质即校长心理上的自觉“下蹲”
套用毛泽东同志的话,“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哪有服务人员高高在上的?况且,学校里藏龙卧虎啊,唱歌的、跳舞的、摄影的、书法的、说外国话的、写中国文的、搞策划的、做舞台的,校长不肯“处下”,不能“礼贤下士”,不能放下自己的身段,往往看不到老师们的本领,即使看到了,也不能让老师们施展出自己的本领。
这一切,一些校长简单地归咎为:现在的年轻老师怎么这么不敬业爱岗?真是这样吗?
刚工作那年,常有行政私下知会我:小姚,校长又批评了你,说你“脚头散”,“心思野”,要注意了。有新想法、新做法,不是好事吗?我“脚头散”,不是去玩,而是带学生去参观、去野游,不表扬也就算了,居然还批评。
我便跟校长铆上了劲,感觉有“代沟”。老校长从心理上没有蹲下来,也不肯蹲下来,自然无法跟我们年轻老师对话。老师不向校长开心门,所谓的学校文化只是贴出来的口号和标语。“善”的对立面不是“恶”,而是“伪善”,不进入教师心灵的标语和口号,比没有还糟。
“处下”的本质,即校长心理上的自觉下蹲。校长“蹲下来”比老师“踮起脚来”要容易得多,顺畅得多,也温暖得多。校长“下蹲”成习惯,“蹲”出的是学校的“下蹲文化”。 老师踮起脚来,跟你校长对话,踮出的又是什么?
一万个价值观的说教,抵不上一个真实的行动。校长放下身段为老师着想、为老师服务了,老师也会放下身段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服务,从而实现“处下”的最终目标:老师的教育实践的“下蹲”,实现教师对学生立场的转变,由“成人立场”转向“儿童立场”,教师能时时想到给孩子“下蹲”。
当然,教师不能总是“下蹲”,也要站起来引领,然而当前最缺的,怕还真是蹲下来,耐心地听孩子的声音。
主动“处下”,不是“软弱”,而是自信和大气。“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放下身段的校长,“为之下”的校长,也就是步入“专业化”的校长。
不禁想起蔡元培先生。蔡校长从不让大教授去总务处领薪水。他代领后,穿着一尘不染的西装,亲自登门请安。助手上前轻拍门环,蔡先生站立静候。教授开门,蔡先生已在门口躬身作揖。十分钟雅叙,蔡先生作揖离去。薪酬已由助手悄悄交给教授的家人。
蔡先生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如此“低”,于是有了那时的北大辉煌。什么时候,我们中国的校长多像蔡先生那样放下了身段,中国教育的辉煌也就不远了。
本文选自《人民教育》杂志2015年第5期。
责任编辑 任国平
在微信征稿中,许多教师发来了有关寒假生活、教师评语、“收心”等主题的文章,民小编在此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分享,随后会陆续推出,敬请期待!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关于“李希贵等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文章。
官方微信号:irenminjiaoyu。
欢迎您给本账号回复改进建议。
人民教育校长群号:284035142。
人民教育用户群号:301126983。
期待您的加入!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