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钱林说家教】决定孩子命运的“自主选择权”,怎么给?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的“人民教育”关注我们,老朋友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文/陈钱林
孩子都希望自主决定自己的事,我总是尽量多给杳与杲选择的机会,常常给出几个方案,供孩子选择。哪怕只有一个方案,由孩子自己决定也是选择。
如春天适宜带孩子外出游玩,直接带孩子外出也无妨,而我喜欢问:“天气这么好,许多小朋友都到外边玩,你去不去?”孩子说“去”,就是选择。如果说“不去”,也是选择,我也不会强制,而是先讲道理,再让孩子选择:“今天不去,明天去还是后天去?”
敢不敢选择,是一种自信与胆略;能不能选择,是一种能力。其实,人生也就是选择的艺术,吃什么东西,穿什么衣服,长大了找工作、找对象,无处不是选择。希望孩子有主见,要从给予选择权开始。
我当校长时,创新了《家庭自主教育评价表》,设计了视力保护、孝顺长辈、健身、阅读、劳动等项目,由孩子自己订计划,每月孩子自评,再由家长评价,到学校领取“家庭卡”。这个创新的精髓就是,宏观上由大人把握,微观上由孩子自己做主。
如锻炼身体,孩子们自己设计的有“每个双休日打2个小时乒乓球”、“每天跳绳15分钟”等,只有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健身方式,才能更好地坚持。如课外阅读,以往常常是家长要孩子看什么书,现在变为孩子自主设计阅读时间,自主选择阅读书目和阅读方式,体现了孩子的事由自己做主。这是我家教经验在学校的运用,很受孩子们欢迎。
尊重孩子的选择,并不是无原则地迁就孩子。一味专制固然不好,而一味无原则的民主,也会一样害了孩子。家教的艺术在于,通过民主的过程,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杳与杲3岁后,我家电视开禁,但不允许孩子看规定之外的节目。电视的吸引力很大,我母亲看电视时孩子们也想看。
我设计了一个选择题:“如果奶奶看电视时,你们也看,爸爸会叫奶奶回老家,到时候你们就没人带,就会饿肚子。你们说,看电视好还是不饿肚子好?”孩子们异口同声说“不饿肚子好”。我说,“就照你们说的办。”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有时候,孩子们的意见与我不一致,我不会强制要求,而是讲道理慢慢让孩子自悟。如我希望孩子们多喝牛奶与水,少喝可乐等饮料。我问孩子喝什么饮料好,孩子说喝水好,这很好办,我就说:“真聪明,就照你说的办。”如果孩子说喝可乐好,我不会马上给予否定,而是先说说喝水有什么好处,喝可乐有什么坏处,“这事以后再说吧”。
过段时间,我又提出这个话题,孩子如果还是说可乐好,我再分析,依然不代为决定。总有一天,孩子的想法会与我的想法一样,我先表扬,然后叫他们讲讲理由。
这时,我总是很高兴地发现,孩子讲的理由,实际上就是前几次我引导的话。到时候了,我会问“你的意思……”孩子说“当然喝水与牛奶好啦!”我才说,“真聪明,就照你说的办。”以时间来等待选择的合理性,这是我家庭教育中特别感到满意的做法。(编者插语:陈式民主,姑且存疑,哈哈)
杲杲读初中时,因平时饭吃得慢,在校吃午餐时往往吃得很少。我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又考虑到他的自学能力已经相当出色,就与他商量能否上午在校学习,下午在家自学。开始杲杲不同意我的建议,我答复说:“不急,慢慢来,以后再决定。”
一次,杲杲因脚受伤,在家休息了一周。我重新提出这个想法,杲杲表示同意,并说了自己的理由。我让杲杲找老师商量。事先我悄悄打电话给班主任,说了我的想法。
晚上我回家时,杲杲很兴奋地说,找老师商量,老师同意了。我大为表扬。事先打电话给老师的事,我也不与杲杲说,用意在于让杲杲感觉,这些都是他自己决定、自己争取来的好事。虽然有干预,但要让孩子体验自己做决定并为之努力的经历,这会为他以后的选择、决定以及努力奠定心理基础。
孩子的生长充满变数,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凡事都由家长决定,出了问题后,孩子容易把责任推给家长。一些家长喜欢包办代替,或强制孩子做一些事,这不仅吃力不讨好,很可能会使孩子形成不当的归因风格或埋怨他人的性格特点。自主决定会使孩子更努力,若出现困难,孩子也没有任何理由埋怨他人。
孩子人生的路要由他们自己走,这既是基本人权,也是基本责任。尽管孩子的生长要由家长帮扶,但仅仅是帮扶而已,不能以任何理由剥夺孩子的自主权。孩子婴儿时学走路,先得由大人扶着,会走路之后要尽快放手,这个道理谁都懂。孩子的人格发展、学习都像学走路一样,家长不能“扶”得过多。
凡事自主决定,使杳与杲形成了特别强的责任心。杲杲考上中科大少年班时,才14岁,报到后就要参加军训,睡眠时间减少为7小时左右,再加上要接受运动强度较大的训练,有一定困难。因读少年班是他自己选择的,所以也高兴地面对挑战。杳杳读南科大后非常用功。
2011年6月,南科大经历了一些风波,教育行政部门与南科大就学籍问题产生分歧,全国媒体热议后,南科大出现了发展中的危机。在这样的环境下,杳杳都坦然面对,依然非常用功,不为外部环境影响。她说,“只要学得真本事,怕什么?”这既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心态,同时也体现出了一种对自己决定负责的责任心。
1. 家里无论大事小事,我常和孩子商量,孩子自己的事情绝不替他们做决定
孩子也许会为一条金鱼的死而伤心,也许会对一个布娃娃充满感情。带孩子去外婆家,家长也许是为了看望长辈,可孩子也许更喜欢找曾经的玩伴,或者看看外婆家门外的水井、记挂了好久的燕子窝。在孩子的“江湖”,他们会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是非标准。正因为人格的独立性,家庭教育重在平等对话中让孩子感悟。
在我家,谁说得有道理就听谁的。我家里有什么大事小事,我常和杳与杲商量。孩子们自然不一定都懂,我也不是希望他们的意见都有参考价值,只是把参与商量家事作为家庭教育的事来做。孩子们想法大多很幼稚,有时会令人忍俊不禁。但商量多了,也不时有些好主意。
家里的事都与孩子们商量,他们吃不准的事,很自然地也喜欢与我商量。每当这时,我都会耐心倾听,提出建议供参考。有时遇事决定不下,除非很紧急,我一般也不会替他们做决定。
孩子的意见,并非都无道理。有时,初看起来,大人的意见比孩子的意见要好,但如果顺着孩子的思路,有时也会更有趣味和道理。有一次,孩子们游戏时打碎了玻璃瓶。我提醒孩子们是否用扫帚、畚斗处理,孩子们却不这么做,先小心捡了大碎片,然后用正要废弃的橡皮泥把很细的碎末粘起,玩得不亦乐乎。我也与他们一起玩,表示对他们做法的欣赏和支持。
2.让孩子认识到事无绝对,要一分为二看问题
孩子小时,思维能力不足,往往出现非白即黑的认识。家长应引导孩子,对人对事都应该有多维的分析。我常引导杳与杲,世界上只有利没有弊的事几乎是没有的,关键要学会选取更多利、更少弊的事来做。如吃水果,苹果、桔子、香蕉都有营养,也都有不利于身体的一面,为什么要吃水果?利大于弊。为什么不只吃一样水果?某种不利于身体的物质元素,或者某种水果会有农药污染,长期接触,就会影响身体。
孩子们逐步学会了利弊分析,如:考试都考满分就是好事吗?不一定,可能付出不必要的代价,也可能会引发同学的妒忌;如当班干部,有利于锻炼胆量与能力,但常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杳杳报考南科大后,我们分析弊端:1.国家不承认学历,以后可能无法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2.如果正常高考,杳杳有可能上中科大或者浙大,最起码能考上重点师范大学,而南科大是新办的学校,存在风险。
好处有:1.提早一年上大学,以后读博士有年龄上的优势;2.相比其他学校,新办的创新型大学拥有特别的资源;3.没有国家认可的文凭的压力,更能激发破釜沉舟的学习毅力;4.出国留学的机会相对多些。权衡利弊之后,再由杳杳自行做出选择。
(本文由张华杰编辑)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1001【新读刊】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什么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标志
1002【微管理】李希贵的新年关注:当社会不再旁观,教育怎么办?
1003【微管理】中国的校长最缺什么
1004【微阅读】做不太像老师的老师,上不太像上课的课
1005【微调查】关于期末考核,班主任不得不说的话
1006【关注】女教师,请对自己好一点,因为会爱自己的教师最美丽
1007【关注】给校长松松绑,给校长扩扩权
1008【社会】俞敏洪:中国家长在爱孩子的同时,也在把孩子毁掉
1009【老班之道】向胡适的母亲学做班主任
1010【老班叙事】当教师为人父母后……
【陈钱林说家教】系列文章请回复“陈钱林”。
在本订阅号中直接回复文章名前对应的数字,可自动收取。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查看“国外教育在关注什么?”
人民教育微信
官方微信号:irenminjiaoyu
欢迎您给本账号回复改进建议
人民教育校长群号:284035142
人民教育用户群号:301126983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