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钱林谈家教】 再忙,您也需要了解孩子兴趣培养的误区

2015-04-09 文/陈钱林 人民教育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的“人民教育”关注我们,老朋友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民小编说

小孩子“破坏”家里的东西,是好奇,还是调皮?家长应该鼓励,还是制止?兴趣爱好越多越好吗?兴趣不转化成深度的学习,还是“兴趣”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老掉牙的话传了一代又一代,家长都非常重视培养孩子兴趣爱好。但是,一不小心,对兴趣的培养,有可能变成对孩子的“纵容”;对孩子的管教,有可能会压制孩子的兴趣……那到底该怎么办呢?


陈钱林,家有一对龙凤胎,儿子杲杲14岁考上中科大少年班,女儿杳杳16岁入读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现任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校长的他,到底有什么高招呢?



保护好奇心:好奇调皮有区别,管教需甄别


从儿童眼光来看,世界万物都新鲜有趣。孩子常会突发奇想,电视机拆开会是什么样子?把水笼头开了,脸盆里的水怎样漫出来?家长发现这些“破坏性”行为,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斥责孩子,要弄清楚孩子的想法,有可能是孩子调皮,有可能是在好奇地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我对好奇心与调皮的区分方法:孩子第一次出现破坏行为,好奇心的意义更大;多次出现同样的破坏行为,大多为调皮。


杳与杲3岁时,我下班回家,发现他们低头不吭声。原来他们将我妻子的化妆品都涂在了墙上,受到我母亲批评。我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支支吾吾道出了原由:看到爷爷油漆墙壁时用一种白色的粉浆打底,总能涂抹平整,也想试试,可爷爷说油漆有毒不让试。


于是,他们想到用化妆品来做这个“实验”。这时候,显然鼓励好奇心比批评违规更重要。我表扬了他们的探索精神,但同时告诉他们,化妆品是属于妈妈的,使用之前应该经过妈妈的同意。


有段时间,孩子们吃饼干时喜欢慢慢啃,啃成不同的动物造型,放在桌子上久久舍不得吃。以这样的方式吃东西,显然是不卫生的。我教育他们,讲卫生关系到健康,每次吃饼干前要洗手,如果要放着看看,放在餐巾纸上比较卫生,游戏结束就要吃完。后来他们遵从了讲卫生的要求,我也就宽容对待“啃饼干”游戏。


留心孩子的特别兴趣点:这是好奇向兴趣转换的重要阶段


孩子对一般事物的兴趣,往往停留在肤浅的层面。如果发现有持久兴趣,有可能是这事物与孩子心智的某方面有特别联系,家长不能轻易放过,要多观察与分析,看看是否有什么特别的教育契机。


杲杲3岁时,有一天自己关上门躲在房间里,静听闹钟发出的滴答声。我引导他观察声音与秒针的关系,他很快学会了看分针与时针,这是在小学才学到的知识。还有一次,我带杲杲去看望我的一位老师,那里门牌有点乱,杲杲在寻找门牌号的过程中,发现了单双号的门牌规律。这些事情,显现了杲杲对数学的特别敏感。


杳杳幼儿时,好几次晚上睡觉时要亮着灯。原来,她假装睡觉,等我们下楼时,她在看天花板上灯旁边的小飞虫。我问她有什么好看的?她说:“小飞虫的一家人在说话。”然后说了想象出来的“对话”。从中我发现,杳杳的想象力特别好。


如何发现孩子的特别兴趣?首先,要让孩子接触尽可能多的事物。如果接触的东西本来就不多,怎么知道孩子兴趣在哪里?杳与杲小时,我常带他们外出游玩,以此引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


每当我出差,凡看到孩子们没有玩过的或吃过的东西,总想办法带回家。南京盐水鸭,西藏酥油饼,内蒙奶酪等,这些貌似平常的地方特产的背后,往往都会有一段特别的历史,或者承载着一个地方的特色文化,都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然后,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有可能会发现孩子特别兴趣点。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东西。孩子们小时喜欢玩筷子玩具,细致观察后,我发现,杲杲更关注数字,杳杳更喜欢图形。抓住了特别兴趣点,才可能与孩子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引导才更具针对性。


兴趣越广泛越好,可爱好不是越多越好


基于兴趣培养爱好孩子的生活将充满幸福感。


杳与杲幼时,我发现他们对地球仪特别感兴趣,就引导他们认识各个国家的地理,涉及国家首都、经度纬度等知识。当时家里配备了大小不一的地球仪,他们乐此不疲地进行观察,还用尺子丈量不同地球仪上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距离。


我看到一个吹气的地球仪,买来后深受孩子们喜欢,他们不断研究吹气与放气后地球仪上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的区别。我出差时,常带些地图回家,孩子们很喜欢研究。这个兴趣后来变成他们对地理的爱好,读中学后地理学科都学得特别好。


孩子的兴趣越广泛越好,可爱好并不是越多越好,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希望什么都爱好,会加重学业负担。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兴趣与天赋,帮助孩子对爱好进行取舍。


孩子们小时兴趣相当广泛,我引导他们有所选择地发展爱好。杳杳小时也喜欢画画、音乐,但更喜欢科学探究、阅读、作文,我也就不勉强她发展画画、音乐的爱好,顺着她的兴趣专攻作文与科学研究。杲杲幼儿时对数学表现出特别浓厚的兴趣,我就强化他形成对数学的爱好。


家长要帮助孩子完成由兴趣到学习的迁移


兴趣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从有趣开始,产生兴趣,然后向爱好、志趣发展。兴趣是爱好的心理基础,爱好进一步强化兴趣。


孩子有了兴趣,如果不引导到学习上来,是很可惜的。带孩子到户外游玩,也许仅仅是玩而已。如果引导孩子认真观察、分析,就由玩转变成学习。如孩子爬山看到溪水,提出“水为什么往下流”等问题,家长告知答案,这是一种简单学习;引导孩子查找资料,就是一种探究性学习。


又如,孩子看到广场的喷泉,可能会联想到溪水都是往下流,为什么喷泉可以往上喷?回家作些探究,看看到底怎么回事?这是综合性的学习。


我发现杳杳喜欢观察小飞虫的兴趣后,引导她把想象的故事讲出来,杳杳讲得绘声绘色,“说”的能力就无形中得以发展。看小飞虫是游戏,把想象的故事讲出来就是学习,这就把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来。杳杳上学后,作文写得特别好,与从小培养“说”的能力是分不开的。


当孩子对一些技能、学科缺乏兴趣时,一般不宜强制学习,不然很容易引发孩子的反抗心理,还可能打击对其它方向学习的兴趣。即使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如果孩子不喜欢,家长也不能硬逼着孩子服从,而应该想办法通过引导,让孩子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选择合适的情境,有可能改变孩子的兴趣。如,孩子不喜欢阅读,可带孩子参加读书节大型活动;孩子不喜欢作文,可带孩子观摩作文比赛现场……这些热闹的场合,会让孩子产生“情境兴趣”,使孩子产生跃跃欲试的热情。


志向激励也是不错的方法。志向会产生意志力,对一些并不感兴趣的东西,也会因为克服了困难而产生成功感,进而发展为学习兴趣。另外,如果家长给予特别的评价鼓励,孩子也可能会产生动力,慢慢会形成兴趣。


杲杲10岁时,对文科类书兴趣不大。一天,我把《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等书放在书房的显眼处,我和孩子妈妈故意“暗地里”大声讨论:“如果小孩能读些文科类书,长大后会很有出息。”杲杲耳朵特灵敏,果然听到我们的“讨论”,这心理学上的暗示法起了作用,不久他就看起历史书来。


我马上表扬:“你怎么想到看历史书?这可是件了不起的事!如果文科和理科都喜欢,就是天才了!不过很难坚持的。”后来杲杲也慢慢喜欢上文科书。如果我当时强制他看文科类书,结果就难说了。


(本文由张华杰编辑)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1001【新读刊】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什么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标志

1002【微管理】李希贵的新年关注:当社会不再旁观,教育怎么办?

1003【微管理】中国的校长最缺什么

1004【微阅读】做不太像老师的老师,上不太像上课的课

1005【微调查】关于期末考核,班主任不得不说的话

1006【关注】女教师,请对自己好一点,因为会爱自己的教师最美丽

1007【关注】给校长松松绑,给校长扩扩权

1008【社会】俞敏洪:中国家长在爱孩子的同时,也在把孩子毁掉

1009【老班之道】向胡适的母亲学做班主任

1010【老班叙事】当教师为人父母后……

【陈钱林说家教】系列文章请回复“陈钱林”。

在本订阅号中直接回复文章名前对应的数字,可自动收取。


人民教育微信



官方微信号:irenminjiaoyu。

欢迎您给本账号回复改进建议。

人民教育校长群号:284035142。

人民教育用户群号:301126983。

期待您的加入!


点击“阅读原文”,查阅“【读新刊】又一个孩子自杀走了!怎么才能让我们的孩子珍爱生命?”一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