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阅读】孩子总是欺负别人或被人欺负,怎么办?

2015-05-30 边玉芳 人民教育
点击上方“人民教育”可订阅哦!


民小编说

近期,媒体不断爆出校园欺凌现象,其严重程度已经远远超出通常大家所认为的“闹着玩儿”的程度。其实不论是欺负者,还是被欺负者,都在童年时期就埋下了种子,两者都需要父母的发现和及时干预。


欺负行为是儿童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故意造成对方伤害的行为。


当一个儿童在一段时间内反复遭受来自另外一个或多个儿童的消极行为时,这个儿童就是在受欺负。欺负行为既包括身体方面的欺负,如打、踢、推搡、抓、咬以及勒索、抢夺物品等行为;也包括言语方面的欺负,如威胁、戏弄、辱骂、奚落、嘲弄或起外号等行为。


面对儿童的欺负行为,父母也许很不解,生活中,并没有谁教儿童打人的行为、骂人的语言,儿童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呢?要重视儿童的这种行为,如果儿童的欺负行为一直发展下去就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影响。

边博士直播间

Q:问我家孩子今年4岁了,有一天哭着从幼儿园回来。当我问他原因时,孩子说,幼儿园有一个男生总是欺负他,经常推他、抢他的玩具。我看着孩子满脸的眼泪,很是心疼,但又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这件事。请问我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呢?

A:首先,家长在面对这一事件时要冷静,不要因为心疼孩子而失去理智,要知道你的态度不能改变孩子已经受欺负的事实,而你过于担心的态度会使问题的处理更加复杂化,甚至对孩子以后的发展造成影响。家长必须认识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他人发生冲突是难免的,父母如果能正确的引导,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而且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也大有裨益。


其次,家长要找到发生这一事件的原因。等孩子情绪平复之后,可向孩子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是孩子之间无意的冲突还是因为欺负人的那个小朋友太飞扬跋扈,是孩子不懂得如何与小朋友相处而被他们讨厌甚至被他们欺负还是自己的孩子太懦弱了。


如果只是孩子间无意的冲突,也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就不要太较真,也没必要兴师动众,但可以和孩子探讨如何与小朋友相处,在平时也可以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如果是对方孩子太霸道,可向老师求助,也可以向幼儿园的老师反映情况,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另外,如果在接送孩子的路上碰到对方家长,也可以直接与对方家长沟通这一事件,但态度一定要心平气和,要用商讨或询问的口气,把事实客观告诉对方的家长,不要一味指责对方。


发现孩子被欺负最忌讳的是:家长直接插手去惩罚欺负孩子的人;家长拉着孩子到幼儿园去大吵大闹;背地里唆使孩子用严厉的手段去报复对方。


最重要的是,如果孩子太胆小、不够勇敢,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能对孩子过分溺爱和呵护,有的家长容忍不了孩子受一点点委曲,孩子摔跟头,哭了,赶紧跑过去,又哄又揉、心肝宝贝的,这样长大的孩子肯定胆小、经不起事。


同时,家长要让孩子在家里受到尊重,要让孩子在家里学会大声说话,勇于表达个人意愿。要让孩子有各种尝试和探索的机会,并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广泛的兴趣、独立的个性、开朗的性格、宽阔的胸怀、勇敢的意志。

成长规律

1
儿童欺负行为的习得主要有两种途径:过去经验、观察模仿


欺负行为的发生频率与其过去经验有关。人们之所以会表现出某种行为是因为在过去发出这种行为后,受到正强化(如:给予表扬)或负强化(如:撤销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从而产生了愉快的体验;人们之所以不发出某种行为是因为过去的经验告知,发出这种行为会受到惩罚,即产生令人不愉快的结果。


如:有的家长告诉孩子:如果小朋友打你,你也打他,不要让他觉得你好欺负。有的家长甚至表示,打人并不是坏事,它能练就孩子勇敢的品质。家长的这种认识自觉不自觉地强化了孩子的欺负行为。


观察模仿是欺负行为的间接学习形式。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认为,大多数人的欺负行为都是通过有意或无意的观察而获得的。由于观察了他人的欺负行为,使人们获得了这种行为的观念和表象。当人们在以后生活中碰到类似的场合时,记忆中的欺负行为观念和表象就成为这个人行为的指导。


班杜拉的“目睹攻击行为”的实验验证了观察模仿对儿童攻击行为的作用。


实验室

哪组儿童更具攻击性?

实验目的:儿童在什么情况下更具攻击性


实验设计:实验者让一组儿童观看成人对塑料娃娃的攻击行为(拳打、脚踢、辱骂、摔打),然后让他们单独玩这些娃娃,以观察其行为表现。


实验者让另一组儿童观察成人平静地玩同样的娃娃,毫无攻击行为,然后也让他们单独玩这些娃娃,以观察其行为表现。


实验结果:那些观看攻击行为模式的儿童比那些观看平静行为模式的儿童在后续的单独活动中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其中,动作攻击多出10倍,言语攻击多出20多倍。



2
儿童欺负行为受大脑的协同功能发展程度、自我控制能力、社交能力等自身因素的影响


大脑的协同功能发展。行为是受大脑控制的,欺负行为也不例外。欺负行为很可能是由于大脑两半球处在非均衡和变异状态下而产生的行为。


关于有攻击行为的儿童大脑两半球的认知活动特点的研究表明,有攻击行为的儿童相比正常儿童,他们的大脑两半球均衡性发展较低,并且左半球抗干扰能力较差,右半球完形认知能力 较弱。

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儿童,在遇到问题、冲突时,倾向于控制自己的冲动的行为,从而减少了其自身的攻击行为。有研究发现,当用特定的实验条件使个人的自我意识和控制水平下降时,攻击性行为就会明显增加。


社交技能水平。与受欢迎的同学相比,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对冲突性社会情境的解决办法较少,并且,他们解决社会性争端的办法往往比攻击性较低的儿童所提出的办法更不可取,效果更差。而那些经常采用问题解决策略来处理人际冲突的儿童则较少卷入攻击性行为问题。


3
有欺负行为的儿童大多来源于“绝对权威”和“过度溺爱”类型的家庭


“绝对权威”型的父母往往过于控制儿童的自主性,易使儿童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的情绪。这种缺乏温暖的家庭,以及对儿童缺乏明确的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的行为,都可能造成儿童以后的高攻击性。


对儿童而言,父母的情感支持行为会减轻他们的社交退缩、违纪和攻击行为;而父母过分严厉的惩罚、发脾气、打孩子等极端行为会导致他们攻击性强、固执粗暴等。


“过度溺爱”型父母溺爱甚至纵容儿童,放弃对儿童的限制,使儿童的利己主义思想滋长,一旦他们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大哭大闹,以反抗来达到目的,表现出任性、蛮横、不讲理,逐渐发展为欺负他人。


如,有的孩子由祖辈带,而老人带孩子容易产生“隔代亲”:当孩子受到一点委屈时,老人便会责怪让孩子受到委屈的人或物,比如孩子磕到桌子了,老人便会对孩子说:“都是桌子不好,奶奶打它。”孩子往往听了这个就不再大哭大闹,但这种方式让孩子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凡事都是别人的错,自己从来没有错,可以通过“武力”来解决问题。


4
大众传媒中的暴力传播会增加孩子的欺负行为


如今,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电脑几乎已经进入每一个家庭,而儿童每天用于看电视、电脑的时间很多。电影、电视和电脑等媒介中多含有暴力情节,情节描述也越来越细致,使儿童由单纯模仿发展到有意攻击侵犯他人。

养育策略


1
对待孩子的欺负行为,父母应表明态度、注意自身的言行


明确态度。家长对待孩子欺负人的行为需要持明确的反对态度。不应给孩子“欺负人是对的”的暗示。


注意言行。生活中,有些家庭夫妻争吵,相互谩骂,甚至大打出手,这些都是孩子最直接的负面教材。有的家长习惯于用暴力的方式惩罚孩子,这会让孩子模仿大人,认为打人是一种权利的象征,一种解决问题的好途径。


2
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父母应让孩子对自己欺负他人的行为感到不安,同时培养他们的同情心,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地位,设身处地体会被欺负者的苦痛,认识到欺负他人的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学会对这种行为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从而有效地减少孩子欺负他人的行为。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孩子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获得行为准则和社会技能的,而游戏正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良性的社会互动环境,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会遵守规则,学会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学会建立和维护秩序,学会等待、轮流、合作、自律等社会技能。


游戏名称:老狼老狼几点钟

游戏目的: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具体游戏:一个孩子扮老狼,其余孩子扮小羊,老狼距小羊大约5米,老狼在前,小羊在后,游戏开始前小羊待在“家里”。游戏开始后,小羊开始问:“老狼老狼几点啦?”老狼回答:“×点了。”小羊和老狼连续问答。老狼和小羊应边问答边向前走,不能停留。当老狼回答“天黑了”时,老狼转身开始追小羊。小羊跑回“家”就不可以再追。被捉的羊做狼,重新游戏。


3
家长应为孩子挑选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节目


对待大众传媒,父母应一分为二,不能简单地让孩子一点都不接触电视、游戏。在现在这样的信息世界里,孩子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完全不受大众传媒的影响。父母一方面应认识到电视、电脑可给孩子带来视觉上、精神上的享受,丰富他们的生活,开拓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父母应为孩子们挑选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节目和游戏让孩子观看、参与,切忌让孩子观看暴力倾向过于严重的节目。


另外,孩子在观看电视或参与游戏时,父母可恰当地解释和评价他们所看到的节目和游戏中的人物形象,以此减轻节目的负面影响。家庭成员在看电视时可以经常互相交流,帮助孩子分清是非,学会将行动与后果联系起来,强化节目的正面影响,减少负面影响。


4
利用“剥夺法”减少孩子的欺负行为


当孩子表现出欺负行为时,可因此取消其获得正强化的机会,以达到减少孩子欺负行为的目的。


如:孩子玩玩具时,如果出现了抢夺玩具的行为,家长可让该孩子暂时停止玩玩具,坐在一旁看其他小朋友玩。待孩子向家长表示再不抢玩具了,再让他和大家一起玩。


对欺负行为较为严重的孩子,可让他一个人待在一间安静的房子里,而且应让孩子明白他是因攻击性行为而被隔离的。


使用此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不要当着外人的面禁闭孩子,以免挫伤其自尊心;

● 年龄很小的孩子出现欺负行为,如果只是偶然的,不宜采用此方法;

● 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十几秒至几分钟;

● 不宜经常采用。


5
利用“正强化法”减少孩子的欺负行为


使用剥夺法对孩子欺负行为进行矫治时,最好与正强化技术结合使用。家长要及时鼓励、表扬孩子其他的亲善行为。这种对其他亲善行为的正强化可以更加突出剥夺法的作用,进而达到减少和消除孩子欺负行为的目的。


在一项研究中,心理学家让托儿所教师奖励那些亲善行为,如分享玩具、合作等。两周之内,这种方法有效地减少了儿童之间的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行为,几周后的继续实施又进一步降低了攻击性。


有时对孩子的欺负行为“视而不见”,而对他们的正确行为大加赞赏,可以避免使用惩罚方法而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孩子的攻击性,减少欺负行为的发生。


6
利用“冷处理法”减少孩子的欺负行为


对有些孩子来说,他欺负别人的目的是为了引起成人对他的关注。如果大人们对他的欺负行为大声训斥,反而正中他的下怀,起到了强化作用。


家长可以对弱小一方表示明显的关心、同情,对欺负者则不予理睬,使他的表现欲望无法得到满足。这对有欺负行为的幼儿也是一种特别敏感的惩罚方式。


7
利用“榜样示范法”减少孩子的欺负行为


研究表明,一部分有欺负行为的儿童之所以更多地运用欺负的行为方式,是因为他们没有其他解决冲突的方法。所以,把有欺负行为的儿童放在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的同伴群体之中,当儿童看到榜样采取非攻击的方式能妥善解决冲突时,将有利于纠正他们对欺负行为的认识。


在采用示范法期间,应特别注意防止他们接触有欺负行为倾向的同伴,也就是减少他们对欺负行为进行学习的机会。同时,家长还应注意关心孩子,启发他们思考,观察他们的行为变化,并及时鼓励他们的进步。


8
家长也要特别关注经常受欺负的孩子,分析孩子受欺负的原因,妥善处理


在关注欺负行为的同时,要关注那些受欺负的孩子。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受欺负,会对孩子人际交往、个性培养造成影响。因此家长也要关注孩子有没有受欺负。


分析清楚孩子受欺负的原因是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的开始。有些孩子受欺负的原因可能是个性比较软弱、比较胆小,有时是在一个群体里有特别霸道的孩子。如果是孩子的问题,家长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是不是太强势或对孩子过度保护了,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勇敢的个性。


家长不能直接批评受欺负的孩子:“你真笨,他打你,你就不知道打他!”这样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说不定你的这个孩子也会变成有欺负行为的孩子。有一类孩子一方面受别人欺负,同时也欺负比他更弱小的孩子,这些孩子的行为与家长的教育不无关系。


(本文摘自边玉芳著作《读懂孩子——心理学家实用教子宝典(0-6岁)》,该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作者

简介

边玉芳: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发展与教育研究,致力于用科学、量化方法对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