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刊】李振村:教育空间怎么成为课程(一)
当前,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地位已经确立了,但是传统校园、教室空间功能区的建立和使用还是以教师为主。空间在现代课程意识里,对学生不仅仅具有熏陶意义,它本身就应当成为课程的一部分。
美国的学校空间在打破学习和生活壁垒、校内和校外围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发。我们的校园空间应该如何翻新?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给出了他们的解释。不信,你看……
文|李振村(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校长)
其二,当我们把孩子严格限定在校园里学习的时候,美国已经把大自然、社区、各种场馆等空间都当作了孩子学习的课堂。这种空间上高度开放的教育,与生活、社会和大自然高度融合,孩子们的学习不再是“与世隔绝”的,而是由此变得生机勃勃、丰富多彩、鸟语花香、情趣盎然。
2012年,我受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的委托,到北京筹建十一学校的第一所小学分校北京亦庄实验小学(以下简称“亦小”)。当时李校长已经和特邀的校园设计师开始了对这所学校校园空间的革命性规划。
我们反复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让校园建筑和各种场地成为课程的一部分,如何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物理空间都具有教育价值,如何突破教室和校园的围墙,让社区、大自然和各种场馆也成为亦小“全课程”实施的场地。
于是,我们在已经初具雏形的建筑框架里,把两间教室并作一间,一、二、三年级的教室全部放大到120平米。在这样的教室里,不但实现了把更多的教育资源直接放到孩子身边的目标,而且让教室功能分区成为现实:讨论区、阅读区、实验区、休闲区……
多种分区充分满足了个别化学习的需要。同时因为铺设了地毯,摆上了沙发,放置了漂亮柔软的靠垫,教室里安全、温暖、舒适的气息扑面而来。几乎所有第一次踏进教室的一年级孩子,原本怯生生的眼神,面对这样的教室都立刻迸射出不可抑制的惊喜和激动。
“家”一样的教室
如果仅仅是教室面积增大,仅仅是铺上地毯摆上沙发,而教育理念、课程结构、班级管理和教学方式等不发生变革,再大的面积,再舒服的设施,都有可能沦为“压抑”学生的场所。所以,大教室用来干什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接下来做的,就是在一、二、三年级实施国内公办小学尚不多见的“包班制”:两位老师包教一个班级,老师的办公桌就设在教室里,老师全天候陪伴在孩子身边。
包班就不同了。两位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他们能够更深入地观察和发现学生内隐的特质和生命亮点,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学生身上细枝末节的各种问题,同时也能够更全面地看待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当然也就能够更好地给予孩子及时的帮助。尤其是这种朝夕相处的陪伴,为建立更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了足够宽广的时空基础。
几乎所有版本的小学国标语文教材都有春天单元,但同时,几乎所有版本的小学国标语文教材也都仅仅是设立一个周的春天单元课程而已:生机勃勃、万物萌动的春天被压缩风干到几篇三四百字的文章或者两三首诗歌里,简短的文本、5天的时光,美好的春天就这样与孩子们迅速擦肩而过。
当然,很多学校会安排春游,但仅仅是“游”而已,这种游与课程本身没有什么关联,孩子感受不到“游”与“学”的关系。
而我们学校的“发现春天”主题课程,因为是包班,因为老师有充分的自主安排课程的权利,春天课程的实施被拉长到一个多月。在一年级,持续一个月的春天课程中,教室里始终“盛开”着各种各样的花:花盆里的、画布上的,还有用园艺工人剪下来的树枝手工粘贴的花枝。这时候,空间就成了春天本身。而15首春天的诗歌、15本春天的绘本、8篇春天的文章、6首春天的歌曲、3个春天的戏剧表演……
当然,最重要的还有每周至少3次的到校园里或者校园外对春天的观察、记录,让春天融化在了孩子的生活里、生命里。最终,每个孩子都拥有了一本自己手绘的春天的书,里面是孩子们一个月的关于春天的写绘作品。老师到印刷厂帮孩子们装订成册,教室里铺上红地毯,举行隆重的春天作品发布仪式。伴随着夏天的到来,春天课程才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在研究植物
在这段旅程中,孩子们的学习始终就在真实的春天里,自始至终都有春天的伴随。空间不再是单纯的物理存在,而真正成为了课程本身。
孩子不再是对着一本薄薄的教材研究春天,不再是阅读几篇干巴巴的诗文认识春天,整个教室、整个校园、整个的大自然,都成了孩子学习春天的“教材”。因为他们感受到春天无处不在,所以才能写下这样美妙的诗句:“我来了,春天就来了。”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杂志2015年第12期
作者简介: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校长、《当代教育家》杂志总编辑
图片摄影: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美术老师顾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