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时到校、每周一次升旗、身着统一校服、轮流打扫教室、上课安静记笔记……这一切在中国稀松平常,但在英国学生眼中却是从未有过的考验。
这个“中式实验班”设立在英国汉普郡博航特中学,5位经过层层选拔的中国老师接管了由50名青少年组成的班级,分别教授他们中文、数学、自然科学、化学等课程。同年级的其他学生则继续由英国老师教导,4周以后进行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测验,实验项目希望对东西方教学方法及其成效作一比较。英国广播公司全程记录并录制成纪录片。
一部新纪录片,又炒热了老话题:中西方教育孰优孰劣?该片一出,立即引发了中英社会舆论热议。小编整理了近期各大媒体刊发的报道、评论,力求更客观、全面地看待这个事件。
如果您对这件事情有想法、有观点,欢迎发送至905366878@qq.com,期待您的来稿。
BBC纪录片所反映的中国式教学真的那么令人抓狂吗?参加该项目的15岁学生罗西则抱怨,自己被像机器人一样对待,而且总被期待做到最好,课堂环境让人感到封闭且充满压力,学到的就是迅速地记笔记和听老师讲。在这部纪录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一名中国老师面对一群思想开小差的英国学生大声喊道:“听我讲!”“开动一下你的脑筋!”“不要说话!不要提问!”在课堂上,当老师把作业发给学生时,只有半数学生愿意配合。另外一半则在聊天、吃东西,还有女生在化妆。随着这部纪录片的预热广告片及第一集内容的迅速扩散,针对西方学生课堂无纪律、懒散的各种议论这两天也在持续发酵。质疑声认为,片子试图给出的“中国式教学在英国遭遇水土不服”的结论是个伪命题。因为,中学阶段的孩子,无论中外,都处于青春期,上课开小差、调皮捣蛋、学习马虎、顶撞老师、逃课逃学,“古今中外”皆如此,并不能因此就证明中国教育有问题,或中国老师的方法一定教不了外国孩子。此外,片中的英国孩子对中国学校统一做早操、穿校服感到不适应、不情愿,这样的场面其实在中国校园里也是司空见惯的。还有,英国孩子在做眼保健操时手势不到位,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在中国的教室里更是随处可见的情形啊。这至少说明,中外孩子在无拘无束、天性顽皮上并无太大的实质性差异。有意思的是,对于英国学生为什么会在课堂上表现得这么懒散无纪律,执教的中国老师们异口同声地表示,这应当是英国的高福利制度养出了一群懒汉。尽管英国的校长努力为自己的学生辩解,但英国网友显然更赞同中国老师的说法。“他们(中国老师)是对的。”一位网名叫诺卡的英国网友在社交网站留言道,“英国老师没有老师的样子,学生没有学生的样子,英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这条留言获得了4600多个“赞”。——《新民晚报》刊登记者王蔚的报道文章《BBC纪录片关注中西教育理念差异 指向中国教学问题》在中国,教育的结果可以因为天分而不一样,但是起点却是公平的,这就是教育平等“如果这5位老师来的是伊顿公学,那他们肯定都会很开心。因为这里的孩子能力都非常强,不会让中国老师失望。”曾于1997年-2008年期间担任伊顿公学教务长的Oliver Kramer如此评论。Kramer表示,英国的中学分为私立和公立,两者相差甚大。在优秀的私立学校,课堂纪律一样严格,大部分私立中学也是寄宿学校,而英国私校“精英”教育学起来一点不比中式教育轻松,结果就是:伊顿公学、斯科特中学等私立中学,聚集了全英国7%的学生,却占据了牛津、剑桥每年录取的学生中的50%,而未来,他们将成为英国的首相、国会议员以及社会精英人士。但是,要想进入私立学校,孩子从六岁就要开始准备,然后经过残酷的筛选(包括对家庭条件的考察),才有可能进入顶级的私立中学。而像BBC纪录片中的这种公立学校中,学习压力小,学生被名校录取的概率小得多。三年后,他们的收入和所处的阶层将与名校生迅速拉开。这位伊顿公学的前教务长,很诚实地点破了英国教育的实质。英国的精英教育,不是什么快乐教育、放羊式的教育,而是跟中国一样,奉行严格、刻苦的苦读教育。中国的教育体制,从主观上,不分阶层,不分身份,不分贵贱。实际上是为所有的孩子,提供了类似英国精英才能享受到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中国依然在按照“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哪怕将来你是一个收银员,你也跟将来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接受的是统一标准的基础教育。因此,在中国,教育的结果可以因为天分而不一样,但是起点却是公平的,这就是教育平等。中国学生的水平也许不如英国的私校学生,但是平均水平却远远高于英国,这就是中国高质量的公办教育与英国教育双轨制导致的结果。这就是西方大众求之不得的最大的公平。让人无奈的是,西方普通人享受着没有学习压力的快乐童年,如今在中国正在受到追捧。然而很少人去注意,在西方双轨教育体制下,孩子想快乐就别想上好学校,就没有突破自己阶层的未来。从6岁开始人生就已经分流的体制下,社会阶层固化、个人上升通道狭窄。而这是西方社会无法继续保持领先的根源之一。如果非要给中式教育一个另类的标签,那就是“鞭策每一个人努力”。
——《环球晚报》刊登报道文章《他不慎说出中英教育的真相...》中英教学法孰优孰劣,没法比较,也没法得出结论,但文化差别显而易见就中英教育碰撞而言,老师们并不认同彼此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英国老师认为“懒散”是自由精神的培养。参加实验的英国学生也认为,教室里很压抑,好像自己时时刻刻和其他所有同学在竞争,中国老师把学生当成“防弹海绵”。中国老师则把英国学生的行为总结成懒散无纪律,并且认为是“高福利制度”养出这群懒汉。英国用不同的教学大纲应对不同的学生,中国只有一个教学大纲,要么适应,要么淘汰。显然认为中国的教学法能迫使学生上进。中英教学法孰优孰劣,没法比较,也没法得出结论。但是,这次实验可以显现很多深层次的文化差别。首先是老师和学生的地位不同。在英国,老师和学生的地位平等,各自都得负责,各有各的自由,老师的责任心不及中国强;在中国,师生地位不等同,老师因为责任超大,学生的部分自由也便不知不觉地被剥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课堂提问)被压抑。其次是英国学生的“懒散”,并非不求上进,也不是“高福利制度”带来的结果,而是生活方式和年龄段特征。英国的孩子,从小到大,有一个逐渐紧张的过程。十四五岁的孩子是从玩耍式学习到自觉性学习的过渡期,他们的阅读量大大超过中国学生,是根据兴趣而不是考试指挥棒。大学升学考试有几十门课程供选择,而不是中国学生一样只有几门。到了大学,英国学生的学习很紧张。中国则相反,到了大学可以松口气。再次,中英教育的目标不同。英国教育是要努力培养出不同个性和思想的人,遵守法律是最重要的品格,所从事的职业是个人选择。中国教育是要培养出相同思想不同专业的人,考试成绩是优劣的重要评价标准,出人头地是成功的标志。所有这些差别,导致中英两国的老师对教学方式、对学生行为的不同评价。另一个微妙的差别是,英国师生更多地看到中国老师及中国式教育的长处,而中国老师基本否定英国的教育理念和学生行为,这是视野的问题,我们得认真反思下。
——《新京报》刊登专栏作者陈冰的评论文章《BBC拍纪录片测中国式教学 中英教学碰撞闪出什么火花?》比较中西方的教育方式的目的不是为了分出胜负,而是相互借鉴与学习 我身边有不少人都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要比西方的更扎实。因为很多中国孩子到了西方的学校不但可以跟得上他们的课程,而且还能取得优秀的成绩。而反过来,就很难了。在BBC的中国式教学实验开始前后,有第三方机构对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了数学、科学、英语和中文测试,并和没有参加实验的英国学生对照班对比,以判断哪种教育方式更有效。结果将会在BBC的纪录片中公布。假如实验班的学生的学业成绩更佳(这估计并不会让人感到十分意外),是否可以说明中式教育更好呢?我认为未必。甚至对于这种比较是否成立,我都有深深的怀疑。因为教育方式只是实现特定社会目的的一种工具。这就意味着不能直接拿中西方的教育方式相比,而同时要考虑到他们在各自社会中的功能,这样才能确保比较的等值性。在我看来,中国教育方式更适合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而西方的教育方式更适合西方社会的现实需要。中国虽然一直在喊要培养具有创造力和批判性的人才,但这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在很多行业和领域中,有创造力和批判性的人在中国社会大多是吃不开的。很多中国父母、老师、老板、上级领导更喜欢的还是听话办事的孩子。我们中国的学校教育强调教师权威和学生服从,考试注重测试学生准确无误的复制能力,这种教育在培养听话办事的孩子方面无疑是有效的。而西方学校所培养的具有创造力、批判性、勇于提出自己见解、善于为自己的利益辩护的人正是高度依赖创新的西方社会所需要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西方的教育方式同样都是“成功”的,因为它们都有助于培养所在社会“欣赏”的人才(不一定是社会真正需要或应该需要的人才)。同时,中西方的教育方式都有各自的问题。西方教育的问题是许多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懒散、缺少进取心,而学校放任自流。中国教育的问题是孩子、父母以及教师为了取得好分数而付出过高的代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比较中西方教育方式仍是有意义的,但目的不是为了分出胜负优劣,而是相互借鉴和学习。这才是国际比较与交流的应有之义。因为最理想的教育方式肯定既非中式教育,也非西式教育,而应该是不同教育方式的合理结合。
——《新京报》刊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孙进的评论文章《中西方教育方式究竟孰优孰劣?》虽然美国和英国在考试排名榜上始终表现差劲,却在学术研究、发明创新、创造力等方面引领全球由经合组织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其全球数学成绩排行榜一直以来让其名誉扫地,最近则受到中国教育专家赵勇的质疑(赵勇系美国俄勒冈大学教授,他于去年五月与数十位欧美教育家一起,向“PISA之父”Andreas Schleicher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表示PISA正在摧毁全球的教育和学术,要求废止考试)。PISA将英美两国15岁学生的数学成绩,与中国最富裕城市上海、以及香港和新加坡那些“考试工厂”的学生数学成绩作比较。这种比较根本称不上比较。我们不知道这些孩子以后表现如何,多大程度上过上更忙、更富有、更幸福、更安全和更充实的生活。评分的人并不关心这些。我们知道的是,半个世纪以来,虽然美国和英国在这些排名榜上始终表现差劲,却在学术研究、科学专利、发明创新、繁荣、创造力等方面引领全球。对他们来说,民主活力很重要。在我看来,中国教育和俄罗斯教育一样,擅长制造机器人。为什么这对英国的部长们如此有吸引力呢?讽刺的是,正如赵勇所写,中国正朝着相反的方向大迈进。他们想知道,为什么中国学生擅长反复练习式的学习,看起来却缺乏活力。中国家长对建立在中国的英国私立学校趋之若鹜。中国的学生也前仆后继地去英美大学深造。他们可以看到,从长远来看,在一个有活力的国家和有批判性精神的开放社会,强迫而机械的竞争教育无法引领学生拥有创造力、挑战力和幸福。
——英国《卫报》刊登特约专栏作家西蒙·詹金斯(Simon Jenkins)的评论文章《中国学校是考试工厂,为何英国却要效仿?》文章来源:环球时报、新京报、新民晚报等微信编辑:董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