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体罚底线不能碰,可是谁能告诉我怎么才能“管”住这些熊孩子(资深教师支招)

2016-04-15 人民教育 人民教育
民小编说
如今,“体罚”已经成为极其敏感的教育字眼。老师在管教学生的时候也变得更加小心翼翼。但是,在学校尤其是低年级中确实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让老师头疼不已,不能体罚也不能过多批评,老师如何接招真的是智慧大考验。


前几天,网上曝光了一条幼儿园老师体罚孩子的视频,涉事的老师以及幼儿园相关负责人也分别受到了严厉的处罚。 

小编必须要说,对于采取严格体罚、暴力的手段去对待儿童的老师,一定要零容忍。只是因为孩子调皮犯错误竟如此惩罚孩子,实在让人愤怒。然而,如何对犯错的孩子进行有效的管教和约束,也确实让老师们头疼。多数老师惩罚孩子的举动,实属无奈。


当十几个小孩子一起调皮捣蛋,不听话,甚至动手打架,老师若不采取措施,势必会造成班级秩序的混乱。面对熊孩子有些老师坦言:实在气不过。张红丽老师是一名有着23年教龄的老教师,“低龄孩子的淘气是想象不到的,刚入学的孩子会耍赖不上学,会对着老师又撕又咬,会无视你的规则,满地溜达,随时吃零食喝水,上课说话……”


家长面对一个熊孩子已经焦头烂额,忍不住呵斥,甚至打孩子的屁股,当老师面对几十个孩子时,该怎么办呢?

为什么有些低龄孩子这么调皮呢?

不仅是学校老师,现实中有很多父母也很苦恼:家里的熊孩子为什么总是调皮捣蛋?一次又一次地教育过后,孩子也会不停地认错说道歉,但他真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吗?那为什么还在重犯呢?相信大家回忆起自己儿时也会有调皮的时候。小编特地查了一些资料,我们来一起看看为啥有些孩子这么调皮呢?


1
低年级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

从心理发展来看,孩子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 低龄儿童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同时,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会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

2
低年段孩子表现欲强

研究表明,孩子在低年段最易表现出活泼好动和喜欢模仿的特征。 小学生大肌肉群发育较早,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小学生在上课时,不是动动这个,就是摸摸那个,课后喜欢到处乱跑,打打闹闹。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 小学生年龄小,缺乏知识和经验,喜欢仿效周围人们的行为。凡是他们感到有趣的事情,都容易引起他们的模仿。尤其是在如今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含有暴力等不良影视文化信息的传播、一些社会现象的耳濡目染等,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大多数顽皮学生都是性格倔强

经分析,大多数顽皮学生都是性格倔强。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不好,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冷落。在家里,有的家长经常被老师告状,认为孺子不可教,对孩子打骂较多。孩子容易失去学习信心,无心学习,因而在课堂上也难有积极的表现。

4
渴望被关注

小学生的顽皮,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多动,表现为多嘴、多手、多脚,不停去骚扰周围同学,很多时候这都是一种渴望关注的表现。然而恰恰相反的是,很多老师和同学不愿接近他,不愿与他交流。由于他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同情和了解, 因而心理失去了平衡, 自己感到很孤独,表现出对教师同学产生一种讨厌、憎恨情绪,形成一种逆反心理, 表现为与老师对着干,不听老师教导,甚至用破坏学校公物和欺负同学来泄恨。其实他们是希望别人关注他、尊重他、信任他。

5
家庭环境影响

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顽皮学生的性格特点是家庭环境影响造成的。有的家庭从小溺爱孩子,没有形成规则意识和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孩子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本能发展,在需要纪律约束的环境,比如课堂上,自然难以控制自己。有的是父母离异,由于父母再婚或者再嫁,与养母或者养父生活不融洽,受到歧视; 也有的父母离异后,双方推卸责任,把孩子寄居在亲属家中,导致管教不周等原因,使幼小心灵受到伤害,形成性格孤僻,对家庭产生一种厌倦和不满的心理。

对于调皮学生,“非一般”的教育方法才有效

看了上面这些文字,我们知道了学生调皮有时候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力,有时候是由于自己缺乏自控力所致。如果老师对待调皮学生到了“看见学生就想大骂他一顿”的地步,建议您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也许您对转化调皮学生的信心不足、耐心不够或者方法不对哦。下面小编采访了几位有经验的老师,看看他们有什么高招。


1、要全面接纳孩子们的情绪,尊重孩子


“全面接纳孩子们的调皮。当孩子们的情绪被接纳,孩子们会产生一种安全感,一种信赖感,也更有可能跟你成为亲密的朋友。”张红丽老师跟小编说,当孩子们的调皮被允许,他们会感到调皮没有带来应该出现的老师的怒吼和气恼,会觉得调皮失去了意义,自然而然不再调皮捣乱了。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不管学生多么多调皮,但他们的自尊心一般都很强,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特点。有些不是很严重的错误尽量不去计较,说多了只能增加逆反,要知道,调皮的学生大都聪明、敏感、精力充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只有充分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耐心地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向他们表示我们的爱,使他们感受到“老师还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这样才能引起他们思想上与你产生共鸣。否则,学生如果觉得自尊心总是受到伤害,他们往往就会破罐破摔,想改变他们就会很难。


2、不吝啬自己的夸奖与鼓励


当全班都在乱糟糟地说话的时候,我总是不说话。只做一个动作——将大拇指伸向某个同学,这个动作会吸引孩子们观察,那个同学做什么了,就得到老师的大拇指了?仔细一看,那个同学什么也没做。原来什么也不做,也能得到大拇指。于是,争相效仿,课堂迅速安静。他们坐姿不端正的时候,我总是说:“我喜欢***的坐姿,真端正!”于是,其他人的坐姿自然端正起来。 其实,面对调皮学生要有一套“非一般”的教育方法。表扬好学生,批评差学生是我们常用的教育方法。殊不知,好学生往往缺少的是批评,是必要的挫折教育,而差学生往往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表扬。平时,我们要应尽量注意学生不调皮的时候,有意识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赞扬。比说“你今天很细心听课”“你今天没有迟到,值得表扬”“你今天按时交作业,老师很高兴”等鼓励的话。调皮学生在老师表扬时,得到全班同学的注意,也会对自己的良好行为感到骄傲。


3、呈现出需要孩子们保护的弱者形象


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能保护他人以培养成就感,这也是孩子们精神品质的重要内容。我迎合了这种需要,总是呈现需要他们保护的弱者的样子。

他们背书声音不大,我会扶着我的耳朵做仔细听的可怜状,于是,教室里背书的声音迅速大起来。孩子们的数字写得潦草,坐姿不端正,我都会说:“哇,这字写的真的好吓人。”“这坐姿真的好吓人。”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孩子们总是充满善意地笑笑重新写端正,重新坐端正。


4、行为训练克服学生坏习惯


不能“体罚”学生,也不能“变相体罚”学生,但规则意识不能缺。方西河老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按校本教材里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礼仪训练,并把训练内容归纳为“坐、立、行、听”四个方面,没想到这对学生讲规矩守纪律非常有效,对调皮学生也很奏效。


方老师自己研读校本教材,把“坐、立、行、听”的训练标准进行归纳。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播放阅兵训练视频,然后老师边讲解边示范。这种行为训练慢慢改变很多同学的不良习惯。方老师还和同学们一起制订班规:“上课铃响进教室,做好准备等老师;坐立行听讲规矩,一有时间就读书。”班上面貌一新,深受家长和老师的好评。 教师也可以通过制定一些课堂纪律来进行班级管理,用纪律管理学生,奖励与惩罚并行。纪律既然制定,就要坚持实施下去,否则会给后来的课堂管理带来不便。管理内容可以包括课堂之上的规定、去洗手间的规定等。



5、让孩子多做一些安静的活动

其实调皮孩子更渴望能多与人交往,大多数孩子在家中没有玩伴,所以在学校中和同学们在一起就会产生一些过度活泼、顽皮的表现,借此“宣泄”。所以,建议家长应多带孩子到户外,让他们尽情玩耍,通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平时在家中,也可让他们多做些安静的活动。如拼图、画画、手工制作、听故事、看图书等,通过动静结合,引起孩子的兴趣,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

同时,家长提前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可以避免孩子成为老师眼中的“熊孩子”哦。

规则意识的家庭培养秘籍

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有限选择的方法对孩子的规则培养非常有效,如果想让孩子不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就应该让孩子选择现在是看书还是画画,而不是“现在我们来做什么?”漫无边际的选择会把孩子推到无法控制的规则之外。把孩子必须要做到的事定为规则,在这个范围内给孩子几个可选择的方向,这样不论孩子选择什么,他的行为都在规则之中,从而自然而然地接受规则。 适当采用自然惩罚法。规则意识的形成有时还需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使孩子从他律到自律。适当地让孩子接受一些自然后果惩罚,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方法要有一定的限度,还要与说理引导相结合,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加上示之以不同后果,就能使孩子慢慢感悟,变得懂事起来。 家长对孩子要加强引导。家长要多讲规则的用处,让孩子了解规则无处不在,一定的规则能保证人们更好地生活。家长可以时常反问孩子,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怎样?让孩子设想违规的后果,引起他对执行规则的正视。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是非界限。 塑造好家长自己的形象。这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是一个关键。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子女是父母的影子,道理就在这里,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内容。当然除了父母之外也包括与孩子一起生活的其他人,比如老人。 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居高临下。不要认为家长说的都是权威的话、是不可以改变的。父母也是有缺点的、也有讲错话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尊重要落在实处。家长不是完人,说错话、做错事要勇于承认,孩子的观点如果正确,就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这点说起容易,但是做起来难。家长尊重孩子的语言:“对不起,是妈妈错了。”“爸爸要向你学习。”“你比妈妈做得还好!”等。 家长要及时鼓励和表扬。表扬、鼓励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还可以用微笑、点头、脸上的表情等,对某一个行为的表现表示赞同,这都是一种肯定、都是一种表扬。父母之间教育要一致、要求要一致、观念要一致、目标要一致、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为每个孩子的特点是不一样的。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浅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太平洋亲子网、新浪教育等微信编辑:孟雅琴   郭英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