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什么是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好老师”标准?
上次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PISA之父”Andreas Schleicher谈教师专业化,这期对话的下半部分,是五位来自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和法国的教育专家展开的讨论,具体包括各国教师职业现状、教师标准、教师角色和工作量等问题,信息量巨大哦。
现在就和小编一起穿越回现场,我们一起来玩揭密吧~~
专家对话人员名单如下:Anthony Welch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教授Monica Elena Miecu 意大利都灵大学教授Yan Guo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教授Romuald Nornand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Agnes Normand 法国学校教师
Monica Elena Miecu:意大利的教育系统是一种特殊的中央集权式系统,但是没有统一的教师标准,各地方的自治程度非常高,教师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和中学教师培训也不尽相同。总而言之我们是一个集权的体制,但是这个体制并没有强大的控制性和监管性。
Romuald Nornand:法国也非常注重等级概念,具有很多中央集权的特色。当然,教师们本身的教学实践很大程度上也和他们本身的教学哲学和整个社会文化有关系。
Anthony Welch:我想用三点来主要地概括一下澳大利亚的教育以及教师教育的情况。首先澳大利亚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我们有国家级的教育部门,也有州一级的教育部门。教育是由州一级的政府或者是省一级政府来负责,但是教师教育却是由国家层面来统一管理。第二,澳大利亚整体的教育系统规模相当大。第三,澳大利亚是幅员辽阔的国家,但是人口非常少,所以说我们往往面临着如何寻找教师,如何让他们去乡村地区工作的问题。
Yan Guo:我在教师教育领域已经从业12年。我想说两点,第一,加拿大是一个既有联邦政府又有省级政府的一种体制,但是我们的教育是由省级政府来负责管理的。第二,加拿大也面临着寻找老师到偏远地区去从教的困难,尤其是到寒冷的北方地区。
主持人:请问各位,你们国家一个好老师的标准通常是什么样的?我们如何认定一位老师是好老师呢?
Monica Elena Miecu:传统上我们(意大利)没有相应的机制来确定一个老师的好坏,然而从今年开始,各个学校已经被要求自行制定标准。同时教育部也拨了额外的费用来奖励这些行之有效的学校做法以及优秀教师。目前这个标准的制定权还是在各学校,但是这已经算是一个进步,因为它体现了从教育部层面开始关注好教师标准了。
Romuald Nornand:法国现在是由教育部来制定相应的标准,来考察教师的技能或是素养,比如教学技能或师生互动技巧。这些标准正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精细和丰富,同时国家层面也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来给老师作相应的指导。
Agnes Normand:我认为一名好的教师首先应该是持比较中立的立场,不会去评价他的学生,然后会尽自己的努力去陪伴学生成长,这会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成长。
Yan Guo:加拿大教师的社会地位是非常高的,人们十分尊重教师,他们的经济回报也是非常诱人的,教师刚入职的起薪是67660加币(约合人民币344991元),他们还会享有很多其他的福利。他们还可以选择不同的职业发展道路,比如去做校长、副校长等行政管理者。但是老师在加拿大并不那么好当的,加拿大教师的工作环境有些拥挤,硬件条件并没有那么过硬。优厚的薪水背后是人们对教师的期望也很高。
在加拿大,对好老师的评价往往取决于校长。如果一个老师在学生的智力、社会交往、情感等方面真真正正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如果他关心学生并且能够从智力上向学生提出挑战,同时在他特定的教学领域里面又有非常扎实的技能,那我们就认为他是好的老师。同时好的老师也应该是创新型的老师,这体现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和用科学技术来完善自己教学情境的能力。好老师可以被任命为其他新老师的导师,或者是到其他的学校做培训。我们也有相应的奖励机制来奖励好的老师。
Anthony Welch:像加拿大一样,澳大利亚的老师往后也可以去做行政职位,但是我们发现这样一来就把好的老师从课堂中剔除了。目前我们设置了高级教师职位,老师如果做得很好依然可以当老师,但是会有更高的学术地位,同时享有更高的薪资待遇。
主持人:第三个问题,各国教师在学校里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请各位专家介绍一下本国教师的工作量是什么样的,在学校一天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一周的课时是多少呢?
Monica Elena Miecu:意大利的老师是作为公立的工作人员,但是签的合同是私人之间的合同,意大利的老师年薪大概在1万8千到2万5千欧元(约合人民币13.5-18.5万),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低的水平。意大利的师生比也是全世界最低的,是1比11这样的概念,一个老师对应着11个小学生。意大利的学校里面小学老师一周的课时量是21小时,中学老师一周教学18小时,老师在学校里面主要就是教学,并没有其他额外的任务。
Romuald Nornand:在法国想当老师首先要硕士毕业,并且接受相应的教师资格考试。教师和学校的雇佣关系是公立的,教师的流动性并不是那么的强。在法国老师主要的责任当然也是教学,偶尔他们会作为一些课程咨询课程顾问这样的角色出现。小学老师一周要工作24小时,中学老师一周工作量是18小时。但这只是统计数字上面所显示的数字,我的太太就是老师,她周末也得工作,实际上她每一周要工作60到70个小时。在法国,老师在授课之外没有必要一直留在学校,主要的任务就是教学。
Anthony Welch:在澳大利亚目前的现实是很多小学老师必须是全科教学,这样的现状实际上已经经历了很久的争论。在澳大利亚,通常一个老师每天的工作从早上9点开始到下午3点半或者是4点就结束了。但是我们的老师在其他时间也会比较忙,老师除了上课之外还需要写报告来完成政府布置的任务。私立学校对老师要求更多,老师周末也要跟学生在一起进行文化娱乐活动。
Yan Guo:加拿大的小学老师拥有相当高的自主性。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师可以自己决定什么时候来教哪一门课程。当然了,到初中和高中阶段和中国的情况一样,老师会教某一个特定课程。加拿大老师每天的工作时间也是从9点开始基本上到下午3点半教学结束。除此之外加拿大的老师还经常被要求去做志愿者,尤其是男老师除了正常的教学之外还要去做孩子们的运动教练。但是这些实际上并不是合同里面强行约束的,而只是对于他们的一种志愿性的期待。
Agnes Normand:我认为在法国,一名好的教师应该是一个陪伴、辅助学生的角色。从学生一开始接受教育一直到结束,他们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有些学生自身有一些特殊性,教师是不应该评判学生。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很难避免这个情况,因为作为教师你毕竟要给学生考试打分,但是我希望尽可能是更多地关注于这个学生的进步,并以此为基础打分。
Romuald Nornand:我还想补充一点,在法国人们普遍有注重平等、公平这样的一种感情,这在教师群体当中是被普遍认可和分享的,所以无论他的学生来自什么样的社会经济背景以及家庭背景,老师基本上都会比较注意尽量保持公平。法国本身是对学生的测评和评价非常重视的,但是老师应该保持中立不给学生定性的概念。
主持人:一个老师如何既照顾到先进的学生,又让后进的学生可以赶上来呢?
Monica Elena Miecu:我来说一说关于意大利老师注重公平的问题,确实公平在意大利教育环境里面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具体体现到操作上来说,就是一个老师在班级里面会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去教授所有的学生,让大家的教育目的都一样。这个是传统的教学方式,确实并没有太注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最新的一个调查显示,在意大利的学校里面只有五分之一的老师在课堂教学当中会因材施教,这确实令人感到遗憾。
Romuald Nornand:在法国,老师往往会发现,区分不同的学生并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很困难,老师没有办法完全照顾到很多不同的学习习惯和路径。(翻译补充:法国不会有“三好生”“落后生”的这个概念)
Anthony Welch:我想说两点。第一,我们(澳大利亚)非常注重公平,和加拿大一样我们班级规模非常大,一般一个班级里有20到25个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说着不同的语言,这就涉及到我们的学校和老师如何应对班级中的文化差异问题。第二,我们应该追问的是,公平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当一位老师已经清楚他所在的班级里的同学水平差异的时候,那他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够确保这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呢,是应该在成绩较差的学生身上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他们提高成绩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意味着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失去了老师关注的时间呢?第三,我想说的是,现在大家都越来越强调老师的责任,导致老师有了很多行政上的责任,在某种意义上耽误了或者是占用了老师真正教学的时间。
Yan Guo:在加拿大每一个省都不一样,我们当地的教育局提出来的教学理念是因材施教,但是在实际执行当中,大部分老师还是教成绩中等的那一部分。那老师怎么区分对待那些比较好的学生或者是先进的学生呢?就是通过给他提供不同的作业。还有老师就很巧妙,他就说最好学习的方法就是教别人怎么学,然后他就有意地把这些比较先进的学生跟这些落后的学生放在一起。
Romuald Nornand:在美国学校,一个班级学生的背景差异是非常大的,而且美国家长关于学生课堂学习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是非常充分的,他们有很多交流。但是在法国却不是这样的情况,法国的学校往往是一个比较单独的实体,正式而严谨,和社区以及家长的联系并不是那么强。另外,我回答一下法国是如何考虑班级学生的差异和层次不均这个问题。在法国我们更多地以跨班级的形式来关注学生差异,让老师之间相互合作,打通整个班级的界限,然后让老师通过合作把学生看作一个整体,进行整体性的教学。
Monica Elena Miecu:意大利的父母是不接受课堂差异化教学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我们也非常感谢与我们对话的五位专家教授。
此次活动是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和北京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共同承办的国际教育名师“对话北京”项目的第五期。
文章来源 | 本文是根据现场翻译整理而成,有删减,感谢同声传译、张自然对本文的贡献,感谢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供稿。
微信编辑 | 赵博涵
文章精选
“PISA之父”谈全球成功学校的经验: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