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怎么落地?看看课题组专家和名校校长怎么说
来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核心成员、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培计划”名校长领航班、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教授,以及京、苏、台等地一线知名校长,通过主题报告、课堂展示、工作坊研讨、沙龙对话、观点分享等方式,解读、回答、交流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学校实践的可能性路径,真实面对一线教师的诸多困惑,专家学者与近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仁,齐聚巴蜀展开激烈的思想交锋,探寻核心素养落地的共识。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全国首所实践基地落户巴蜀
(图为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毛亚庆教授向马宏校长授牌)
令人期待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开办35年以来,第一次在全国中小学范围内建立的第一所实践培训基地正式落户巴蜀小学,并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某种意义而言也是对巴蜀小学扎实践行“教育是做的哲学”的全面认可。
实践培训基地运营后,将紧紧围绕着核心素养框架,结合本地高位发展的教育实际,为区域小学校长、教育专家、一线教师等提供学术、思想和智力支撑,共同促进教育教学和区域教改的全面提升,为基础教育全面彰显独到的价值引领。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邱可,重庆市教育学会会长钟燕,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宋乃庆,渝中区人大副主任曾君岳,渝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乔宏,重庆市渝中区政协副主席戴启常等共同出席了授牌仪式。
前沿解读
专家纵论核心素养校本转化和探索路径
(图为《人民教育》杂志总编辑余慧娟女士主持会议)
11月11日上午,中国教育报刊社副总编辑陈志伟,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北师大校长培训学院院长、北师大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毛亚庆,人民教育杂志社总编余慧娟,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核心成员,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师保国等专家,针对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及教师成长、内涵建设等前沿话题进行解读。
(图为中国教育报刊社副总编辑陈志伟为本次峰会致辞)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教育报刊社副总编辑陈志伟认为,研究核心素养,研究学科素养,研究核心素养在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中的转化与落实,是指向未来课程改革、学校发展的重要课题。
同时,陈志伟认为,核心素养不是脱离教育传统的舶来品,而是中国本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结果。并坦陈史家小学、巴蜀小学这些国内名校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效。他们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经验,完全可以成为其他学校学习的路径和参照。
(图为毛亚庆教授讲述《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毛亚庆教授从“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方面进行解读,并认为,老师对核心素养要有自己的定力与定位,不是让别人来“教我”,更多的是“我自己来”,自己要主动把主体彰显,并通过教师的共同学习与理性反思实现专业成长。
(图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师保国解读“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成员、首都师范大学师保国教授则从历史的纬度全面解析核心素养的价值意义,并认为,核心素养试图在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学校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从国家教育的角度,对学校和老师提出了新要求。
(图为马宏校长学校报告《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
重庆市巴蜀小学党委书记、校长马宏以《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变革》为题做了巴蜀小学律动教育实践报告,通过“读懂学校”“读懂学生”两个方面,解读了核心素养的巴蜀理解,并系统阐述了巴蜀将“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与“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紧密结合,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推动课堂教学变革的研究路径。
课堂变革
课堂是基础教育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载体
(图为史家小学教师王国玲执教英语绘本课) 史家小学英语课堂:
英语绘本课程成就学生自信课堂
(图为巴蜀小学教师徐颖执教语文课)
巴蜀小学语文课堂:
八年“磨”一课,课堂生长要立足于学生
(图为巴蜀小学教师马红磊执教音乐课)
巴蜀小学音乐课堂:
让学生在“美中动、乐中学、合中创”
(图为巴蜀小学教师丁成浩、石禹、郭静执教跨学科课程)
巴蜀小学跨学科课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带着思想去行动
教师工作坊
专家纵论核心素养校本转化和培养探索路径
(图为语文学科组工作坊沙龙现场)
语文学科组工作坊:
团队研学 将课堂研究转化为教师自觉行为
从2003年开始,巴蜀小学各学科组开展了以赛课促进教研,提高课堂技能,在“阳光杯互助”教学竞赛中每一位参赛教师的身后,都有一个参赛团队。而这一次是参赛选手,下一次就可能成了指导老师。全校老师相互卷入,汲取他人的智慧,提高律动课堂质量。多渠道、多视角、多层面。办公室教研、年级组教研、通识培训、专业素养培训、推门课、挂牌课……还有各种区域性的教研。老师们常说:“在巴蜀,学习是最大的福利。”
(图为美术学科组工作坊来宾体验现场)
美术学科组工作坊:
读懂儿童 让教师个性与教学生命共长
(图为巴蜀书院工作坊精彩节目现场)
巴蜀书院工作坊:
学科综合 教师学术成长的“破”与“立”
图为教师成长工作坊(学科专业能力)
教师成长工作坊(学科专业能力)
李永强副校长带领万美现、韩蔚、刘莹等七位老师围绕“学科专业能力”,共同代言巴蜀教师成长工作坊。他们锁定两个关键词展开研讨:一是“学生核心素养”,二是“教师专业能力”,巴蜀团队认为,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学科教师必须要有洞悉儿童,洞穿学科,创生课堂的能力。即要有洞悉儿童需求的能力,又要有透彻掌握的学科本质的基础,还要有能超越学科综合资源创生课堂的能力。
图为教师成长工作坊(跨界综合能力)
教师成长工作坊(跨界综合能力)
教师成长工作坊(课程研发能力)
吴倩副校长带领程明敏、肖力、廖泽萍等六位老师,围绕“课程研发能力”,代言巴蜀教师成长工作坊。他们呈现的主题是——教师课程研发:基于核心素养之下,课程研究如何助推教师专业发展。通过研究儿童,回归生活,开发课程资源,激发教师潜能,来呈现教师从实施者转变成为课程的开发者的过程。由此,工作坊教师从基于儿童特点、挖掘生活资源、回应时代挑战这三个方面来呈现了他们的课程研发成果及成长。
名校分享
多元化分享核心素养发展路径
(图为原西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博导宋乃庆主持会议)
北京市史家小学 郭志滨
《博悟世界,播种未来》
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 姚虎雄
《核心素养与学科关键素养》
台湾新北市南势国立小学校长 蔡明贵
《学校培育学生科技素养的实践研究》
(图为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先生主持沙龙并发言)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持续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哦)
微信编辑 | 杭金亮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