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一年了,今天就想和你见个面
匆匆的你就要离去,2016。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曾是2016最温暖,最鼓舞人心的话语。
每年的年度关键词、年度流行语、年度话题层出不穷,但所有跟年度有关的似乎也就只能止步年度了,好像多用一天都不合时宜,怕别人听了“牙疼”。
可是,我搜肠刮肚了一圈,也没找到比“初心”更好、更有意境、更坚决的词语来言志了。
“让教育更有力量,让社会更加美好。” 编辑部会议室白墙上这几个醒目的大字,每看一遍,就便像打了一次鸡血,浑身是劲。
“初心”这个词,听起来就暖暖的,很贴心。
01 不完全画像
编辑部同事喊他“小赖”,除了我,还有一个85后姑娘,会毕恭毕敬地喊“赖总”或“赖老师”。
他是学古典文献的,举止言谈中流露出一种“夫子”的味道,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热烈、蓬勃的爱,编辑部无论什么话题他都能把你绕到传统文化上。
很长时间,我才知道“阿路”是编辑部在职的资格最老的编辑。他做的是观点栏目,忙的时候来不及看整本杂志,但“观点”我几乎是每一期不落的,也是因为比较短,就两个版面。稿子大部分是约来的,还有他自己执笔的,内容更加精到。
施,我私下里会喊他“师父”,因为我正式来编辑部编的第一篇稿子是他教的。他平时给人的感觉是不太健谈,但正经说起专业来你才知道什么叫“低调”,每次例会,大家因为一个问题争论起来,他慢条斯理说出的话总是能够窥探出他深刻思维力和洞察力。
虽然是做媒体这一行,编辑部正儿八经学传媒的没几个,有学古典文学的、心理学的、哲学的、教育学的……只有两个是学新闻学的,她是其一,传媒大学毕业。也许正是专业的训练,让她练就了“快手”的本领,去一个地方采访,我等还在整理录音,她回来两天时间刷刷刷稿子就出去了。
编辑这个职业,做得久了就能见功力,什么是好的,什么是真的,一嗅便知。她也是老编辑了,哪个地方教研做得好,哪哪课程改革有新意,甚至周围哪个学校家长口碑怎么样门儿清。总觉得到处潜伏了一圈人为她提供四面八方的“小道消息”。
我们部门有一个梗,猜猜任的手机里有多少位校长的手机号。想要人家校长号码时,只要问他,一准没错。听他打电话,有时候是我听一句不懂的山西话,但只要挂电话之前听他笑呵呵地连声说谢谢,我就知道,肯定又挖到了一篇好稿子了。
作者可以畅快淋漓地写文章,但编辑的最大乐趣除了发现好作者好文章外,把一篇干巴巴的文章,扮得活色生香起来也挺有成就感的。“无论什么稿子到她手里,她总能编出‘花’来”,这算不算对一个编辑的最大褒奖?
以上,是做这本杂志人的不完全画像。
02 年终综述
2016年年末的最后一期杂志,按照惯例,是大家的“年终综述”。
编辑部全体编辑悉数亮相,以作者的身份跟读者朋友们来一次“亲密接触”,这是好多老读者都知道的事了。
所以,杂志第24期,你们看到的封面主题是“2016中国教育年度观察”,上面提到的几位都是文章的作者。
老实说,从幕后走出来,把自己放在“镜头前”的时候,我们真有点紧张。想站好今年的最后一班岗,这是其一;其二,可能是怕自己“观察”得不够仔细,不够深入,不够到你们心上。
老总说,每个人一个栏目,就是一分“责任田”,每个人站在自己的“田梗上”总结,总得要像那么一回事。
所以,每年到最后一期杂志,编辑部的每个人都是最急躁的时候。
“题目定好了没”“写好了没”“时间不等人啊”“版都空着等呢”,平时我们追作者的那一套词都又用到了自己身上。
终于,稿子都交上了,印刷了,变成铅体字。
我请每个人把最精彩的部分给我划出来,就成了下面的摘录:
“只要我们对自己的历史稍存敬意,对中华文化的经典啃下一点功夫钻研,对本土独创经验保持同情之了解的态度,就不难在融通中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炼出一批能够引领本土教育实践、对话世界教育潮流的中国概念。”
——《不忘初心真教育》
“北大新生,这些骄子中的骄子为什么还会在人生意义上感到迷茫? ……单一目的化的成长过程正是剥夺了人对自己很多侧面的认知过程,甚至会危及到自我的主体概念,这样,当他们马上就要登上自己的人生舞台时,幕帘已经掀开,聚光灯也追上了自己,他们这才发现‘我究竟是什么角色’还没搞清……”
——《孩子,这一生终究还是你自己的》
“教育界如今言必称‘核心素养’,确实有混淆、泛滥的危险。但从积极的方面说,关注愈热,愈显示其重要性,说明‘核心素养’时代确实来临,这其中有某种共识——不同群体间关于教育达成的共识。我更愿意把当下所谓‘素养时代’的来临描述为‘为核心素养做准备的阶段’”
——《当“核心素养来敲门”,学校准备好了吗?》
“热点常常能从面上反映一个阶段的问题。2016年的德育热点突出,革命传统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美育更处于热点的中心……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做人,但在当前的中小学校,很多学校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准确、不深入,这直接导致了‘怎么学’上的各种误区。”
——《三大热点背后的立德新思路》
“(校长)要反复追问课程改革的意义和价值,不能仅仅停留在‘为谁改’‘改什么’和‘怎么改’的问题上,而是要深入思考‘为什么改’‘改了怎样,不改又会怎样’‘改的意义和改的价值何在’等问题。只有深入思考,才能找到科学适切的实施路径。”
——《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路径》
“我们观察到,一所高品质的学校,其专业化管理的路径特点主要有:第一,校长一定会把学校的改革发展置于国家宏观政策坐标之中谋求创新与突破;第二,学校一定会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校情形成本学校既开放又相对稳定的特质;第三,学校致力于‘共治、法治、善治’的现代学校治理能力和体系建设,每个人都是学校发展的‘利益相关者’;第四,学校的‘空气质量优良’,师生在这里‘可以尽情自由呼吸’。”
——《学校管理的“秘密”与境界》
“在新的教育领域谈技术,并不是简单地把教育交给未来科技,而是在新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互联网一代的学生并不是从左上角开始顺序阅读的,他们在信息‘网’中任意连接出自己的思维逻辑和知识结构,未来他们又将以怎样的方式阅读、思考和学习?”
——《学校如何面对新技术》
平时最喜欢听编辑部同事聚在一起侃大山,但是这种机会并不多,半个月一期杂志的周期,实在紧得很。倒是每周的例会上,大家聊着聊着就欢了,教育话题可说的实在太多。
这里呈现的只是片段。如果你想要完整阅读的话,可以在后台留言,留下联系方式(地址、邮编、姓名和电话),我们根据留言先后顺序免费赠送50本杂志。
我们用心做杂志,也希望你们能用心读杂志。
2016年最后一天了,只想跟你们说,真心感谢读者们的陪伴。因为你们,我们觉得浑身是力量,有使不完的劲。说好了,我们在2017等你。
明年见。
2
1
7
孩子为什么要考试?这是我听到的最好的答案(内附22条干货“能量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