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节】再忙,也要回家过年

2017-01-26 宋晨曦 人民教育

民小编说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公益广告的短片:老人做好了满满一桌菜等着儿孙回来吃顿团圆饭,但是儿女们却先后打电话给老人说有事不回家吃饭了,最后老人挂掉电话叹息一声:忙,都忙。


今年春节,家里的年夜饭已经准备好了,父母的爱与唠叨也准备好了,新年的烟火也准备好了,只为了等你回家团圆。



过年是小孩子一年的盼望,新年可以名正言顺地穿上一身新衣服,大把大把地吃糖,趁大人不注意和小伙伴们偷偷放鞭炮。


后来也许是长大了吧,这些曾经让我们无比期待的乐趣似乎也没有那么值得憧憬了,也总能听见长辈们说,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年味儿就像是许久前沏下的一壶好茶,那时茶香四溢,时间如水,如今却是越冲越淡了。


如今的过年似乎只剩下了一顿团圆饭,饭后年味儿也就烟消云散了,大家各回各家各忙各的,饿了随便吃点,困了倒头就睡,无聊了就坐在沙发上看着没完没了的春晚重播,像过寻常的双休日一样把春节假期混到头。那样掰着手指头数着要过年的日子好像越来越远了。


小年夜


以往过年,从腊月廿三开始就算作新年了,腊月廿三是“小年”,小年又叫作“灶王节”,这一天有祭灶王的说法,于是小孩子们就会缠着大人逛庙会、买灶糖,庙会本是以烧香拜佛为主,但是那时我还不到十岁,小孩子眼睛里都是在炭火上滋滋作响的肉串、夹着果酱的打糕、色彩缤纷的糖人儿,便不大关注庙里香火缭绕的热闹情景了。


从小年开始,家家户户就开始打扫房间、整理旧物、购置年货了,这几天小孩子们可以有一身从里到外的新衣服,赶上本命年的人们会扎上一条红腰带来趋吉避凶、消灾免祸。


新岁


腊月廿九的时候,大人们早早把贴春联用的糨糊调好,开始忙活着贴春联,有的人家已经开始放鞭炮,于是贴春联的场景看起来也格外热闹,小孩子个子太小帮不上忙就在一边喊着“往左往左!”“歪了歪了!”“往上一点!”



因为大年三十就要到了,家里的年货也差不多置办全了,各式各样的鞭炮堆了一地,有一种挂鞭叫“大地红”,一般是年夜饭开饭前挂在家门口放的,这种挂鞭是由一个个的小鞭炮组成的,像一个挂满了树叶的树枝,小孩们就会偷偷地把这些“小树叶”偷出来,拿上火柴到小胡同里放,男孩子们特别调皮,把鞭炮点燃以后在捻线燃尽之前故意拿到女孩面前晃一下才扔掉,吓得女孩子们一边跑一边尖叫,这样的声音寻常时候听十分刺耳,但是大街小巷里都是这样嬉戏打闹和鞭炮烟花的嘈杂,这就是过年的气氛,就是年味儿。


团圆


大年三十是新年最喜庆的一天了,这一天在外地工作的叔伯都会赶回家吃上一顿团圆饭,小孩们就盼着在外地难得回来一次的兄弟姐妹回来一起玩。下午两点左右窗外的鞭炮声开始变得密集,这时便要开饭了,一大家子其乐融融聚在一起,满桌的美味佳肴热气腾腾,平日里要偷偷攒钱买的汽水管够喝,一大桌子人围在一起天南海北地聊,一餐从午后延续到天黑,小孩子们吃饱喝足早早下了桌,开始在院子里、大街上、胡同里撒欢儿了。


天刚擦黑,就有小伙伴迫不及待地开始放烟花,烟花不及鞭炮声音大,可放出的烟火却特别好看,女孩子们最喜欢拿着点燃的烟花在空气里划着圈儿。胆大的男孩子就放“二踢脚”,这种鞭炮声音特别响,胆小的小孩看到有人放“二踢脚”,会把眼睛很用力地闭上然后使出吃奶的劲儿捂住耳朵。


疯玩了一下午,临出门时穿戴得立立整整的围巾、帽子、手套早已七零八落地挂在身上,脸冻得通红,时不时地还要用力抽气免得鼻涕流下来,这时候小孩子们才想起要回家了,大家匆匆忙忙约好下次再见就一个个像小企鹅一样一颠儿一颠儿地跑回家了。


六七点钟家里的杯盘狼藉早就收拾干净,人们开始张罗着包饺子,大家围在一起,分工明确,流水线作业,有人揉面,有人擀饺子皮,有人包饺子,擀饺子皮之前被揪成一块一块的小面团在小孩子看来就是比橡皮泥还要好玩的东西,所以冒着挨骂的风险也要偷偷拿一个来玩,哪怕只摸一摸也好,每每这时,贼眉鼠眼的我们总是难逃大人们的火眼金睛,他们眼睛一瞪,“去去去,一边儿玩去,别在这儿捣乱!”我们这才嘟着嘴乖乖到一边看电视。


电视上自然播着春晚,这时我们就一边看春晚一边打扑克,歌舞类节目基本略过,到了相声小品大家就先把扑克放下,专心看节目,顺便学几句经典台词没事就挂在嘴边,几句话能乐呵一整年。


在外面疯玩了一下午,屋子里暖暖的,电视上载歌载舞,很快眼皮就撑不住了,九十点钟小孩子们就横七竖八地在炕上睡着了。到了十一点半,哪怕没睡醒的也要撑着眼皮起来了,因为一年里最盛大的烟火盛会要开始了,一个个又被妈妈裹成小企鹅出门看热闹,漆黑的夜偶尔被明亮的烟火照得亮如白昼,站在街头的我们看着远方迅速升空的彩色光点此起彼伏地绽开,我们就在这样的热闹与喧嚣中迈进新的一年,那时也曾以为这样的欢乐该是年复一年。



其实过年是什么呢,比起那些稀奇古怪的民间传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有一个能让人记得回家团圆的理由。因为有了这个理由,所以有了春运旅途那些站了几十个小时才到家的人们满足的笑容;因为有了这个理由,所以灯光下围着餐桌的人们一起举杯时的画面格外令人动容;因为有了这个理由,所以,我们一直盼望着。


再忙,也要回家过年。


(作者系人民教育微信实习编辑)



微信编辑 | 宋晨曦

作为老师家属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