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的关键是要让孩子相信,他拥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力量!

2017-11-29 人民教育

你相信智力可以靠后天努力而改变,鼓励孩子积极评估及发展自己的潜能吗?


1978年,美国教授做了一项实验,找来一群孩子玩拼图,观察他们的行为和情绪反应。拼图开始时很简单,后来变得越来越难。


实验之前,教授就预料到,孩子面对困难时会有不同的反应。事实也确实如此。伴随拼图越来越难,有些孩子开始抗议:“现在一点都不好玩了!”后来实在受不了了,坚持要“放弃”,甚至直接将拼图推到地上。


但她没预料的是那些“成功孩子”的表现。当面对特别难的拼图时,一个10岁的男孩拉来一张椅子坐下,搓着双手,砸吧嘴巴,然后大喊一声:“我喜欢这个挑战!”另一个呢,露出喜悦的表情,然后斩钉截铁地说:“你知道吗?我期待这个拼图会非常有意思。”


为什么两类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会有如此大的区别?是由于他们天生、无法改变的生理差异,比如智商(IQ)上的差异吗?


不。首先智商并非根本原因,且智商并非不可改变。


教授的研究更进一步地发现,这些孩子之间的根本差异在于思维模式,思维模式的差异会导致他们在智商出现分化。思维模式,简单地说,是你看待自己的方式。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一成不变的,而整个世界就是由一个个为了考察我们的智商和能力的测试组成的,我们拥有的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固定思维的孩子往往害怕失败,担心自己看起来不那么聪明、比较笨,而拒绝接受挑战、面对困难,由此他们的发展潜力会受到限制。


而如果我们认为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努力,这个世界上充满了那些帮助我们学习、成长的有趣挑战,我们拥有的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那些成功孩子的思维模式就属于成长型的。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智商和能力,相信自己的潜力是未知的,困难和失败只是帮助自己进步的挑战,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且当孩子每一次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去学习新知识、迎接新挑战,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形成新的、强有力的联结,长久下去,他们变得越来越聪明。


也就是说,成长型思维模式不但决定了孩子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积极态度,还将通过激发更活跃的大脑活动,提高孩子的智商。而按照公式绩效=能力×态度,就不难理解,为啥拥有成长思维的孩子,相比固定思维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


教授还在很多其他领域发现了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存在。在两性关系中,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寻找那些让他们变得更好的伴侣,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则更倾向于找那些允许自己停滞不前的人。



在运动领域,具有成长型思维的运动员会努力参加训练、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而具有固定思维的运动员则将自己的裹足不前、不理想的成绩归因于其他人。更为关键的是,教授的研究结果证实,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是可以改变的。或者说,成长型思维模式是可以教育和培养的。

我们到底怎么培养孩子的成长思维?教授说,不困难,一些很小的干预,就能产生塑造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作用。


比如,更加明智地表扬孩子。不要表扬孩子的智力或能力,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不要用类似“这幅画太棒了,你就是我们的毕加索!”、“宝贝,你太聪明了!”这样模糊从语句表扬孩子。这样做并不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学的更好,反而会使孩子认为自己被重视、被表扬仅仅是因为智商。最终的结果是,他们会拒绝接受挑战和承担风险,担心搞砸了,自己看起来“不聪明”、“很蠢”,长此以往,他们慢慢失去了对学习的积极性。


对孩子的表扬一定要具体明确,要表扬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他的努力、专注、坚持、创意、策略等等。


比如,教会孩子运用“yet”。教授在芝加哥一所高中发现,在那里考试不及格的孩子得到的分数不是一个代表失败的界定词(比如不合格),而是“not yet”(尚未达到)。这两者的意味完全不同。


如果孩子得到是”不合格“的评定,他可能认为自己已被判断为失败者,没有进步的空间、学习的大门被关上了。而“not yet”则意味,他还在在学习的轨道上,只是还没有到达终点而已。所以,如果孩子说“这个我做不了”,请教会他在句尾加上yet,意味着:他只是现在还做不了,但下次会做的更好。运用yet这个词,我们能帮助孩子塑造这样的思维模式,即:当前的挫折和失败只是学习曲线中会经历的正常过程而已,积极和努力会让他下次做的更好。


教授的TED演讲,"The Power of Believing that You Can Improve"(相信自己可以变得更好的力量)。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156hb1bn4&width=500&height=375&auto=0


就像演讲题目所说的,教育的关键要让孩子相信,他拥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力量。


最后,小编带你1张图分辨你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还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文章来源 |  中国教育研究及网络

微信编辑 |  吴玲


推荐阅读

对于“个性”很强的学生,老师如何管理?|每周一问

你知道学生最喜欢的4种作业类型是哪些吗?告别重复性作业,这所学校的做法亮了!

清华教授李稻葵:为什么有体育特长的人在社会中容易取得成功?(家长一定看看)

孩子,自我保护是你的终生必修课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投稿、合作请联系90536687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