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的教育生活,更能打动人心……
民小编说
常言道:德为师之本,师以德为先。高尚的师德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如何培养“师德”,也是不少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关心的问题。
十一学校一分校校长刘艳萍认为,“师德”不是刻意要求出来的,这种美好的职业品格应该融入平常的校园生活中,与每一个真实的教育故事、每一名真实的学生生长在一起,在纯粹的教育生活中,寻找师德的美好。
上午9点多,我在校园里碰到几位教育同仁,他们很兴奋地描述来校三天的所见所闻,尤其对老师的敬业感叹不已。
一位校长说:“你们保卫处那位于雷老师简直爱校如家,昨天晚上我们八点多离开学校时,还碰到她在巡视校园,每个犄角旮旯都不放过,今天早上不到七点就已经守候在校门口指挥交通了。”
另一位副校长马上接说:“你们一年级的周敬一老师太爱孩子了,一下课就被孩子们围坐在教室后面的地毯上读书、做游戏,小孩子在她身边爬来爬去,她总是笑眯眯地照应着,一点儿也不急不恼。”
这时候,一位青年教师笑嘻嘻地问:“你们咋调动老师的,是工资高吗?”当得知工资水平与其他公办学校没什么差别时,这位老师不仅感慨:“那你们老师的师德水平太高了!你们是怎么要求做到的?”
我一时不知从哪里回答。说实话,一分校很少就师德而谈师德,因为单独把它从教师的全面成长中拿出来谈论、要求,总觉得苍白无力,也令老师反感。当然,这不是说师德不重要,对学生的成长来说,师德缺失带给孩子的伤害远远大于专业水平的不足。我们非常重视师德建设,只不过方式和途径经过了选择,尽量做到无痕落地。
“对依靠会议宣传师德的做法,我一直存在疑虑,不知道作用究竟有多大。”一位校长朋友说。他记得很多年前在某次会议上听报告,内容是宣讲某位劳模教师的奉献事迹,最重要的例证就是孩子在家发高烧,该教师却坚守岗位给学生上完一天的课,结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孩子落下终身病患。
这位校长朋友很怀疑这样的榜样是否能够赢得大家的敬佩和效仿,也怀疑这样一位老师能否真正爱他的学生。
爱岗敬业的教师当然值得尊敬和学习,也值得宣传和表彰,但英雄要经得起真实生活的叩问和评议。所以,我们不刻意进行师德教育的造势宣传,而是将这种美好的职业品格融入平常的校园生活中,与每一个真实的教育故事、每一名真实的学生 “生长”在一起,让大家觉得做老师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没有圣贤般遥不可及,也没有那么多的悲情与壮烈,而是平平凡凡地坚守,快快乐乐地追求。
只要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包容学生的气量以及还不错的学识,就能够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受人尊重的老师。
一分校成立最初的两个月里,尽管我每天都能看到让人不舒服的情景,比如,老师训斥学生、罚站,或者简单粗暴地处理学生问题等,但我依旧告诉自己,这未必就是师德问题,不要动不动就给老师扣上这顶大帽子。很多时候,是因为老师不知道应该如何和学生相处,也不懂得教育是怎样发生的,才会用错误的方式做了自以为正确的事情。
学校除了亮明自己的教育主张外,更重要的就是通过每天的行动落实这些主张,让大家能够真切地“看到”我们不仅仅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没有比校长率先垂范更具有说服力的了。
比如,当校长能够面带微笑主动和学生打招呼,这样做的老师就会慢慢多起来;
当“泼水节”“狂欢节”等一系列节日课程铺开后,曾经严肃的师生关系得到重塑,老师便渐渐懂得了该如何和学生相处;
当我们每天都在研究孩子、研究课程、研究教育,研究每一位师生的发展路径这些核心问题时,老师自然而然就会卷入进来。纯粹的教育生活最能打动人心。
我们的教师发展中心、教导处、工会等部门不断发现老师们的创造,哪怕是小小的一招一式,都会在“名师讲堂”“教育沙龙”“读书沙龙”等平台上进行分享,借此不断增加老师们的职业成就感;同时,通过“月度人物”“党员风采”“青年才俊”等这些非正式的表扬,让老师们及时获得职业幸福感。
为什么很多老师干着干着就会出现职业倦怠?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觉得自己在做周而复始的、乏味无趣的事情,无意义感会令任何一个人变得懈怠。
老师不应该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应该是专业的创造者,研究每一个孩子、每一堂课、每一项专业挑战,不断突破成长中的瓶颈,在教育教学领域有一些独特的研究和创造,这样他才能不断自我唤醒,保持一个专业创造者的激情和对育人事业的挚爱。
我们学校的艺术老师陈军曾经教过计算机课,合并校的时候正负责小学的复印工作,很不开心。不久,学校开始选课走班,四年级以上的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模块。本着“让合适的人做适合的事”的原则,学校鼓励他回归自己擅长的摄影专业,为学生开设摄影艺术课。他别提有多开心了,起早贪黑地设计专业教室,每件摄影器材都是他的心肝宝贝。学校还任命他为“师生博物馆”的馆长,用镜头记录师生的校园生活。
有一次,他腰椎间盘突出发作,医生建议休息两个月,但他被老婆摁着休息两周后就急匆匆回来上班了。问他为啥,他说舍不得别人动他的教室,让别人代课他不放心。因为热爱,所以投入。因为投入,所以快乐。每学期都有很多学生选修他的摄影课,一个欢快的他带着一群欢快的学生,用欢快的镜头记录下一分校诸多美好的瞬间。
一所学校必须定准核心工作是什么,如果这个“点”定错了,就会围绕无用的事情打转转。当我们一切聚焦于孩子成长时,老师即使累也不会抱怨。做老师的,这一点很伟大,无论是一个学术水平高的老师,还是经验型、学历并不高的老师,他们在学生成长这一点上,是不含糊的。
反过来,学校要让老师们感受到来自学生的爱和尊重。通过“感恩日”“教师节”“海棠节”等多个校园文化日课程,我们努力搭建学生与老师沟通情感的桥梁,让老师在“被爱”中体验这份职业带给自己的伟大感和荣耀感。
文章来源 | 转载自“源创图书”微信公号,《点燃教师,照亮教育:学校生长日志》(刘艳萍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
微信编辑 | 王欣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