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让美好的书籍充实孩子心灵,而不是在电视和游戏机前度过童年
民小编说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难得的假期,也是难得的大块读书时间,在春节走亲访友间隙,您是否也有自己的阅读计划?在烟花映照下,您和孩子是否还保留着书桌前的一份安静清心?新的一年,让我们继续带孩子品味书香,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快来看看窦桂梅校长是如何回忆自自己的阅读史的吧!
一个人的最佳读书状态应该是一种“随时”状态。不读书,无以教,不读书,无以言,要在阅读中经营生活,与书成为朋友。
01
小人书,叩开阅读之门
我的童年在山区度过,山居生活,简单而又充实。不像今天的孩子,眼睛还没有睁开,就背着书包“步履蹒跚”地上学。
放养的我们,每天睡到自然醒,欣欣然张开双眼,在满眼葱绿和金色的晨光中,就像一只只苏醒的野猫。不论上学、放学、课间,只要有时间就在村里穿来穿去。
那样的年代、那样的地方,压根儿就没有什么书可读,对于“读书”意味着什么,当然也就一问三不知了。唯一能见到的就是小人书,那里面有画面,有故事,在信息闭塞、文化生活有限的大山里,可谓老少皆宜。
我童年真正的快乐,就是与“小人书”为伴。“小人书”就像一个时代的音符,留在我记忆的长河中,童年时恣意欢愉的场景与小人书中的画面仿佛汇聚一体,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回味悠长。
与“小人书”为伴,是我们那个时代孩子们最奢侈的生活。瞧,巴掌大小,捧在手里正合适。翻开它,文字不多,但一幅幅精彩扣人的画面,像放电影似的展现在眼前,恰好让懵懵懂懂的我体会到了其中的深味。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四大名著,我都是从小人书中开始看起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即使在大型的购书超市,要想找到一两本“原汁原味”的“小人书”,也已经很难了。
不过,当下适合儿童阅读的,具有“小人书”性质的书籍还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并且做得越来越精致,让人越读越爱读。
如果美好的书籍不能充实孩子们的心灵,那么他们的心灵就会被其他芜杂的事物所盘踞。未来属于孩子,而把我们的希望寄托在一群不读书的孩子身上,这不仅是荒唐的,也是可怕的。
想想我们想读书而不得的时代吧,想想我们的“小人书”吧,它们虽然已经渐渐远离了我们的视线,然而,它的确影响和感染过我们这一代人。
今天,面对如此优厚的读书条件,我们怎么舍得不让孩子们读书呢?试想,如果仅仅是在电视与游戏机前度过童年,我们的孩子,将来能靠什么来回忆和追念他们的青葱岁月?
02
报纸杂志,开启视野之窗
对于我,一个农村的孩子,小时候倒是见过报纸——都糊在自家的墙壁、棚顶上,做过猜字游戏,却根本没有好好读过。有一天,看到邻居家的姐姐在读《萌芽》,觉得那“书”真大。
直到有一天,我第一次拥有了一份杂志:《小学语文教师》。这本杂志,32开本,不厚,不贵,很好读——里面的内容大多是实用型的。后来,我的课余兴趣,就渐渐扩展到了读《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
到现在,《南方周末》《书屋》……都是我生活的必需。一页页地去品尝,我的心灵一次次地被感动、震憾。
生命的活力,在于它的弹性与张力,阅读也是如此。不管功课多重、时间多紧,自由的阅读必不可少。要从功利阅读转向兴趣阅读,从强迫阅读转向意志阅读,从职业化阅读转向专业化阅读。
唯其如此,羽翼才会丰满,视野才渐渐开阔,目光才远大,胸怀才宽广,才能应对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要求与变革。
03
名著,致力根部滋养
读刊看报的习惯培养了我的心性,使我能够长时间静下心来潜心阅读,并由此喜爱上了读整本书。
阅读,终究要走向精神的成熟,但“至千里”是从“积跬步”出发的,所以首先要选好“垫底”的书籍。垫什么样的底,决定了建什么样的楼。在浩如烟海的书籍当中,我认为,最省俭的垫底方式,是选读名著。
正如有位专家说的那样,只有阅读,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神驰天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以书为友,学会在阅读中经营生活,迟一天,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早一天,就多平添一分人生的精彩。
文章来源 | “学林读书”微信公众号
作 者 |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
微信编辑 | 魏梦瑶
推荐阅读
@除夕,边忙边给孩子讲这些习俗的来历,一整天都安排明白了!!
速递!教育部公示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