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位正高级教师说,学会阅读才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

人民教育 2020-08-2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现代教育报 Author 管然荣


民小编说


我们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它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思考、认识世界和培养审美情趣。大家常说阅读要多读书、读好书,但其实在这之外会读书也非常重要,学会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并且用正确科学地方式去阅读,才能更有效地学习与进步。具体应该怎么做,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抓住阅读红利期,你的孩子才会成为赢家”,“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你的孩子不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在如此阅读热议下,不少家长有点无所措手。孩子们要想提升语文素养,就必须多读书。


但凡事都要讲究分寸,读书不能揠苗助长,也要循序渐进。那种一味倡导低年级学生必读《红楼梦》的做法,未必是负责任的。


学会阅读才是学生提升素养的关键。以古典诗文阅读为例,提三点建议。



  01  

学会阅读,要从善于欣赏精美绝伦的汉字开始。


众所周知,汉字起源于自然物象的摹写,“象形”性是汉字独具的魅力风采。大量“象形”字不用说了,其中数量最多的“形声”字由“形旁”“声旁”组成,它的“意”正是通过“形旁”表现的,所以表意的偏旁不叫“意旁”而叫“形旁”。


而“会意”字就是“会象”字,它正是用几种事物的“形”来表现某种“意”的。孩子们如果能在丰富的自然联想中阅读汉字文本,那一定会饶有趣味的。


  02  

学会阅读,要善于从古诗文中体察特殊的灵气。


细读古诗文,你会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连绵不断的文脉诗气——即使像《过秦论》之类议论文,也洋溢着一股排山倒海般的语势语“气”。


你会领略到一种泛拟人化童趣,人与万物达成一种别具情味的切磋、嬉戏、默契:“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分不清孰为主孰为客,也分不清物乐我还是我乐物。


在如此妙趣盎然中阅读,孩子们该享受着多么鲜活灵动的文字世界啊!


  03  

学会阅读,要善于审辨古诗文难免的思维缺憾。


古诗文的确微妙,但总是这般微妙,也会显得单调。站在今天的文明高度,古诗文有没有难免的不足呢?其文辞含义的模糊就是相当大的缺憾。


上世纪三十年代,有人撰文讽刺白话文用语啰嗦,比如“这一个学生或是那一个学生”,“文言只须‘此生或彼生’即已明了,其省力为何如”。


白话用十二个字,文言仅用五个字。可鲁迅先生在短文《此生或彼生》中犀利地追问道:“这五个字,至少还可以有两种解释:一、这一个秀才或是那一个秀才(生员);二、这一世或是未来的别一世。文言比起白话来,有时的确字数少,然而意义也比较的含胡。”


鲁迅一语中的,直击古诗文的一大弊病:含糊多义,缺乏欧式文章清晰精准的表述与缜密强悍的逻辑。即使从一些简短的人物言辞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这一显著差异。


孩子们在阅读中发现这样的差别,然后引发反思,进而去阅读、辨识并“拿来”欧式文章清晰的科学精神,让环环相扣的逻辑与气韵流动的灵气相合相融,构建出不断超越的深度阅读。


这样的阅读需要日积月累。这样的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的督促,更需要家长恒久的身体力行。请牢记,家长与孩子一起深情不倦地吟诵,永远是人生旅途上最美的风景!




文章来源 | “现代教育报”微信公众号

作      者 | 管然荣(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市中小学首批正高级教师)

微信编辑 | 魏梦瑶


推荐阅读


人大附中:坚持铸魂育人,做好学生“拔节孕穗”期的灌溉者 | 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②

首都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现场会暨第84期“记者大讲堂”在中国教育报刊社举行

一位特级教师掐着秒表听了15节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

又到了樱梅桃李梨杏海棠……盛开的季节!脸盲吗?看这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