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泠沅:我终身热爱学校,要把最宝贵的东西过渡给下一代 | 我和我的祖国 ②
民小编说
顾泠沅老师一生与学校结缘,经历了时代的变革与洗礼,也见证了祖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他始终不忘的是教育的初心,是爱数学教数学及坚持探索教改的情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顾泠沅老师的教育之路,见证这位优秀的教育家的师者本色与守诚之心,聆听他在几十年教育探索中总结出的经验与感悟。
2020年,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4)将在中国上海召开,在会议的国际程序委员会首次会议上,我被推选为4位大会报告者之一将作发言。
我与数学有缘。学数学,教数学,研究如何教人学数学。记得我初中毕业那年,正值新中国10周年,小伙伴在我的毕业“留言簿”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为了祖国,为了民族”八个字……从农村起步的普通教师,到“青浦实验”向全国中小学推广……我的祖国情怀,与学校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01
把最宝贵的东西,过渡给下一代学生
最早在小学,知道了猴子变人、人与社会,还有国家……印象中,祖国地大物博,人民勤劳勇敢,还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但总觉得祖国与我们有些遥远;稍大一点,进了初中,刚好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星空一片灿烂,一群孩童白天念书,放学后围在一起谈天论地,充满对未来的憧憬……祖国与我们的距离,不知不觉中拉近了许多。
再大一点,我去吴江县城上高中,除了憧憬,增加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沉重。印象最深的是,有位资深的历史教师多次在课堂上讲述“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屈辱史。那时,正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同学们食不果腹。奇怪的是,大家非但不泄气,反而更加勤学苦练、奋发图强。我想,那一定是对祖国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
1962年,国家经济形势好转,那一年,我考进了复旦大学数学系。经历过饥饿煎熬的人遇上了好环境,人人“如饥似渴”,立志向上。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先生要我们好好锻炼身体,严谨治学打基础,将来“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临毕业,却遇上“文革动乱”,所学无用,一下被扔到青浦县的偏远农村,在一个尼姑庵旧址当小学老师,当年曾有过迷茫和孤独。复旦大学有一首刘大白作词、丰子恺谱曲的老校歌:“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不管命运把你安排在哪里,都要日复一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使我迅速摆脱了困惑。明知我们是过渡的一代人,何不矢志教育事业,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过渡给下一代的学生呢?从此,我对祖国与学校的联系,终于有了不改初衷、铭刻于心的理解。
1990年代,中央电视台有档节目叫《东方之子》,采访者问我:你在农村教育中取得了奇迹般的成就,是否源于努力?我说,社会学专家有个结论:各行各业成就的取得,第一是机遇,第二是疯狂地工作,所以有点成就不必骄傲,是你碰上了机会;然后,还得靠“迷惑不挡其行,艰辛不弃其爱”的努力。
02
基础教育静水流深,咬定青山不放松
我遇到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拨乱反正”的机遇。那时,我在青浦县教师进修学校工作,闻讯马上要恢复“高考”,因此组织了一次全县高中毕业生的数学统考,考题难度略高于小学水平,结果平均成绩11.1分,零分比率高达23.5%,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自此,我开始了3年调查,找准问题,再花了一年半在现场试验中筛选有效经验,然后在5所学校开展了比较严格的三年课堂实验,在此基础上,又用了7年时间在全县推广应用。15年磨一剑,总算赢回了质量。1979年,青浦中考合格率仅为16%,在全市“垫底”;到1986年上升为85%,而此时全市平均为68%。国家教育部组织专门小组赴青浦作深入考察,组长问我“主要感悟是什么?”我归纳了四点——集体的努力,实际的经验,对学生的深切了解,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
基础教育是一项静水流深的事业,需要一种咬住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我每天坚持写一篇教学日记,每篇教学日记上总是有蓝色、红色的修改标记和重点标记。如今,坚持了40年,170多本日记已装满了整整两个大书柜,记载了对教学的观察与思考。
1992年,经教育部发文,“青浦实验”在全国中小学推广,该成果还被评为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0年)、全国首届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一等奖(1997年)。1996年,我带着“青浦实验——一个基于中国当代水平的数学教育改革报告”,作为我国中小学教师代表,首次登上了在西班牙举行的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8),立即引起了海内外同行的瞩目。当然,有所成效的甘甜,卧薪尝胆的苦涩,虽不是事业的追求,却正是工作的全部。“青浦实验”的一举成功,使我对祖国与学校的理解,有了更高层次的提升。我抱持“先奉献、后入党”的心态,1980年代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90年代评为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
往前走的路并不平坦,幸好有大师的指点。大学阶段的苏步青教授,留给我们的是“严”字当头的做人和做学问的态度,鞭策了一代人。1986年,教育部要培养一线的教育家,提议我上华东师大硕博连读。当年,刘佛年校长领衔一个导师组专门为我授课,从此结下了师生情缘,留下不少美妙的佳话。刘佛年校长对学生出奇的宽容、宽厚,却可使你全身心投入。他常对我说:“你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可以适当放松一点”。
他为我上课,时时从方便我的角度考虑,下雨天还会亲自送上雨伞和雨鞋,着实使你想“放松”也松懈不了。1990年初夏的一个夜晚,他与我深谈:“真理常在两个极端的中间”“明源头、辨流变”“执其两端而用之”,这些话语对我一辈子受用不尽。《上海通史》的现代篇章,还特别刊登了老师与我促膝谈心的相片。
还有一位是原上海市教育局老局长吕型伟先生,我跟随并协助他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遍及全国13省、市,持续5个五年规划。吕老有踏实求新的鲜明个性,常说教改要警惕“浮躁、浮夸、浮肿”和“盲目多动”,素质教育切忌花架子,一定要“返璞归真”。2004年,教育部咨询专家在浦东开会,专家们提出一系列问题,如农村教育、道德困惑、应试至上、教育不均衡等,领导要大家看到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吕老的一句“硬道理也得讲道理”,语惊四座,掷地有声。我跟随吕老28年,直到他生命最后的弥留之际。2012年,我去华东医院向他做“最后一次汇报”,他还念念不忘惦记着各地的基础学校。
至此,我才明白:祖国,其实就是一代接一代的过渡、一代接一代的创建。这些年来,我常年奔波于各地,指导了不少校长和骨干教师,与原华东师范大学校长王建磐教授一起培养了30多位数学教育博士。
03
民族振兴接棒人,虽然“奔八”每天工作
学校是希望的摇篮,教师是民族振兴跑道上代代相传的接棒人。我花了数十年,搜集了长三角地区120位优秀教师的成长事迹。上海一位语文名师“一篇课文、三次备课”“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典型经验使我眼前一亮,由此形成了教师在实践中成长的“行动教育”范式,通过理念更新、行为跟进两个反思支架,总结归纳的“听中学,做中学,听懂之后做出来,做好之后说出来”的观点,被国际教育界评价为“秉承了中国传统中最精髓的东西——对教学实践智慧的认可”“体现了中国‘知行合一’认识论的血与脉”。2001至2005年,教育部委托我作为专家组长,在校本教研的全国大型项目中介绍并推广,该成果在教育部首届课程改革教学成果奖中评为一等奖。1997年,我受上海市教委领导委托,主持编制“进入21世纪的中小学数学教育行动纲领”,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规避西方片面的“儿童中心主义”,伸张“教是为了不教”的道理。媒体报道称,此纲领标志着上海课程教材改革新世纪工程的正式启动。
在青浦,从1990年开始坚持持续28年的全体八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测试。第一次测试,按国际认知目标分类标准,采用大数据因子分析技术,发现学生偏记忆、轻理解和地域不均衡现象;经过17年努力,第二次测试有了明显改善,还得出了符合本土实情的合理分类——操作、了解、领会、探究四个台阶。“领会优先”有实效,但探究水平“风景依旧”。直至去年,再次对青浦全区八年级学生数学能力测试,难点有所突破,探究能力有了11.31个百分点的提升。用“变式”破解灌输和“题海”瓶颈,着力于学生阶梯式学习的教师教研,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关注。
我终身热爱学校,留下了不离不弃的家国烙印。虽然当年有过多次离开学校的职位提拔,也有国外专家邀我去美国搞研究,但我一再婉拒,始终扎根本岗本土。基础教育是应对未来的国之大计,又与千家万户休戚相关。2020年,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4)将在中国上海召开,在会议的国际程序委员会首次会议上,我被推选为4位大会报告者之一将作发言。为了应对急剧变化的未来,我虽年龄“奔八”,但每天坚持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文章来源 | 转自“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内容源自上观新闻)
微信编辑 | 魏梦瑶
推荐阅读
未来教育、未来学习、未来教师……什么样?答案在这里 | 独家
访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把“落实”作为2019年教师工作的关键词和主旋律 | 独家
独家对话:如何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解决这些问题最关键…… | 两会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