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安全触网?这5个阶段3大纪律8项注意家长一定要知道! | 深度
民小编说
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其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达25.4%。10-1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17.5%,10岁以下群体占4.1%,网络成瘾综合症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
孩子网络成瘾的原因是什么?从0岁到15岁,孩子接触网络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本文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并提出了互联网使用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起看看吧~~
01
网络成瘾的发生——“失补偿理论”
网络成瘾综合征(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简称网络成瘾,是一种行为成瘾。网络成瘾是对网络的过度与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包括: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来获得满足;离开网络后表现出明显的生理、心理上的不适;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如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严重影响。
儿童是网络成瘾的重要人群,在我国尤其如此。当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得到自主感、成就感和归属感时,就会主动寻求新的途径去补偿这些成长的必需品,从而缓解“饥渴”。这时候,最便捷、最直接、最容易接触的网络世界就出现在了儿童的生活空间。
网络可以部分满足现实中的发展需要,但并不能完全替代。如果网络游戏成为儿童主要甚至唯一的游戏方式乃至社交方式,发展的缺失会越来越明显,他们从虚拟游戏中获得的补偿就很难真正迁移到有意义的个体成长中,这就出现了网络成瘾“失补偿理论”中的“失补偿”现象。
“失补偿理论”对于网络成瘾的基本解释为:上网行为是儿童心理发育过程中受阻时的补偿表现。如形成“建设性补偿”则可以激活心理自修复过程完成补偿、恢复常态发展,即正常上网行为;如形成“病理性补偿”则引起失补偿、导致发展偏差或中断,即网络成瘾行为。
儿童时期生活的丰富度是预防未成年人过度使用互联网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儿童的游戏,反而要创设更加丰富的游戏生活,如滑雪、足球、围棋、舞蹈等,在儿童游戏的过程中,既可以增加亲子相处的时间、提升亲子交流的质量,又可以促进孩子之间的交流,培养他们的友谊。同时,我们也不能彻底阻止儿童体验网络游戏,而是应该把网络游戏当作游戏体验中的一种。只有打开了儿童多种发展通道,让他们的兴趣变得广泛,才能将他们从网络沉迷中拉出来。
02
网络成瘾的背后——“三缺失”
从我国近年来的情况分析,网络成瘾问题的形成是多因素的,整体而言主要是因为三个方面的缺失。
一是缺父亲。在竞争激烈的当代中国,大多数家庭中的父亲忙于在职场全力打拼,照顾家庭和教育孩子的重任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肩上,致使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弱化,甚至渐渐淡出。事实上,父亲功能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父亲参与有助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父亲是孩子最重要的游戏伙伴,因为父亲会更多地与孩子玩兴奋、刺激、变化多样的游戏,满足孩子对新异刺激的心理需求。其次,父亲参与有助于孩子形成自我控制能力。父亲是孩子重要的规则制定者,没有父亲功能的家庭往往会养出自控力较弱的孩子。最后,父亲参与会影响母亲的教养方式。没有父亲参与教养的家庭,母亲的教养压力更大,也更容易出现焦虑情绪,进而使孩子的身心发展受到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父亲功能并非单指生物学意义上的“父亲”,更重要的是指心理意义上的“父亲”功能。在现实情境中,不少父亲虽然客观在场,却并没有充分发挥父亲功能;同样,父亲缺位并不必然造成父亲功能完全缺失,可以通过很多方法补偿父亲功能的不足。
二是缺同伴。同伴关系在儿童的生活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同伴关系可以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同伴关系会给儿童带去爱和尊重的体验,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当儿童遇到挫折时,同伴会成为他们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第二,同伴关系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自我意识。同伴是一面镜子,可以为儿童提供重要的社会参考,进而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第三,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在孩子们一起操作玩具、一起交流的过程中,同伴关系可以帮助他们锻炼换位思考、人际沟通的能力,并且有利于儿童形成平等、公平等观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邻里交往模式出现变化,儿童自由活动时间与空间显著减少,儿童与同龄人之间的交往机会也随之减少。同伴关系的缺失会导致儿童心理发展受损,儿童一旦缺乏同伴就会缺乏重要的情感支持,导致自我意识发展迟滞,同时儿童的各项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也会发展不足。
三是缺游戏。这里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游戏,包括角色游戏(例如过家家)、建筑性游戏(例如搭积木)、动作游戏(例如丢手绢)等。
游戏是人的天性,更是儿童学习的主要途径,对于心理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角色游戏需要儿童在游戏中想象自己的角色并与他人的角色进行互动,因此可以充分锻炼儿童的想象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有研究发现,那些自发参与到角色游戏中的儿童与其他不擅长此类游戏的儿童相比,前者往往更友好、更合作、更受欢迎、更富表现力和创造力、更少出现冲动与攻击行为,并且更容易换位思考。皮亚杰也提出,游戏是儿童智力活动的一方面,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一种手段;游戏帮助儿童解决情感冲突,实现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很多传统游戏或活动方式逐渐淡出儿童生活,同时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家庭、学校和社会又不能提供满足儿童心理发展需要的游戏环境。父母陪伴时间减少、邻里之间交流减少、同龄儿童缺乏共同活动、校内外自由活动时间不足等,都会导致儿童自主游戏时间的减少,并进一步导致儿童在心理需求满足和心理发展上出现不足。
首先,儿童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喜欢追求新奇、有趣的事物,游戏能很好地满足他们这部分心理需求。当儿童缺乏机会进行现实游戏时,网络或电子游戏便会乘虚而入,甚至替代传统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地位。
其次,现实游戏的缺乏往往伴随着儿童动作能力、认知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落后,即儿童身心发展的落后,进而导致儿童出现问题行为。有些网络成瘾的儿童就是因为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受挫,才转而投入到网络中寻求安慰和认同感。最后,网络活动其实也是游戏的一种,甚至有其独特的价值,但网络活动不能完全替代现实活动,网络中获得的能力也很难有效迁移到个体成长中。
缺父亲、缺同伴、缺游戏是近年来我国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典型现象,“三缺失”直接造成儿童心理发展资源不足,教育者在面对和理解这一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要主动承担起成年人的责任,通过每一个细微之处来改善整体社会环境,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03
儿童触网全景图
儿童最常通过手机来接触网络,从儿童接触手机到完全自主使用手机各种功能的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如果引导得当,儿童将逐步学会“玩手机”,否则就很可能“被手机玩”,甚至出现网络成瘾表现。
阶段1:以孩子被动接受手机信息为主,此时家长对孩子接触手机的态度不设防,甚至还有强化。
此阶段孩子年龄处于0-2岁,对应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一阶段,即无意识地适应环境的心理阶段。儿童无意识地去感受周围环境中各种事物,获得大量印象。
此阶段儿童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接触手机的方式以观看家长有意播放的相关早期智力开发的早教小动画为主;另外,家长在孩子哭闹且没有有效办法制止时,也常用手机播放动画片哄孩子。此时,家长对孩子接触手机的态度是欣然接受的。有的父母为了便于照看宝宝,更是将手机或iPad直接扔给孩子,让他们自己看视频,这种行为在无形中对儿童接触手机起到了一定的强化作用,将直接影响其随后的网络使用行为。
阶段2:以孩子主动要手机为主要表现,此时家长会配合孩子的要求。
此阶段孩子年龄处于3-4岁,对应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二阶段,即有意识地吸收环境的心理阶段。这一时期儿童已经具备有意识地利用环境,并将无意识获得的东西予以有意识地加工和充实的能力。
此阶段儿童由于在上一阶段中已接触过手机或者已尝到手机的甜头,因此会出现主动向家长索要手机的行为,意图主要包括玩简单的小游戏、观看动画视频等。对于孩子主动提出玩手机的要求,大多数家长都会选择配合孩子。
有价值地利用网络资源是可取的,例如经过筛选的幼教小短片可以起到较好的教育作用,孩子也比较投入。不恰当的情况往往是由于成年人的随意行为导致,例如家长繁忙或劳累,手机被当作使孩子瞬间安静、独立玩耍的法宝。
阶段3:以孩子会玩复杂手机游戏为主要表现,此时家长会出现担忧情绪,并限制孩子玩手机。
此阶段孩子年龄处于5-6岁,一般在幼儿园教育时期,是儿童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过渡期。随着生活范围扩大,接触人群增多,5-6岁儿童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对新事物的好奇感和探索欲也在增强。但是,由于生理发展有限,此阶段儿童总是很难稳定和集中注意力,实际能力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适当的游戏能够帮助儿童锻炼自己的能力,从而解决这个矛盾,帮助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此阶段儿童不同于前两个阶段,不再是被动接受手机信息,或只是主动向家长索要手机这么简单,而是开始接触较为复杂的手机游戏,游戏种类丰富多样,多为益智类游戏。这个时候,家长一方面认为某些益智类游戏对孩子开发智力有好处,另一方面由于孩子“泡”在手机上的时间过长,会影响到正常的吃饭睡觉等日常作息,甚至对视力也有一定损害。出于对这些问题的担忧,家长会开始限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限制方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有规则式的民主类,即家长与孩子协商每次玩游戏时间长度,这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另一类为无规则式的强制类,即家长不与孩子针对手机问题进行协商,而是每次看到孩子玩游戏便大声呵斥“不要再玩了”,并强制性地没收手机,这可能导致孩子使用手机玩游戏等行为更加失控。
阶段4:主要在孩子入学以后,此时孩子在课业上需要用到手机的机会骤增,家长需要设置规则、教会孩子使用技巧。
此阶段孩子年龄处于7-10岁,对应儿童心理发展的第四阶段,即学龄期,具有3个明显特征:一是离开过去狭小的生活圈子;二是开始具有抽象思维能力;三是产生道德意识和社会感。他们的大脑已经发展到可以欣赏电子游戏的画面感和真实感,在心理上也已经可以接受游戏关卡和不同难度水平的挑战,能够充分享受电子游戏带来的愉悦体验。
同时,他们也发展出与同伴合作的能力,能够充分享受电子游戏的互动性。因此,此阶段儿童热衷于玩网络游戏,游戏类型以稍微小型的在线类游戏居多,他们可以在游戏中互动、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并且互相交流游戏技巧等。
除了认知能力的发展,还有一些原因使此阶段儿童热衷电子游戏,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电子游戏能够激发儿童特殊的兴趣。例如,很多7-8岁儿童都开始参加体育运动,9-10岁儿童多专注于某种专门的体育运动,这些儿童通常会把电子游戏中的运动游戏当作表达他们兴趣和激情的另一种形式。
另外,学校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能会以电子版形式上传学习资料、布置课后作业等,因此孩子接触手机的机会骤增,为他们本就热衷于玩游戏的内心提供便利的“机会”,再加上此阶段儿童自控能力尚未健全,极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因此,家长应该对孩子使用手机设置规则,教会孩子使用技巧,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阶段5:孩子使用的手机功能迅速升级,会用手机进行社交活动、玩大型复杂的在线游戏等,此时孩子使用手机的习惯模式基本定型。
此阶段孩子年龄处于11-15岁,对应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五阶段,即青春早期阶段。此阶段是儿童社交敏感时期,儿童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是社会团体的一员,并开始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探索事物,有了自己的理想,能意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的组织。
此阶段儿童也会被画面感、真实感、关卡的挑战性和互动性所吸引,可以借由网络游戏表达他们的激情和特殊兴趣。同时,此阶段儿童会被网络游戏所吸引,更是因为这些游戏给他们提供了身份认同和挑战权威的机会——这两方面是此阶段儿童的核心主题。因此,他们使用手机的功能大大拓展,不再是简单地玩小型游戏,而开始上升到进行社交活动,在游戏中聊天、交友,通过游戏伙伴的认同建立一定程度的自信,满足一定程度的虚荣心。此时,儿童使用手机的习惯模式已基本定型。
儿童从最初被动接触手机到长大后完全自主使用手机,每个阶段的模式、技能、习惯都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叠加、升级,演变成更高层级的使用模式、习惯等,直到第五阶段手机使用功能大大拓展,儿童使用手机的模式、习惯才基本定型。可以看出,儿童接触互联网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教育者需要全程介入,提供现实与网络双方面行为的引导与支持,才能培养出孩子“玩”好互联网的能力,网络成瘾也就自然会减少或避免发生了。
04
互联网使用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帮助孩子建立网络使用的明确规则尤为重要,这里为家长和教师提供简明扼要的互联网使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帮助孩子在获取网络红利的同时,不被网络的固有特征所侵害。
孩子使用互联网要遵守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孩子有权上网,家长和教师有责任监管。由于儿童暂时不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上网时需要父母和教师的陪伴,这一点在孩子刚刚接触网络时尤为重要。陪伴并不是说家长和教师要盯着孩子上网,而是要引导孩子有效使用网络,让孩子的认知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人际交往需求和学习需求可以在互联网中得到很好的满足。
第二,明确规则,坚决执行。最好从孩子触网伊始就开始制定上网规则,具体内容可随孩子的成长而变化。需要指出的是,制定规则时教育者要与孩子一起商定,规则要明确,执行要坚决。
第三,高质量陪伴,多元化游戏。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必须是高质量的,即“人在心也在”。游戏或日常活动要多元化,加入更多体育活动与现实游戏,发现和培养孩子多元化的兴趣,满足其心理发展的综合需要。
在三个基本原则的具体执行中,还要坚持以下八个使用规则。
一是合理规划孩子的上网时间。例如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儿科协会指出,1-2岁幼儿应尽量少接触互联网(包括接触电脑、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3-5岁幼童接触时间每天应不超过1小时;6-18岁儿童每天应不超过2小时。
二是限制孩子的上网场所。孩子上网应尽量在家里,只有在家中上网,家长才能实现对孩子上网行为的有效监管,指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
三是了解孩子的上网内容。家长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不定时地检查未成年子女的网络使用记录,发现孩子误进不健康网站应及时教育引导,发现不良信息及时清除。家长和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向孩子提供一些适合他们的网址,结合儿童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向追求知识和锻炼能力的方向发展。
四是提前对孩子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父母和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孩子明白,上网活动基本上是公开的,即使隔着互联网,如果他们并不了解与之打交道的人,那么他们就是在与陌生人交往。
五是让孩子明晰网络社交规则。家长需要仔细思考网络世界中的交往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规则,并且告诉孩子如何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遵循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让孩子通过在网上与同龄人交流去寻找自我。
六是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抵御互联网的不良影响最终还需要靠自我管理。家长和教师的外部指导与监管会内化成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互联网使用反而可以成为锻炼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契机,家长和教师可以与孩子一起在互联网的合理使用中,注意逐渐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七是发现隐患,及时排除。研究发现,90%有网瘾状况的青少年都来自成员关系紧张的家庭。另外,学习遇到挫折,人际交往受困,都是把孩子推向网络的隐患。家长和教师要及时发现并排除这些隐患,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不被网络牢牢吸引,愿意回到现实生活中。
八是出现网瘾,求助专业人士。对于已经染上网瘾的孩子,家长需要给予密切关注,配合社区、学校等单位进行合理干预,必要时要直接向专业人士求助。
(作者单位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文章来源 |《人民教育》杂志2019年第8期
图片来源 | 新华社
责任编辑 | 邢星
微信编辑 | 陈刚
推荐阅读
在这里,我们邀请您用照片,分享属于您的教育生活!| 照片征集
太赞了!这所小学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满屏的正能量 | 征集进行时
作为老师,您身上的哪个(些)好习惯影响到了学生?| 每周一问(文末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