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叶澜:基础教育,要给孩子留下明亮的心 | 特别关注

人民教育 2020-08-2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第一教育 Author 欣驰

民小编说


9月16日,“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中国话语和中国道路”专题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基础教育70年发展的“中国经验、中国话语、中国道路”,会议现场碰撞出很多精彩的火花,对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家长都有一定启发。一起来看看。

“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应该留给孩子什么?我觉得要留下明亮的心,要留下他对自己人生的一种向往、追求,这个太重要了。”

在9月16日举行的“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中国话语和中国道路”专题论坛现场,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叶澜在最后环节即兴发言中的一席话引发全场共鸣。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整体指导和支持下,“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中国话语和中国道路”专题论坛今天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此次论坛,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教育学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齐聚华东师大,开创性地探讨基础教育70年发展的“中国经验、中国话语、中国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01

教育应当面对个人生命成长


在即兴发言环节,78岁的叶澜教授深情回顾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小学阶段是给孩子打下人生底色的阶段,而我受到的小学教育就给了我们一个明亮的天空,让我们心里面总是向着光明、向着明亮、向着善良。”叶澜回忆,自己受到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无忧无虑”来形容,“在该闹的时候做了很多捣蛋的事情。”等到了高中开始思考到底将来要做什么,值得庆幸的是,这个过程中,家庭、学校赋予了她自由选择的权力,“考什么大学,考什么系?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叶澜教授发言


在叶澜看来,基础教育应当首先面对具体的个人生命成长,留给孩子对人生的向往和追求。“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应该留给孩子什么?我觉得要留下明亮的心,要留下他对自己人生的一种向往、追求,这个太重要了。” 叶澜指出,“再好的孩子,如果只知道‘我就要考名牌(学校)’,别的都不在乎。那就完了!他一定要知道,自己未来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叶澜指出,基础教育就是把全人类形成的一些知识,用学科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然后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热爱、兴趣、研究,深入、好奇都在里面。“所以基础教育如果丢掉了这些,我们就忘了什么是基础教育。再怎么改革,不能把‘基础性’改掉。


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学生能力,是很多教育工作者探讨研究的话题。叶澜曾经对三年级的孩子进行研究,她当时提出了两个方法,包括“大量阅读”和“勤写作文”,“让孩子贪心地读,让孩子吃野食,吃得越多、越丰富,他将来越会探索、越会读书。”


02

1673万人!

中国教师支撑起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教育从“能够识上字”,到“能够上学”,到后来的“有学可以上”,到如今“上好的学”,教育的内涵在不断发展。目前,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这一体系背后的奥秘是什么?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秘书长杨银付分享了一组数据:


截至2018年底,我国有51.88万所学校,1673万名专任教师,2.76亿在校学生,各级各类教育规模均居世界首位。


对于这支撑起了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的中国教师队伍,如何更好地培养建设师资队伍成为论坛现场专家学者聚焦的热点话题。


日前,深圳中学公布的新招聘教师名单显示,一共招聘教师28人,其中有10人为北京大学的硕士和博士,5人为清华大学的硕士,另外的人也都是来自国内外重点高校的硕士和博士,均没有接受过专业师范教育。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当下师范教育的探讨。


“教师的培养量是在扩大,但是培养质量到底如何进一步提升?”论坛现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朱旭东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他看来,当前的教师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培养质量的提升。


朱旭东列举了一组数据对比,目前中国42所“双一流”大学里面,只有两所师范大学,100多个“一流学科”建设当中,也只有两个教育学科。“教师教育毫无疑问要以教育学科为主要领域,因此,教育学科如果不进入到‘双一流’建设当中去,我认为教师教育质量是上升不了、提高不了的。” 朱旭东指出。他呼吁,要构建一流综合大学教师教育体系来整体提升中国教师培养质量。


03

不仅要看到眼前竞争
更要看到未来竞争力


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下,家长应该怎么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贾炜提到了一个例子,曾经在查处违规开展培训的机构过程中,有一个家长冲着记者说:“我送孩子是来竞争的,你们却把这个培训机构关了,我们怎么参加竞争啊?”贾炜提出,社会如何让这样的“竞争”来得晚一点?“我们不能把竞争一直延续到小升初、幼升小,甚至幼儿园小朋友身上。


贾炜指出,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当下的竞争,更要看到孩子未来的竞争力。“注重眼前的竞争,那就是教育功利。但是如果因此而忘记了今后这个孩子自我进化的能力,我们的教育眼光就出问题。”他指出,社会不仅要关注一个孩子如何走得快,更要关注孩子如何才能走得远。“竞争不可避免,如何延缓竞争,如何更注重长远的竞争是当前各项制定政策设计的关键。”


贾炜表示,从上海来说,就是要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面向人人、创造未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我们以前只关注到学生的创意、创新,现在更要关注创造,创造是指要变成一个产品,要成为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突破。”当前,上海正借助课题、课堂、课程的改革,加上学校管理和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来整体设计引导上海基础教育面向人人、创造未来。




文章来源 |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第一教育”

图片来源 | 华东师范大学

微信编辑 | 万顺顺


推荐阅读

老师,您日常是如何高效处理“非教学事务”的?| 每周一问

独家揭秘!百余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分析报告:他们为什么优秀?| 深度

孩子的兴趣班怎么选?这里有一份省钱又实用的攻略!| 支招

老师,您为迎接开学做了哪些准备?| 每周一问

老师,您日常是如何高效处理“非教学事务”的?| 每周一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