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流调”“留观”“洗消”“院感”……新冠疫情报道中的这些缩略词你知道吗?| 围观

人民教育 2020-11-14


 


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咬文嚼字》杂志开辟了“疫情聚焦”专栏,为抗疫舆情新闻中的高频词提供专业解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抗击疫情的报道中出现了哪些常用的缩略词?又出现了哪些错用误用的词语呢?



抗击疫情中常用的缩略词


“流调”“留观”“洗消”“消杀”“医废”“疾控”“院感”等缩略词,是医务人员为了满足工作中需要的简便表达而创造的,也常在医学专业报刊上使用。这些缩略词,以前在“非典”等疫情防控时也曾走出“象牙塔”,但公众关注度不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这些缩略词又跟随逆向而行的医务人员出征,这一次成了各种媒体的“常客”。例如:


(1)上海“一号病人”是这样流调的——流调人员通过病例分析,发现上海疫情发生特征,为决策调整提供依据(标题,《新闻晨报》2020年2月23日)


(2)发热门诊新增6个隔离留观病房(标题,《北京日报》2020年1月28日)


(3)“硬核突击队”洗消校园全力保障复课(标题,《江苏金融报道》2020年3月19日)


“流调”“留观”“洗消”“消杀”“医废”分别是“流行病学调查”“留院观察”“洗涤消毒”“消毒杀菌(消毒杀虫)”“医疗废弃物(医疗废物)”的缩略。缩略词和全称的用法基本一致。“流调”“留观”用作名词或动词。比如:例(1)(2)。又如:“天津隔离留观1474人”(标题,《中老年时报》2020年2月9日)。“留观”的地点,除了“医院(医疗机构)”,也可能是临时征用的宾馆、留观对象的家等。比如:“居家留观得温暖 感恩锦旗送社区”(标题,《西安日报》2020年2月23日)。“洗消”“消杀”一般用作动词。比如:例(3)(4)。以上五个缩略词,都是截取两个词的前一个语素缩略构成。“疾控”,有时是“疾病预防控制”的缩略,截取第一个词的第一个语素和第三个词的第一个语素缩略构成,一般用作名词。比如:例(6)。有时,“疾控”是“疾控中心”的缩略,截取第一个词缩略构成。比如:“抗疫靠科学,疾控需要话语权”(标题,《江苏科技报》2020年3月4日)。


“院感”是“医院感染”的缩略。“医院感染”的意义需要强调“感染发生的地点”,所以截取前一个词的第二个语素“院”和第二个词的第一个语素构成。缩略词“院感”还构成了一般用作名词的“院感控制/管理”。后来,再次缩略,截取“院感控制/管理”第一个词构成了新的缩略词“院感”。所以,“院感”有时指“医院感染”。比如,例(7)。有时指“院感管理/控制”。比如:“四一六医院感染科、院感科主任王嘉川 除夕凌晨四点 跑步赶去会诊”(标题,《家庭与生活报》2020年2月11日)。为减少误会,有时截取“医院感染控制”第二个词的第一个语素和第三个词的第一个语素,缩略构成“感控”。比如:“感控先行,赴传染病医院全力援建新冠肺炎重症病区——记邯郸市新冠肺炎市级感控组组长、邯郸市中心医院感控科主任李临英”。(标题,《邯郸晚报》2020年2月10日)


“休止符” 不表示终止


疫情防控积极向好,虽然仍不可放松警惕,但随着各地开始复工,全国人民对获得疫情阻击战的胜利更有信心了。于是,媒体的报道中开始频频出现“休止符”这个词,比如“疫情尚未画上休止符,但防控措施成效明显”。不难理解,这里的“画上休止符”是想表达疫情终止之义,但“休止符”并不表示终止。


“休止符”是个音乐术语,指乐谱中用来表示音乐停顿时间长短的符号。常用的有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三十二分休止符六种。看到休止符并不意味着曲子完结,等过了停顿时间,音乐还将继续。显然,我们所期望的并不是疫情暂时停顿,而是希望新冠病毒带来的威胁可以从此远离我们的生活,永不再来!


想要表达疫情终止的愿望,我们可以说“画上终止符”或“画上句号”,这样就不会引发误会了。


“临床实验”?“临床试验”!


全球有数十家科研团队正在研发新冠疫苗,目前已有数种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报道相关新闻时,有媒体把“临床试验”误成了“临床实验”。


“实验”和“试验”都是一个双音节合成词,有一个共同的构词元素“验”,都含有对某种情况进行检验的意思。两词的区别,在于“实”和“试”两个不同的构词元素。


“实”即进行实践活动,“实验”即通过进行某种实践活动来检验某种理论或假设。在科学探究中,可以根据观察或已有认知提出某种理论或假设,但此理论或假设是否成立,必须通过某种实践活动来加以检验,这个实践、检验的过程,就是“实验”。实验既可以在实验室进行,也可以在野外某场所进行。亚里士多德曾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重的快,轻的慢。伽利略发现这一理论在逻辑上讲不通,进而假设:物体的下降速度与重量无关,如果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量不同的两个物体将以相同的速度下落。为了验证、检验这一假设,传说伽利略登上比萨斜塔塔顶,将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同时抛下,结果,两个铁球同时落到地面,证实了他的假设。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实验”活动。


“试”即尝试,“试验”即通过做尝试性的活动来检验某事或某物的效果或性能。在科学探究中,某事或某物的效果或性能最初可能是未知的,必须通过一系列尝试性活动(试做或试用)来加以检验,这个尝试、检验的过程,就是“试验”。如飞机在交付使用前,要进行一系列飞行试验,以对其设计指标、适航性及使用性能进行检验。船只正式投入使用前,要进行一系列航行试验,以检验各种指标是否符合要求。机器正式投入生产前,也要进行一系列操作试验,以检验其性能是否符合标准。


“临床试验”是一个医药学术语,指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体内)对药物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以检验药物的功效、不良反应或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情况等等,目的是检验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它是通过让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试用”(尝试性服用或尝试性注射)的办法,来检验药物的性能,而不是通过某种实践活动来检验某个理论或假设。所以,是“临床试验”而非“临床实验”。




文章来源 | “咬文嚼字“微信公号

微信编辑 | 魏倩


推荐阅读


复课学生差异大、线上教学经验如何迁移?关于教学衔接这8个问题,一定要弄清楚!| 干货

创刊70周年,写下您与《人民教育》的那些故事!| 征文

施一公“开学第一课”金句频出,这堂硬核公开课请讲给孩子听 | 特别关注

讲也不是不讲也不是,开学复课后这课到底该咋上?专家来支招!

这个特殊假期,老师您收获了哪些专业成长?∣ 每周一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