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倪闽景: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人民教育 2020-11-14

民小编说


4月25日,在一场关于世界读书日的3小时线上直播活动中,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做了题为《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的报告。倪闽景从PISA定义的“阅读素养”讲起,对当前学生的阅读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高质量阅读做了详细的阐释。一起来看全文!




扫描图中二维码看“回放”




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倪闽景


作为一个阅读爱好者,也作为一个积极倡导阅读的政府官员,今天很高兴参与这个有关孩子阅读的活动。今天的活动已经两个多小时了,大家累且坚持着,甚至有一些意犹未尽,说明大家都十分关注和重视孩子们的阅读。我觉得这个活动很好,很有意义。


阅读很重要,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几乎所有学科都需要通过阅读来学习。阅读对孩子们尤其重要,这个是我们的共识。今天显然不是要讨论阅读的重要性,作为教育者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我们现在孩子们的阅读养成教育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来实现高质量阅读。今天,我想以这两个题目来对自己的理解做一个分享,也对学习了各位专家和老师们的观点后,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第一个题目:

我们孩子们的阅读养成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首先我想表达的是我们基础教育阶段的阅读教育还是很有效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有这样一个报告,标题是“学生知道什么、能做什么”,是对79个国家的15岁学生进行阅读、数学和科学测试的结果分析。2018年的测试重点是阅读。来自中国的四个省份: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是这次测试当中最优秀的阅读者,在世界顶级阅读素养榜单上高居榜首。

PISA定义的“阅读素养”,指的是“以开发知识、潜能和参与社会生活为目的,对阅读材料(或文本)理解、运用和反思的能力”。


这个阅读素养体现了三层含义 :

一是阅读目的不仅是“体验美感,增长知识,发挥潜能”,而且还要“实现个人目标,并参与社会” ;二是阅读不仅仅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运用和反思”,同时更要“评价”并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不仅要客观地再现作者直接表达的意思,同时还要对文本的内容和表达进行思考,并要运用所得的信息来解决问题,强调读者对文本的自主评价,甚至批判 ;三是阅读材料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文本,而是涵盖一切可读、可视、可听的文本。

现代阅读素养不同于以往从语言学和心理学等角度的界定,而是更多地从社会功能角度出发,考虑孩子们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后,其阅读素养是否足以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连续4次PISA测试当中反映,我们的孩子们和世界同年龄孩子们相比是优秀的,那么我们的孩子阅读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呢?主要是三个,一个是在区分事实和观点方面能力较高的比例还不高;二是非连续文本阅读还是有差距,就是指图文表混合的文本阅读;三是女生阅读成绩远高于男生,估计是男孩子受诱惑的东西太多了,特别是电子游戏把孩子们的空余时间占用了,没有自由阅读时间。

从深入分析来看,造成孩子们阅读的主要问题来源于四个情况:一是没有时间阅读,这是最核心的问题,小时候还有一些自由阅读,但越到高年级,越是没有时间阅读。二是自由阅读时间碎片化,没有形成知识架构和个人思维结构。三是阅读功利化,步根海老师讲到现在孩子们阅读长篇小说少,很多孩子在老师指导下会阅读像《读者》这样心灵鸡汤类的杂志,很多是为了考试,实际上阅读小说是一种生活体验,丰富感情,增加对生活和不同人的理解,但是很多家长,甚至老师会觉得这种阅读对提高学习成绩没有关系,实在是十分遗憾的。还有一些数字平台,孩子阅读是为了打卡,为了排名,都会产生一定的异化。四是文学阅读多,科普阅读少,傅静老师讲到的强调STEM阅读,大家可能关注到,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给他襁褓中的女儿看量子力学的绘本。 





第二个题目:

如何来实现高质量阅读。





阅读对一个社会和国家来说,不一定总是进步的。我们看到有些南美国家,国家的阅读能力一直在倒退,从15岁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方面看到了十分突出的问题。阅读塑造大脑,阅读也塑造社会,塑造国家。因此有效的阅读素养培育,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十分重要,也就是说阅读不仅仅是个人问题,群体阅读能力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要明白阅读和四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阅读都发生了十分重大的变化。有哪些显而易见的变化呢?


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四方面的变化:


一是原来是少部分人的精英阅读,现在是大部分人的大众阅读。经常我们会说民国时候读书人怎么样怎么样,现在的读书人怎么样,实际上是完全不可比的,那个时候识字的中国人不超过5%。针对大众阅读和精英阅读是不一样的。

二是以前阅读资源少,现在是阅读资源泛滥,梅子涵老师也讲到了阅读环境的改变。导致可以阅读的东西太多,结果经典被淹没,造成垃圾阅读挤出效应,因为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阅读内容的选择和阅读方式的选择会成为很重要的要求。

三是阅读形式从连续文本阅读,走向多途径阅读,比如数字阅读成为孩子们的常态。数字阅读改变的,不仅仅是阅读习惯的问题,深刻的改变是人的思维。纯文本的阅读,主要是抽象阅读,数字阅读中间会穿插大量图片甚至视频,人的大脑底层和兴奋区域会发生变化,这个变化还有很多不可预测的效应。



针对这些阅读的情况变化,我对于教育者和我们有志于从事阅读的企业家们提一些意见:

一是研究阅读理论,形成中文阅读的本土理论体系。我们的经典阅读理念是中医式阅读,通过大量阅读,通过悟,悟出来的人,就可以“读书治家平天下”。这就是精英阅读,但是大众阅读,总是会有大量的人无法实现顿悟,咋办?所以我认为要形成中西医结合的阅读理论和研究方法。特别是要开展阅读的脑科学层面研究,包括阅读障碍研究,阅读障碍是透露阅读奥秘的一种极端情况。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涉及感知、比较、概括、想象、预测、推论、评价等许多因素。我相信阅读是有兴趣关键期、发展关键期和阅读能力的梯度的,在关键期如何有效地指导,如何很好地把握阅读梯度,十分关键。

二是开展多样化的阅读实践,嘉定教育学院的项目学习和西安的新知小学新阅读课程,就是很好的实践。实践研究主要是解决一些非常实际的问题,比如孩子读多少书是适切的?如何增强阅读理解力?如何解决读书的输入输出的问题?PISA有一个有趣的结论就十分值得深入研究,孩子每天半小时的阅读,孩子在科学、数学方面表现会比较优秀,而超过半小时到两个半小时,没有明显差别,超过三小时自由阅读,孩子学业情况不升反降。再比如面对无穷无尽的阅读资源,如何让学生产生阅读的饥渴感和稀缺感。

三是建设中文分级阅读的评估体系和阅读材料库,实施中文阅读的脚手架计划。英文阅读经过几十年积累后,形成了非常完备的阶梯型阅读评估体系,也有完备的阅读语料,对于循序渐进地建立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有强有力的支持作用。特别是现在有了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更有针对性。但是我们的研究还处在自发、杂乱、重复研究、低层次研究的阶段。

四是营造良好的阅读社会环境,包括家庭阅读指导,也包括阅读的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的培育和整合。有线下的图书馆的环境建设,也有线上的阅读环境建设,比如百度阅读,得到大学、喜马拉雅等等。还有很多中小微企业,也对阅读情有独钟,需要鼓励和支持,比如今天的举办方之一弘衍阅读,还有骑象少年的阅读和游学,思来氏的小思阅读,还有很多绘本馆,新空间书店,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阅读是一种对话,阅读是一种精神进食,阅读是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关于阅读,我觉得我们不应该追求让孩子阅读更快更多,我们应该追求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质量,提高孩子们阅读能力,促进孩子们的阅读欲望。



文章来源 | 转自微信公众号“第一教育”,有删减

微信编辑 | 魏梦瑶

责任编辑 | 董筱婷


推荐阅读


复课学生差异大、线上教学经验如何迁移?关于教学衔接这8个问题,一定要弄清楚!| 干货

创刊70周年,写下您与《人民教育》的那些故事!| 征文

施一公“开学第一课”金句频出,这堂硬核公开课请讲给孩子听 | 特别关注

讲也不是不讲也不是,开学复课后这课到底该咋上?专家来支招!

复课进行时,您如何处理班级防疫中的意外状况?∣每周一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