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新回应: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 特别关注
近日,从教育部网站获悉,教育部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424号(教育类033号)提案答复的函中表示,要保证青少年体育锻炼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答复指出,要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32号)明确要求中小学生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面对突发疫情,教育部印发《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创新形式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教学。
答复指出,下一步,教育部将在已有工作基础上,保持定力、持续用力、精准发力。
一是推进政策文件印发和宣传贯彻工作。推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文件尽快出台,做好政策宣讲和贯彻落实工作。
二是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教体融合,聚焦“教”“练”“赛”,修订体育课标和教材,持续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推进体育品牌项目建设,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体育师资场地设施建设。指导各地制定体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开展体育对口定点帮扶和志愿服务。实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推进高水平退役运动员任职体育教师工作。
四是健全学校体育督导评价体系。继续抓好《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贯彻落实,持续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稳步推进体育中考改革。
答复全文如下: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424号(教育类033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体艺提案〔2020〕5号
您提出的《关于出台刚性措施强化青少年体育教育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教育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入推进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研究制定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文件。会同体育总局制定《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已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抓好校园足球发展,制定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通过聚焦体育工作薄弱环节做好制度设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支撑。
一、保证青少年体育锻炼活动时间
一是明确时间要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均要求实施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32号)明确要求中小学生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面对突发疫情,教育部印发《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创新形式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教学。
二是加强正面引导。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家长、学校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中的职责。要求家庭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应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理性帮助孩子确定成长目标,力戒盲目攀比,防止增加孩子过重课外负担。
二、丰富青少年体育锻炼活动形式
一是聚焦“教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的“科学安排体育课运动负荷,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要求,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体育美育教学改革,聚焦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推进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
二是聚焦“勤练”。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建设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7059所,面向近2000万在校生每周开设1节足球课。遴选校园足球试点县(区)160个,设立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38个,布局建设“满天星”训练营80个,招收高水平足球队的高校达到188所。将校园足球治理蓝本,推广到校园篮球、排球、冰雪运动等项目上,已建设校园篮球特色学校6500所,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1036所。2020年启动校园排球特色学校遴选工作,计划建设2000所。
三是聚焦“常赛”。深化竞赛体系改革,广泛开展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并不断完善联赛制度,各地校园足球四级联赛比赛场次、参赛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形成“班班参与、校校组织、地方推动、层层选拔、全国联赛”的竞赛格局,建立完善“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出国交流比赛”为一体的竞赛体系。近5年来,参加四级联赛学生累计1255万人次,3万余名省(区、市)级最佳阵容学生参加全国夏(冬)令营活动。
三、完善青少年体育锻炼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师资配备。指导各地在巩固存量、加大增量、提升质量等方面下功夫,统筹整合资源,多措并举配齐配好体育教师队伍。出台《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鼓励退役运动员、有体育特长的志愿人员兼任体育教师,全面提升兼职教师能力和素质。近5年多来,通过免费师范生、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特岗教师计划”等渠道每年新增体育教师约2万人,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培训了1万多名国家级骨干教师和10万多名中西部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骨干教师。实施“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完善高校支持中小学体育美育协同发展机制,指导20所入选“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高校,为18个省(区、市)的38所农村中小学校在体育美育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精准帮扶和志愿服务。
二是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地方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公共运动场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开展《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和足球场地建设情况督查。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校园足球场地120960块。2015—2018年共新建改扩建32432块,完成了《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80%以上任务。2019年底,全国小学、中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分别为90.22%、93.54%。全国小学、中学体育艺术器材设施条件明显改善,2016年至2019年,全国小学体育器材达标率由80%提高到95.38%,初中由89%提高到96.56%。推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器材配备标准》《小足球、篮球、排球场地建设与器材配备标准》等研究制定工作。
四、健全青少年体育锻炼激励考核机制
一是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印发《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将学校体育全面纳入学校的整体评价体系中,明确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
二是推进体育中考改革。体育中考全面实现,分值稳步提升。指导云南体育中考改革,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筹备成立专家指导组,改进体育考试内容和方式,科学确定考试范围,增加考试项目可选择性,为各地体育中考改革明确方向,树立标杆。
三是推进“强基计划”招生体育测试。2020年起,在“强基计划”招生考试中明确要求各高校增设体育项目测试,并将体育测试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的新定位新要求新目标,对准“五育并举”体系中的短板弱项,在已有工作基础上,保持定力、持续用力、精准发力。一是推进政策文件印发和宣传贯彻工作。推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文件尽快出台,做好政策宣讲和贯彻落实工作。二是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教体融合,聚焦“教”“练”“赛”,修订体育课标和教材,持续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推进体育品牌项目建设,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三是加强体育师资场地设施建设。指导各地制定体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开展体育对口定点帮扶和志愿服务。实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推进高水平退役运动员任职体育教师工作。四是健全学校体育督导评价体系。继续抓好《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贯彻落实,持续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稳步推进体育中考改革。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0年8月4日
文章来源 | 教育部官网、全国校园足球暨体卫艺官方
微信编辑 | 董筱婷
推荐阅读
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语文、艺术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报告发布这10项教学基本功,对您的职业生涯很重要~| 围观
班主任提醒:暑假还有不到两周,家长要这样帮孩子收心,受益新学期!
冯卫东:教师不妨读读闲书,为成长打底 | 关注
脑科学揭示“屏读”和“纸读”差异,影响孩子深度阅读的原来是这个!|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