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经典 | 教子诚信
民小编说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高度概括,准确理解和把握其思想内涵,不仅是教育行政干部、校长、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必修课。
最近,全新编撰出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全面准确阐释了“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的思想渊源和丰富内涵,还从大量典籍中选取了经典故事,通俗易懂,意涵深刻。
小编特意从每册中摘录一二形成一个系列,以飨读者。夜读经典,不容错过!也欢迎分享给你的学生、孩子哦!别忘了,今年的语文高考作文(全国卷)就考了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的故事。
今天的“夜读经典”,我们来听“诚信”的故事。
诚信
内涵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核心品德之一。它既是中华民族代代相继的处世之道和修业之本,也是衡量人们行为是非善恶的基本标准。古人非常重视诚信,认为“诚于内,信于外”是诚信的最高境界,诚信就是对美好品德的践行。不欺暗室是诚信,言出必行是诚信,急不相弃是诚信,推心置腹等都是诚信。
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建功兴业的前提,也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诚信是中华民族最为古老、最为宝贵的美德之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讲诚信的民族,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重视诚信文化。在今天的社会建设中,传统的诚信美德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夜读 · 经典
教子诚信
曾子(前505—前435),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人,古代思想家,孔子的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后世尊奉为“宗圣”。曾子的思想以孝恕忠信为核心,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
曾子老实忠厚,有一天,孔子问曾子说:“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我的学问吗?”曾子说:“可以。”曾子告别了孔子,有一个同学问他说:“怎么用一句话概括老师的学问呢?”曾子回答:“老师的学问无非是‘忠和恕’两个字啊!”
“四书”之一的《大学》相传为曾子所著,《大学》提出了君子应当正心诚意。所谓诚意,就是不欺人,也不自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曾子对诚信的重视。在生活中,曾子也一丝不苟地践行诚信。一天,曾子的夫人要到集市上去,年幼的孩子闹着要去。曾子的夫人不愿意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先回家去,等我从集市回来,给你杀猪吃。”曾子的夫人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开始准备杀猪。妻子阻止曾子说:“我只不过在和小孩子开玩笑罢了,你怎么能当真呢?”曾子说:“小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他们没有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一切都要向父母学习。我们现在欺骗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不相信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方法。”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第五伦传》中载:“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讲的是身教重于言教。诚实守信的品德是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慢慢培养起来的。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子女的成长起很大的作用。所以有见识的家长在孩子面前必须处处以身作则。本故事中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虽然杀了一头猪,眼前利益受损,但从教育子女的长远利益来看,大有好处。
以上文章摘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诚信》
作者:翟博主编;党怀兴分册主编
文章来源 | 摘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诚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播音 | 陕西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系 时雨晨
微信编辑 | 董筱婷
推荐阅读
网开一面还是三面?3000 多年前的一个选择,他的仁德故事留传至今 | 夜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