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基础教育最紧迫最核心的任务
民小编说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基础教育普及实现历史性跨越,“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教育部教材局、基础教育司、教师工作司将有哪些新计划和新举措?《人民教育》一年一度的司局长重磅采访来了!
以下为系列第二篇,如何在确保正确育人方向、持续提升发展水平、全面提高育人质量、营造良好育人生态等领域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有话要说~
迈入新年,喜讯传来。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获评“中央和国家机关创建模范机关标兵单位”,以此表彰他们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表率作用、作出的重要贡献。
获此殊荣的,中央和国家机关仅有10家单位!
“这既是对基础教育司和基础教育战线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全体党员的鼓舞,更是对我们的鞭策。”基础教育司党支部书记、司长吕玉刚深有感触。
基础教育战线点多、面广、线长、量大,与每个家庭、孩子息息相关,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
2020年,基础教育司承担了多个“急”“难”“险”“重”的任务。疫情袭来,精心组织面向1.8亿中小学生开展大规模线上学习指导与服务,堪称“史无前例、世无前例”;教育脱贫攻坚收官冲刺,长期存在的辍学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面对固有的利益格局,强力推进小区配套园治理和“公民同招”政策落地,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增强了教育获得感、幸福感。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进入‘十四五’,‘有学上’问题基本解决,‘上好学’需求日益强烈,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基础教育最紧迫最核心的任务。”吕玉刚细细道来,围绕核心任务,要在确保正确育人方向、持续提升发展水平、全面提高育人质量、营造良好育人生态等领域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优异成绩向建党百年献礼。
为党育人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立场不能偏,积极推进中小学领导体制改革
《人民教育》: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教育部将深入实施迎接建党100周年“百年行动”,让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育人一线。基础教育司肩负“指导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职责,请问吕司长,2021年在这方面有什么新的谋划?
吕玉刚:2021年,我们将积极稳妥推动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这是中小学领导体制的一次深刻变革。
2016年,中组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文件。几年来,基础教育司持续、不断线地推进文件精神的落地、落实、落稳,陆续实现了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中小学校的全覆盖、理顺了组织管理体制、配强配优配好党组织书记。2020年,我们持续开展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和线下培训班,培训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6万余名。下一步,要着眼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作用的机制。
要把党建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发展什么样的教育,都必须确保社会主义的属性,真正做到为党育人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立场不能偏、为民服务宗旨不能丢,这是对基础教育一切工作的政治要求。
抓住建党100周年的契机,我们将在中小学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四史”教育、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等,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从小播种理想信念种子。深入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开学第一课”“全国中小学电影周”等主题活动,持续推进抗疫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不断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人民教育》:党建事关办学方向,德育则关乎育人导向。2020年,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发布“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家庭教育指导手册》,谋划了“十四五”时期德育工作改革发展。2021年中小学德育工作有什么新举措?
吕玉刚:《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是各地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2020年,我们积极用好抗疫等重大事件形成的宝贵教育资源,大力弘扬抗疫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举办全国中小学德育骨干、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网络培训示范班,培训学员3万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在中小学组织开展抗美援朝精神教育活动,传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今年,德育工作将进一步聚焦深化改革的重点、突破点、着力点,推动中小学德育工作不断增强实效性。指导各地“一校一案”深入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完善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各地用好《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研究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筛查机制,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和干预。举办班主任、德育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示范培训班,提高德育骨干队伍业务素质。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提出“实践育人”,要求开展劳动实践。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这一重要文件。2021年,我们将在中小学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召开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推进会,进一步推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命名一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以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场地条件保障和组织实施为重点,大力宣传各地劳动教育典型经验和做法。
基础教育普及实现历史性跨越后的新挑战:持续提升发展水平
《人民教育》:我们了解到,到2020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85.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1.2%,各级基础教育普及程度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成就。下一步,如何巩固这一成果?
吕玉刚:一年来,我们强化政治担当,打了一场咬紧牙关、持续攻坚的硬仗,历史性解决了辍学问题,圆满完成收官交账任务。
我们把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作为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关键举措,下大力气破除重重困难,啃下了这块硬骨头。通过治理,全国共增加普惠性学位416万个。各地普遍反映,治理工作有效支撑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目标的实现,满足了老百姓在家门口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愿望。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部署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大财政投入,着力补齐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以及城市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会同有关司局推动各地健全学前教育投入与成本分担机制,落实并完善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或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补足配齐幼儿园教师,依法依规落实幼儿园教师待遇。
义务教育“大班额”是群众关切题。聚焦重点地区,指导大班额最严重的50个县“一县一案”制订完善工作方案,成效明显。2019年已提前一年完成基本消除大班额目标任务,即控制在5%以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截至2020年底,全国义务教育大班额比例进一步降至1.16%,义务教育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今年,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督促地方巩固基本均衡成果,遴选一批基础较好的县(市),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遴选推广一批集团化办学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典型案例。继续开展乡村温馨校园创建工作。推进全面消除大班额,逐步实现班额标准化。推动各地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督促各地特别是随迁子女集中流入地区提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含政府购买学位)比例。
《人民教育》:2020年,教育部召开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暨教学工作会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讲话中指出,高度重视一些地方“县中困境”现象。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请问,在普通高中发展上,基础教育司将有什么新招、实招?
吕玉刚:经过努力,2020年全国及各省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均实现了90%以上的目标,高中普及攻坚圆满收官。同时加快推进消除大班额,全国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从2019年的19.39%下降到9.45%,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是近年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会同教育部财务司加快建立完善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制度,有27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达到了每生每年1000元以上,比2019年增加了6个省份。
今年的工作重心是实施普通高中提升办学水平行动计划。研究制订普通高中提升办学水平行动计划,推进普通高中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整体提升县域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统筹实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和革命老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
《人民教育》:为了促进特殊教育发展,“十三五”期间,实施了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发布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各级政府密集发布实施细则和相关落实文件,政策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请问,目前特殊教育的发展情况如何?2021年怎样进一步办好特殊教育?
吕玉刚:2020年,我们顺利完成特殊教育普及目标。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实现了95%以上目标任务。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较多的县(市)已基本实现县县有特殊教育学校。
今年,将部署实施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巩固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加快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延伸拓展,鼓励20万人口以上县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推动孤独症学校建设。探索超常儿童特殊教育途径。推进区域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建设,加强校园无障碍环境建设。贯彻落实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启动新课标教材国家级培训。加强特殊教育教学改革示范区、实验区建设。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系统布局,逐一“落子”,基础教育踏上全面提高育人质量新征程
《人民教育》: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的文件以及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为标志,基础教育踏上了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征程。新征程怎么走?提高育人质量需要重点关注和做好哪些工作?
吕玉刚:2020年,首次组建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及28个专委会,全面加强了教学改革工作指导。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指导。召开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建立健全教学指导工作机制。指导各省份分学科制定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颁布普通高中理科和小学科学教学装备配置标准。加强省市两级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研员培训,提升教研队伍对课程教学改革和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的指导水平。
新课程新教材是提高育人育才质量的重要依托。2020年,全国新增14个省份启动实施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总计达20个省份。今年要扩大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范围,继续开展统编三科教材国家级示范培训,研发各学科教师网络研修课程,指导各地做好全员培训。继续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研制课程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实施办法。研制《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指南》。
“教育+互联网”是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有力抓手。今年1月教育部联合四部委印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还将研制《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五年建设方案》。遴选基础教育“精品课堂”,召开融合信息技术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现场会,展示观摩、交流推广教学改革经验和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
科学保教水平要继续提升。2021年我们将印发《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幼小衔接试点,推动科学做好儿童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开发安吉游戏推广资源包,开展推广应用示范培训,组织专家巡回指导。遴选公布首批幼儿园优秀图画书。出台幼儿园玩教具配备指南。举办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
《人民教育》:提高育人质量,质量评价体系是关键领域。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能否请您具体谈一谈,在基础教育领域尤其是中小学阶段,教育评价改革如何落实?以教育质量为考量,会更加注重哪些评价内容、使用哪些评价方法?如何通过教育评价改革,引领提高育人质量?
吕玉刚:2020年,我们在完善考试评价、健全综合素质评价、研制质量评价指南上下了很大功夫。比如说,指导内蒙古等16个尚未实行中考省级统一命题的省份,研究制订推进本地省级统一命题工作方案。面向17个省份9个中考主要文化科目组织开展中考命题质量评估,指导和帮助提高命题质量。对全国各地市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政策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形成了文献汇编和实施情况分析报告,起草了《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南》,并在部分地区进行了试用。
2021年,我们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质量评价体系。认真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其中,《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包括县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学生发展质量评价三个方面,分别明确了评价的重点内容、关键指标和具体考查要点,坚持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整体评价与个体评价相结合,着力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我们还将在去年工作基础上,统筹研制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南,指导各地进一步规范综合素质评价。深入推进中考改革,有序扩大招生录取改革范围,积极推进省级统一命题,继续开展中考命题评估和培训,提高命题质量。
《人民教育》:中小学校层面该如何激发办学活力、提高育人质量?
吕玉刚:学校的工作重心要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这是广大校长的主责主业。2020年9月,教育部联合七部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为校长办学治校放权赋权、提供支持,但同时,如何用好权、履行好职责,对校长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围绕贯彻落实该《意见》,提高育人质量,广大校长要切实做好几方面工作。一要满怀教育情怀和职业理想,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二要不断提高办学治校的实际工作能力。要尊重教育规律、办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三要着力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四要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五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广大校长要大力推广优秀教学成果,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育人质量和水平。
坚持系统思维,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
《人民教育》:近年来,公民同招、家校社协同育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等工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对于这些热点,今年有哪些新的工作目标和计划?
吕玉刚:“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政策有效缓解了择校热和家长焦虑,促进了教育公平,受到老百姓的积极拥护。今年我们将继续巩固义务教育学校公民同招成果。制订关于做好公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推动各地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公民同招”政策要求,规范公民办普通高中招生秩序。印发《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强化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
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方面,我们将研制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广使用《家庭教育指导手册》,遴选宣传一批家庭教育指导优秀案例。制订《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工作指南》《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深化网络环境专项治理,研究建立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指导各地各校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部署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持续深入做好中小学欺凌防治工作。
大力治理培训机构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做好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规范作业管理,推进课后服务强保障、全覆盖、上水平,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审核发布2021-2022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人民教育》:我们看到,随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基础教育治理更加注重营造良好育人生态,这体现出怎样的教育治理理念和方式的转变?
吕玉刚:我们始终坚持系统思维,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社会聚合力、学校激活力,努力构建全社会关心支持基础教育、校内校外协同配合、公办民办公平发展的良好基础教育生态,在推进基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人民教育》:“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宏观政策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面临着新形势、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新目标、新要求。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基础教育该如何适应这些新变化?
吕玉刚: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对基础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
“十四五”时期,基础教育进入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基础教育最紧迫最核心的任务。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系统推进课程、教学、考试、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改革,增强改革的衔接性系统性;强化力量统筹,充分发挥校长、教师和教研队伍在提高育人质量中的关键作用。
《人民教育》: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2021年将是不平凡的一年,“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期待基础教育工作取得更大的胜利!
文章来源 | 2021年第5期《人民教育》杂志
文章作者 | 李帆 邢星
微信编辑 | 魏倩
推荐阅读
专访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推进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 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
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等4部门发文,6举措做好春季学期学校食品安全工作
预防孩子的心理问题,这个方法简单有效!(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 家长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