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把教训当教育!这些正确教育孩子的方式,您掌握了吗?| 家长慧

人民教育 2022-07-1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儿童心理课堂 Author 沐丹青


民小编说


有些家长会有疑问,自己天天给孩子讲道理,教育孩子,为什么一点效果也没有?其实,把教训当做教育,是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为什么孩子总是不听教导?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最有效?今天的这篇文章为您解答。


作者:沐丹青

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儿童心理课堂(ID:guanaibaby)


01


在外面吃饭,邻桌坐着一家五口,奶奶、爸爸妈妈和一对小姐弟。


小姐姐性格有些活泼,一会帮着妈妈拿米饭,一会帮看看菜怎么还没上。


孩子的奶奶就一个劲地训斥:


你能不能老实一会,一分钟也坐不住!

你踢我脚了,你这个孩子!

你看你弟弟,在这一动不动吃饭,

你看看你那个不老实劲!

要你弟弟,不要你了,不听话。


在孩子奶奶连说带吓之下,女孩从刚开始的兴高采烈、有说有笑变得闷闷不乐起来。

这个时候孩子的爸爸妈妈本来在聊天,孩子妈妈可能有点看不下去,说了一句:“你别老是训她!”

孩子奶奶立刻说:“我这不是训她,我这是在教育她,是为她好!”

女孩听到妈妈替自己说话,怯怯地看了奶奶一眼,结果看到妈妈也没话了,又无精打采地低头吃饭,之后再也没有了刚开始进门时的活泼。

把教训当做教育,估计是我们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

02

教育为成长提供营养,教训产生抵制

记得在一次家庭教育讲座中,我讲到在孩子六岁之前要多给他讲道理,等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做父母的要学会闭嘴。

其中有一个家长就问我,说自己天天给孩子讲道理,教育他,可是一点效果也没有,孩子还是很多坏毛病。

我问他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他就说孩子做错事就批评他。

我让他模拟了一下他教育孩子的场景,发现他和在饭店遇到的奶奶一样,教育孩子不分场合、不讲方法、不讲情面。

这种不是教育,是教训。

教训给孩子心灵带来的不是成长,而是打击,而教育是和风细雨的浸润,是一种营养。

用教训的方式将想要灌输给孩子的道理讲出来的时候,带来的不是成长,而是抗拒。

当然,有些孩子的抗拒表现为比较明显的争吵和哭闹。还有的孩子表现地很平静,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说不闹,但是对家长的话很抵触,你以为听进去了,其实他们只是在敷衍了事。

03

教育要传达本心,不要传达情绪

带孩子在游乐场玩的时候,看到一个小男孩,几次尝试从滑梯底部往上走,正好被上面滑下来的孩子踢到了嘴巴,大哭起来。

孩子的奶奶立刻上前,对着孩子一通吼:给你说多少遍了,不能在这里,被踢到了吧!活该!看你还敢不敢在这里玩!说完,拉起还在大哭的孩子就走。

其实老人本意是想表达心疼孩子,想要他记住不能在滑梯底部逗留的道理,但是她用训斥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时候,一点也感觉不到担心,只能感觉到责怪。

这就是教训和教育的区别,一字之差,传达的讯息天壤之别。

曾经看到过一位妈妈安抚爬栏杆摔倒的孩子,她先上前查看孩子,发现孩子没有受伤,然后抱着哭着的孩子,等孩子情绪稳定之后,她领着孩子看“禁止攀爬”的牌子,温和地对孩子说:妈妈之前跟你说过,施工叔叔在这里放这个牌子,就是为了我们的安全着想。

不去判断孩子对错,只是客观的描述这件事,既安抚了摔倒难受的孩子,又让道理进入了孩子心里,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04

教训张口即来,教育却需要学习和练习

教训和教育,往往出于同样的目的:为孩子好,希望他少走弯路。

所以,我们看到孩子出现了坏习惯,或者出现了退步,做家长的就害怕这对孩子不好,影响孩子长远的发展,条件反射般地开始训斥、唠叨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怎么这么优秀,自己家孩子却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家长不免想推着孩子快走两步,别落后,甚至超过前边的人。

还有的家长一遇到孩子教育的事就容易激动,带着情绪和孩子沟通,但是情绪只能传播情绪,不能传播价值,当你带着情绪与孩子交流的时候,孩子会更多地关注你的情绪,应付你的情绪,而不是领会你想要传播的价值和道理。

虽然出于同样的目的,但是教育和教训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教训孩子,我们往往是本能地脱口而出。但是教育孩子,却需要学习科学的养育技巧,需要根据自己和孩子的相处模式不断地调整沟通方式,还要时刻反思自己行为的效果。

所以教育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心血,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只能做到教训孩子而不是教育孩子的原因。

05

决定孩子命运、决定孩子学习的是家长

在一次演讲中,马云说:在中国,孩子18岁之前,决定孩子命运、决定孩子学习的是家长。

所以,我们应该从教训的阶段,努力迈到教育的阶段,给孩子提供最适合成长的原生家庭。

不能条件反射式地教育孩子,多学习一些科学教养技巧,把在工作中、人际关系中付出的经历应用在教育中。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有人做过这样的采访,让父母和孩子彼此打分。

记者问父母:如果给你的孩子打分,你会打多少分?很多父母开始滔滔不绝地数落自己孩子的不足,然后回答:50分、60分、75分、90分吧……

当记者问孩子时:如果给你爸爸妈妈打分,你会打多少?孩子们都骄傲地回答:100分!

人无完人。我们往往可以接受陌生人甚至自己的一些缺点,但却因为对孩子抱有太高的期望,不能接受孩子一点失误。

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赏识孩子的优点,接受孩子的短处,帮助孩子扬长补短。

拒绝暴力行为


受环境变化、遗传等因素影响,相较于自己的父辈,现在的孩子心理多了些敏感,所以棍棒教育那一套在今天并不适合,只会让孩子和父母之间产生隔阂。

教育孩子要拒绝语言上的暴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黛尔·法伯说过:永远都不要低估父母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所以父母在语言上要少用打击、谩骂等语言暴力。

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最好的教育就是养成一种风气,你想让孩子遵守规则,那么你自己要先做一个敬畏规则的人,你想让孩子远离手机,自己要学会捧起书本。

永远记得,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是家庭教育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

教育要找准时机


曾经在公交上遇到一对母女,女孩的方向感很差,女孩的母亲一上来,就在说孩子弄不清东南西北的事情,然后嫌弃孩子给她丢人,她的声音很大,整个公交车上的人都看向女孩。

女孩难堪地看向窗外,女孩妈妈仍旧喋喋不休地叫嚷,指着前方问女孩那是什么方向,女孩气得哭起来,越发说不清东南西北。

教育孩子一定要找准时机,要给孩子面子,不要在公共场合给孩子难堪,不要在孩子吃饭的时候过多地唠叨。

教育要就事论事


有些爸妈教育孩子的时候,喜欢旧事重提,喜欢将事件放大归结到孩子的品格上。

不仅在亲子教育中,甚至夫妻吵架、婆媳关系中也一样。

不要因为这件事去牵扯之前的事,也不能因为一件事做得不好去否定孩子的努力,去评判孩子人品。要用正确的评价方式评价孩子,然后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评价自己。



文章来源 | 儿童心理课堂微信公号(ID:guanaibaby)

文章作者 | 沐丹青

微信编辑 | 谭希


推荐阅读


班主任研修这样做,成长可“见”,成果可“鉴” | 支招

五名教师被通报!

研学旅行要有质量!抓住这六个特点,打造“行走的课堂” | 关注

学生躺在教室睡觉,家长却纷纷点赞!为啥?| 围观

管好用好手机意义重大!这所中学用“四个结合”落实校园手机管理 | 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