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刊|“四史教育”优秀案例,“双减”与学校高质量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全球教育改革启示......第19期杂志来了!
民小编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在中小学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对引领中小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做好中小学党史学习教育,需要注重各学段学习教育重点内容和要求。
本期杂志我们通过多个学校的优秀案例,展示在学校实践层面如何将“四史”教育落到实处;关注“双减”下学校能否有机会得到高质量发展;思考义务教育学校如何对考试进行管理......只等您打开杂志,一起品读。
核心议题
培养“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新时代少年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在中小学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对引领中小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期核心议题聚焦“培养‘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新时代少年”,遴选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磻溪教育集团、江西省井冈山市井冈山小学、天津市南开中学等学校优秀实践案例,展现中小学校把“四史”学习教育融入办学全方位、渗透进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实践探索。
《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 培育“宣言精神”忠实传人》(郭娟)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简称“附中”)充分发挥复旦大学大中小全学段的办学优势,构建富有复旦特色的一体化育人体系,用好上海市以及复旦大学的红色资源,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植根学生心田,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
《在红船旁的学校里种下红色的种子》(陈超)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磻溪教育集团原名磻溪小学,由爱国台胞张子良先生于1947年创办。近年来,磻溪教育集团坚持“一位老党员一面旗帜,一个阵地一座丰碑”的目标导向,充分发挥地方党史的红色引领作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与学校特色相融合,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引导磻溪少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锻造了一支具有向心力、凝聚力的党史学习教育队伍,激活了学校发展的红色引擎。
《党史学习为新时代少年“培根铸魂”》(温剑)
井冈山小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坚持“井冈烙印、家国情怀”的育人方向,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党建+红色德育”已成为学校办学的名片。
《南开中学:把历史积淀和时代精神融会贯通传承红色基因》(李轶)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开中学发挥党史学习教育的资源优势,深度挖掘、精心策划,努力用好红色遗址、讲好红色故事、办好红色活动。学校将党史学习教育全面融入学生思想教育全过程,着力让学生切身感受中国共产党发展的艰辛历程、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借助多种形式和平台引导学生学党史、悟思想,在传承中不断砥砺品格,立志青春报国。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解读与传承
《抗洪精神的科学内涵、当代价值及教育意义》(郑洁 黄露蓉)
抗洪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在抗洪抢险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抗洪精神极大地展示出中国人民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甘于奉献的优秀道德品质。
抗洪斗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人民军队的英勇顽强以及对先进科学技术的有效利用。这场伟大斗争所塑造的抗洪精神,既与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革命精神一脉相承,也是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与时俱进,使得革命精神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充实。抗洪精神是当代青少年成长进步的重要指引,将长期激励和引领青少年成长成才,指引当代青少年迎难而上并扛起时代的重任,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用历史凝结的红色精神照耀未来——“抗洪精神”课程开发案例》(鲁新民)
红色精神是大思政育人极其丰富和宝贵的课程资源,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红色灵魂”。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进一步发扬包括“抗洪精神”在内的“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本文以抗洪精神课程开发为例,从后视镜、放大镜、望远镜“三面镜子”的视角对照抗洪精神的基本内涵、基因密码和现实意义探索大思政育人路径。
社评
《大先生的样子》(谢维和)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那么大先生是什么样子的?
政策
《让异化的考试“反身回归》(张丰)
新学年开学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简称《通知》)。这是国家层面落实“双减”政策制度设计的一部分,也是教育部继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体质管理、读物管理等“五项管理”政策的续篇,更是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重要举措。考试是学校教学管理的焦点问题,认真研读文件,体会政策所指与意义,是要让数十年来逐渐被异化的考试回归本来功能,重建学校考试评价的操作体系。
智库
《“双减政策”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期待与可能》(周彬)
“双减政策”如何落地,能为学校和学生带来哪些实质性影响,大家也有一些困惑和多元想象。其实,“双减政策”的出台正是推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推力与制度保障,为学校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这就需要学校借助“双减政策”的出台,推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变革,全面释放“双减政策”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政策红利。
《新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在“两点一线”》(俞国良)
新时代推进和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紧紧抓住“以生为本”的“牛鼻子”,实施“两点一线”战略。以中小学生的道德认知为“突破点”、人格发展为“着力点”,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或课程内容建设为“生命线”,以点画线,点线结合,提供适合中小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牢固夯实他们全面发展的心理素质基础。
治理
《构建“教师领导型治理结构”激发集团办学活力》(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
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活力和育人质量,对于集团化学校而言尤为迫切。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时代强音号召下,2014年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积极承担区域教育改革任务,作为龙头校组建史家教育集团,以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但伴随集团化办学而来的,是如何破解“集而不团”“均而不优”“驱而不动”的现实焦虑。面对挑战,集团将变革的目光转向治理结构的调整以及在此过程中“教师领导”作用的发挥。
《基于传统的课程组织管理形态变革》(李晓辉)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从建校之初学校就以“实验中等教育之新进展”为己任,在中国基础教育历次改革中留下了积极推进改革实践的鲜明足迹。在本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践中,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新课程方案,主动探索新课程新教材先期实验和实施,于2014年正式实行选课走班,基于传统的课程组织管理形态变革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化,形成了“传统班级+分类分层走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这是学校在尊重高考新政的立意导向、尊重学生发展的选择需求、尊重班级文化的价值优势等价值观导向下,基于学校发展进行的深度探索与实践。
全球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发展高质量教育》(刘坚 刘启蒙 胡学亮)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疫情时代叠加,教育领域亟待系统化变革;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发展高质量教育,如何培养出新一代适应未来工业4.0、社会5.0时代的公民,更是世界性议题。本文结合重要战略报告和多个发达国家的进展,提炼了六点全球教育改革启示。
文化
《于漪:创建“活的教育学”的人民教育家》(李政涛)
在众多的荣誉和赞美的背后,于漪老师究竟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简明读本》给我们提供了完整清晰的答案。这是一本能够“读”懂于漪的书,这本独特的书也能够让我们“读”懂于漪所经历的中国教育改革时代。
【精彩目录】
微信编辑 | 宋佳欣
推荐阅读
读新刊 | 课后服务典型案例,高水平因材施教,激发办学活力的上海经验......第18期杂志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