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怎么做高品质的研究? | 关注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星教师 Author 魏智渊
民小编说
教师能做研究吗?教师需要做研究吗?答案是肯定的。相信这也是老师们的共识。但是我们也看到,许多老师对于研究还有些陌生,不知如何下手,这篇文章或许可以带给大家一些思路——
教师怎么做研究?或者说,教师怎么做高品质的研究?我认为高品质研究的要害,或许可以概括为三个要点:
鲜明的问题意识;
研究与审辨方法;
专业的观念工具。
什么叫“旗帜鲜明的问题意识”?
教师的研究,不是坐在书斋里的冥想,而是为了解决迫切面临的问题。问题往往是真实的,并且是情境化的。这是教师研究的起点。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问题是细节性的,但是对教育教学成败的影响很大,所以,多数研究的问题,是小切口的,是微观或者中观的,很少是宏观的,例如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之类。
我举一些例子:
寓言类文本,如何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程序?
一年级儿童的数概念,应该如何正确地建构?
20以内加减法常见错误及成因。
怎么处理“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之间的关系?
如何命制一套高质量的语文/数学试卷?
小学低段学生有效激励技巧研究。
小学低段课堂口令系统研究。
如何通过《乌鸦喝水》,教授儿童问题解决能力?
以南京条约为课题的研究与审辨教学研究
怎么有效解决学生说脏话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些是中观的,有些是微观的,但对老师来讲,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总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比如,如果不解决20以内加减法的常见错误与成因研究,每带一届学生,错误就都是类似的,并且为四则混合运算埋下了祸根。
问题意识是非常难以形成的,因为在未经训练的情况下,人往往会陷入“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境地,提不出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所谓的问题意识,就是从这一境地,走向“我知道我不知道”的境地。那么,怎么觉察到问题的存在,并且对问题进行清晰的界定呢?
1.有些问题,不解决它就过不了这一关,这是最容易形成问题意识的情况。例如你管不住课堂纪律,它天天困扰你,消耗你,就容易形成一个明确的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有些时候,你需要以他人作为参照系,在对比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比如你带的班,孩子计算能力差,但你觉得不是问题,认为是生源不好,或者学生不好好学习,而没有仔细地思考一下,为什么你和别的老师带的班级的学生在计算问题上有差距,这时候,你就丧失了一次产生问题意识的机会。
3.有些时候,你需要自己建立参照系。同样是计算问题,你们班这方面的失分率,是全年级最低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的计算教学没有问题。如果你问自己:计算问题的失分率,控制在什么水平以内才算正常?
或者说,如果我用尽全力,可以把计算的平均失分,控制在什么范围之内?这时候,你就建立了一个新的尺度,激励着你不断地迈向成熟。
换句话说,哪怕你跟周围人相比,没有什么问题,甚至一直领先,你也可以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这同样意味着给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例如:我怎么样才能让班级里最不喜欢写作的十位同学,都能够爱上写作呢?
怎么解决自己提出来的研究主题?
最重要的,是研究与审辨的习惯,以及,自觉地学习和运用专业工具。
研究与审辨,是成人在深度学习或者深度工作中最常用到的工具,或者说,最应该养成的习惯。
所谓的研究,侧重于梳理。一个真实的问题,其他人在这个领域走了多远?有哪些成果可以借鉴?研究就是在巨人的肩膀上,把问题的理解再向前推进。
所谓的审辨,侧重于辨析。是非对错,要明辨清楚。研究要充分地占有优质资源,审辨要用核心概念来辨析理解,同时对逻辑有较高的要求。
目前的问题在于,一线教师并没有研究的习惯,往往只有在写论文、做课题的时候,被迫地进行研究,而没有把研究与审辨,当成日常的一种深度工作习惯。
当成深度工作习惯有两种含义:一是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了研究与审辨的性质;二是一旦开展明确的研究,拥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与路径。
所以,让日常的教育教学具有研究与审辨的性质,是提升一线教师研究能力的基础;而经常进行的深度研究,则是关于研究与审辨能力的刻意练习。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会形成一系列习惯,解决与研究相关的一组常见问题,例如:
1. 与工作高相关的领域的前沿成果是什么?有没有日常的追踪?通过何种途径去追踪?
2. 我们通常会通过哪些手段去搜索资源?到哪些网站去搜索有价值的资源?怎么才能够又快速又准确地找到高价值的资源?
3. 我们用哪些常用的框架、概念、标准或者逻辑系统,去判断资源的真伪或者价值?
4. 我们如何对资源进行分类、比较、综述?在这方面有哪些成熟的技巧与框架?
5. 我们如何搭建研究报告的框架?梳理研究报告框架中的因果关系,确保经得起推敲检验?
6. 在确保科学性的前提下,我们如何让研究报告具有实用性、可读性,甚至具备一定的个人风格?
研究与审辨的习惯,本质上是“道路建设”。举个例子,假如我要上几节关于《水浒传》的整本书共读课,我会怎么做?
我可能会先找三五篇“水浒传研究综述”,交叉比较确定一个论文、书籍、研究者以及核心主题的清单,把它作为研究的起点。
再结合课程的需要,确定这几节课要涉及到的主题,然后围绕着主题缩小范围,阅读精华研究材料,形成我的结论或主题,再扩大范围,围绕着主题进行研究,最终形成研究报告。
这样的一种研究方式,是相对稳定或轻车熟路的,这是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拓展研究与审辨的范围,不断地纳入一些新鲜但有价值的元素。
显然,研究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种日常练习。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关于大主题或经典课文或经典作家,展开研究与审辨是必要的;对于数学老师来说,关于重大概念或模型的研究与审辨,也是重要的。其他学科老师亦然。
如果说,研究与审辨是一种思维习惯,形式习惯或者说工作习惯,那么,专业的观念工具则是一种实体工具。研究与审辨,可以理解为一套程序,就像道路。但是,观念工具就像交通工具,决定你是用步行、开车前往、坐高铁还是搭乘飞机。
专业的观念工具,
教师研究的实体工具
大量的一线研究,成为资料的堆砌或经验性概括,核心原因,是缺乏强有力的工具,将碎片化的经验整合成反思下的秩序化的洞见。
以语文教学为例,如果没有关于读写能力的相关知识或核心概念,就无法正确地理解千姿百态的阅读实践,并作出准确的判断。
一年级的学生适合学古诗吗?三年级的学生适合读《草房子》吗?如何设计《丑小鸭》的共读?教师应该向学生推荐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吗?一个好的故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凡此种种,如果没有相应的观念,就像仓库里没有排列整齐的货架,零碎的经验/货物,就没有办法有秩序地组织起来并加以运用。
同样地,数学老师如果缺乏关于数概念、空间与几何概念的深刻理解以及相应的数学思想的熟练掌握,也会在做研究时出现这种状况。
而各个学科的老师关于自身学校的专业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事实上面临的大问题,也是教师做研究深入不下去的最大障碍。
长期的应试教育,一定程度上妨碍甚至摧毁了这种基于核心概念的教师学习。
有意思的是,研究的目的,有助于形成或巩固大概念。这就是说,研究与审辨成为一种习惯,对于教师的观念建设,是极其有益的。
我们讨论“教师怎样做研究”这个话题,本质上不是讨论“当老师需要写研究论文时应该怎么做”的问题,不是一个技巧的传授,而是从研究与审辨的角度,从“大主题+大概念”的角度,对教师如何备课,如何准备教学这件事的一种重新检讨。
教师应该做研究,研究本身就是教师这项工作的核心性质之一。教师普遍不做研究而成为传声筒,是应试教育无数的恶果之一。而教师做研究的能力,只能通过不断地做研究来提升,来不断地迭代。
我期待,新一代的年轻教师,能够拥有研究的自觉。如此,善莫大焉。
您有什么研究心得、经验和故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交流~
推荐阅读
家长和老师各说各话、缺乏沟通、没有底层共识?这个难题怎样破?|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