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学校立德树人定位导航

柳夕浪 人民教育 2022-09-19


民小编说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在促进党的教育方针与课程、教学、评价的有效对接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起来看《人民教育》杂志第9期刊发的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组专家柳夕浪的解读文章。


课程是立德树人的导航系统,为学校教育教学把方向、指路径、定制高点。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印发后,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印发,为学校立德树人定位导航,意义重大。


01

把方向,将立德树人总体要求具体化


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对此,党和国家有明确一贯的要求,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早在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就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里的“劳动者”即建设者,而接班人也首先是个劳动者。1978年,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重申了毛泽东提出的要求,强调学文化与学劳动的高度统一。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明确要求新时代教育在坚定理想信念等六个方面下功夫,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特别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总体要求。


需要深究的是,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别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各学科课堂教学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对此,我国基础教育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从总体上看,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好,面广量大的中小学课堂不同程度存在着教书与育人“两张皮”的现象:或者只顾埋头教书,把育人丢在一旁;或者育人与学科、学生实际脱节,简单贴标签,不得法、效果不显著。有的课堂甚至拒绝价值引导,偏离了正确方向。


本次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立足有效应对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挑战,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在促进党的教育方针与课程、教学、评价的有效对接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首先,结合义务教育阶段性特征,将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具体化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培养目标,以此统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


其次,基于学校培养目标和课程本质,将人才培养总体要求转化为各门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突出政治认同、文化自信、法治意识、健全人格、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热爱劳动等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共通素养的培育,强调各门课程教学围绕为什么教和为谁教,深刻理解课程的育人价值,通过改进教学过程和方法,实现多方面的育人功能,而不能停留在本学科知识技能的传授上。比如,道德与法治课程强化对学生的政治和道德启蒙教育,克服片面生活化倾向;语文课程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以文化人,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科学课程有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主题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的科技成就及其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弘扬追求真理、科学报国的精神。


再次,基于课程目标,结合课程内容特点,将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细化为各专题、各单元学业要求。比如,初中历史课程中,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和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六个专题,均从唯物史、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方面,结合每个专题具体内容提出了素养导向的学业要求。本次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每个单元不仅明确规定了内容要求,还从数感量感、符号意识、抽象能力、推理意识、模型观念等方面提出素养导向的学业要求,这意味着每个专题、每个单元的教学都要着眼于核心素养的发展,持之以恒地加以培育,真正走向育人为本。


与以往相比,本次修订的课程标准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要求讲得更全面、更明确、更到位,为教学和评价把准方向。


02

指路径,引导攀登人才培养制高点


与上述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本次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深入研究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为教学改革铺平道路。具体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学校层面的教学安排,注意处理好综合学习与分科学习的关系。从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出发,义务教育阶段强化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帮助学生建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性认识。为落实中央有关要求,加强有关方面的教育,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中独立出来,单独设置,但这不等于所有年级任何时候的教学安排都自成体系、各搞一套,而是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将劳动、信息科技、班团队活动、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等课时统筹考虑,在需要纵向深入学习时则独立设置,促进学生系统学习;在强化横向拓展时则宜安排综合性学习活动,打破僵化的课时主义,促进学生跨界学习。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进程安排要注意从初级水平的综合走向分科,又在分科学习的基础上走向更高水平的综合。


比如,艺术领域的学习,1—2年级设立综合性唱游·音乐、造型·美术;3—7年级以音乐、美术分科学习为主,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相关内容;8—9年级设置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多个选项,强调了分化,但戏剧、影视等本来融入了多种艺术元素,综合性也强。再如,科学领域的学习,1—6年级开设综合性科学课程;7—9年级可安排物理、化学、生物等分科学习活动。而各分科课程拿出10%的课时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


人的认识和实践进程本来就是从一个相对概化、不分化的阶段,发展到愈来愈分化、清晰和有层次的整合阶段。小孩子可能一开始把有四条腿的动物都称之为“小狗”,后来才逐渐将“小狗”和“小猫”等区别开来。到了认识的更高层次,他们可能会把“狮子狗”和“牧羊狗”等区别开来。分化其实就是意识到不同层次的边界,从而形成更为清晰的层次、结构。澄清边界,找到特定属性、特殊规律等,不再是囫囵吞枣,往往意味着发展的飞跃。


所谓跨学科包括两个方面内容:面对现实问题,仅靠单一学科解决不了,从多个学科角度去思考,优化和完善方案,破解问题;寻找彼此间的共通因素,在更高层次认识和把握它们的结构等,使之相互贯通。跨学科并不是取消学科。如果你什么学科基础都没有,就无学科可跨,你的认识和实践还处在前学科的囫囵吞枣阶段。


二是教师层面的教学安排,突出实践育人。当前,不少课堂满足于学科内容知识的直接讲授与练习,基本的实验、体验活动严重缺失。在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长期以来以知识点过关为特征的传统教学难以扭转过来,与注重学科知识点的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直接有关。为打破“课程内容即学科内容”的陈旧观念,本次课程标准修订要求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和立场,选取本学科和本课程的枢纽性、节点性大观念,综合性主题和主干知识,进行问题式或项目式学习任务设计,重塑学科知识和技能结构。比如,语文、艺术等课程以任务群方式呈现课程内容,以生活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主线,整合学习情境、内容与资源、学习方式与活动形态、学习评价,创新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


新的课程内容既包括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也包括怎么学,指明了学习的必要路径。以初中地理课程为例,它抛弃了传统的“内容标准”与“活动建议”分开表述的做法。比如,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在规定了学习要求——“认识地球是目前人类唯一的家园”的同时,还明确了学习路径——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这就把学什么与怎么学完全结合在了一起。地理课程每个主题提供了教学提示,体现了对学习活动规划的完整性、示范性,旨在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地理实践过程。还设立了“地理工具”专题,明确地球仪、地图等地理工具的学习要求,为学生地理实践提供必要的脚手架。如此设计强调了学科实践活动是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素养的必由之路,也是培育学生跨学科素养的必要路径,背后所依据的主要是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在一定社会文化情境中的实践参与,注重密切联系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为学校教育教学怎样培养人指明道路。


课程看似在面向过去,传承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实际上是面向未知的未来,不限于传承已有的东西,而传承也只是为了更好面向未来。当前新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正迈入智能时代,社会需求正在发生深刻改变。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全面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数字产业,对人的信息素养、创新能力等提出新要求。网络一方面使人与人、人与物在更大范围实现更加紧密的联系,使全人类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各方面信息扑面而来,彼此相互冲突,也对人的信息辨别组织、合作沟通、伦理道德等提出新要求。未来将建设一个更加开放的学习环境,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对学会学习、自主发展必将提出新要求。本次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充分关注到未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新趋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数字化生存能力,突出批判性思考、敢于质疑与创新、善于反思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强化自律自强、团队合作、社会关爱等良好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对待社会、他人和技术的正确态度、价值观、伦理准则,形成对多样文化开放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显然,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就是攀登未来人才培养的制高点。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组专家)





文章来源 | 《人民教育》2022年第9期

文章作者 | 柳夕浪

责任编辑 | 钱丽欣

微信编辑|谭希


推荐阅读


速订!《人民教育》杂志第9期即将推出2022年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深度解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角下的幼小衔接 | 新课程解读

学科实践,让“自主、合作、探究”迭代升级 | 新课程解读

课程内容结构化改革新动向 | 新课标解读


感谢您读到这里。明天的推送更加精彩。

不想错过的你,就把人民教育设为星标吧。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色“人民教育”,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