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 | 我们的新时代②
民小编说
2022年,我们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召开。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点,我们更加需要“回头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特别策划“我们的新时代”栏目,一起回顾过去十年间教育领域发生的变化,共同展望未来!今天为您分享系列第二篇文章,一起来看这所乡村小规模学校摸索出的发展经验和模式。
乡村小规模学校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一环,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神经末梢。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许多地区农村教学点线长、点多、面广,普遍存在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办学质量低,投入与产出不对等的问题。
2020年春,一场关于乡村教育的改革在湖南省新田县启动。新田县深入落实《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大胆探索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试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创造出了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的“新田经验”,打造了乡村教育振兴的“新田样本”,取得了农村教学点布局优化、资源优化、管理精细、质量提升、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六赢”效果,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从“小而散”“多而弱”向“小而美”“精而优”的内涵发展转变。
01
因地制宜谋整合
为了确保农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改革稳步推进,新田县下发调查问卷6.9万份,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62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9.3万份。调查结果显示,群众普遍支持教学点优化提质,家长普遍期盼孩子享受更优质的教育。最终按照“合理暂停一批、优化提质一批、科学利用一批”的原则,将全县104个教学点优化整合为17个,87个条件差、质量低、生源少的教学点改成了公办幼儿园和留守儿童之家。
在优化布局时,新田县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对已停止招生或无法连续招生、距离中心小学5公里以内的教学点,原则上予以停办;有多个教学点,且教学点之间距离在2公里以内,选择保留位置居中、条件较好的学校,其他予以合并;对保留的教学点提质改造,扩大办学规模,每个教学点安排一所优质学校结对帮扶。
“群众不愿意不停办,工作不到位不停办”,新田县教育局局长邓振斌说,撤并教学点,新田坚持群众自愿,不搞行政命令;不给乡镇下达指标任务。对生源少的教学点,结合群众意愿予以停办。他表示:“对已停办的教学点,我们视生源增加等情况适时予以恢复,动态调整,做到了把选择权交给群众自己。”
02
倾听民声解民忧
在改革过程中,新田县委、县政府敢于跟问题叫板、让群众叫好,确保每一个孩子得到的教育要比过去好,每一个家庭的负担不增加。采取一系列举措,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赢得了群众的支持。一是解决学生乘车上学之忧。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在全县所有行政村开通校车。二是解决学生生活照顾之忧。县委县政府加大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力度,为低年级住宿学生配备保育员,实施农村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学生只需交纳1—2元伙食费就可以吃到营养全面的饭菜。三是解决学生环境适应之忧。每名安置学生安排一名校级领导、一名教师、一名学生辅导,帮助其解决心理和学习问题,使其尽快适应新环境。
彭梓城村村民彭新民说,他以前在外务工,儿子也随着自己在外上学。今年回家过年时,村里的学校焕然一新,一番“考察”过后,彭新民见村教学点功能齐全,便果断决定让儿子在村里上学。
03
提质增效开新局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新田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集中资源和力量建设优质学校。整合优化后的教学点,全部拥有合格的教室、运动场等,并按要求配齐了信息技术教育设备设施,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硬件设施改善后,新田县从校园文化、学生兴趣爱好培养等多个方面,打造乡村教学点的特色发展路径。
图为彭梓城教学点
在彭梓城村教学点,该校因地制宜,挖掘出了属于彭梓城村教学点独有的校园农耕文化。耒、犁、蒲滚……一系列农耕器具陈列在彭梓城教学点的农耕博物馆内,枧头镇中心学校校长胡光辉说,往常下课后,学生经常会过来参观,摆弄器具。学校将继续推出与农耕文化相契合的学校校本课程,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贴近农村生活。”枧头镇中心学校校长胡光辉说。校外还打造了劳动基地,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一块土地,供他们在土地上挥洒汗水。
同时,对优化整合后的教学点,优先配置师资队伍,为17个教学点配备39名公办教师,平均年龄34岁,33%的教师拥有本科学历。建立“强校牵手弱校”定点帮扶制度,开展走教支教、直播课堂、互联网+教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2022年,新田县农村小规模学校名师工作室正式成立,充分发挥工作室骨干教师、名师的“传帮带”作用,面向农村教学点教师研究教法、学法,提升教学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乡村教师培训日常化、制度化和本土化。工作室还定期选派农村教学点教师到城镇学校跟岗实习,着力培养一批职业精神牢固、学科知识全面、专业基础扎实的“一专多能”乡村教师。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在银塘小学的音乐课上,新田县龙泉四小的音乐教师张平芬将扩音器放到计算器旁,利用按键音弹奏出熟悉的旋律,同学们跟着敲击按键,放声高歌。张平芬的到来让学生们第一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除了走教,我还要培养一名能独当一面的音乐教师。”张平芬说,目前她正积极与学校教师李敏进行专业交流,希望能传授她更多的音乐专业知识,让大山里的孩子也能感受到音乐的快乐。
“过来之后,感觉工作节奏一下子变快了。”到骥村陆家教学点开展结对帮扶后,新田县芙蓉学校教师张昕感觉时间远不够用,“现在是所有教研工作都提前安排得满满当当,希望能给予教学点教师更多的专业知识。”
“张昕老师毫无保留地跟我分享他的工作经验,帮助我快速跟上节奏。”骥村陆家教学点的教师阳井利表示,“我把自己当成一块海绵,在这里尽情吸收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办法,争取每一天都有新的提升。”
提升教学质量,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新田县出台了教学点建设与管理制度,对上课、作业、教研等教育教学管理等进行规范,实现乡镇中心校与所辖教学点的协同管理、一体推进,教学点管理实现了从“放养式”向“精细化”转变。
坚持改革评价,凝聚提质发展合力。推进农村教学点学生“家、校、社三位一体”教育评价改革,新田县在17所村级教学点率先实施“中小学生德育评价‘家、校、社’三维模式创新”试点工作,组织各村级教学点期末举行学期工作汇报会;将农村教学点优化提质工作纳入对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教育履职业绩考核内容,建立学校管业务、村支两委管校产的双主体管理机制,落实辅警兼保安、村医兼校医责任制;利用留守儿童之家,组织“代理家长”和志愿者暑期提供集中托管服务,做好防范学生溺水工作。枧头镇查林村村民郑航英说:“在停办的教学点开办留守儿童之家,现在孩子们放学后有了玩的地方,还有老师在这里监管,孩子们不会去玩水了,又能学到不少知识,所以我们非常放心。”
图为毛里中心幼儿园查林分园
改革后,昔日陈旧的教学点改建成了标准的公办幼儿园,配备了专职幼师,添置了专业设备,既满足了群众“就近入园”的需要,也给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快乐成长的乐园。
新田县枧头镇豪山村民纷纷表示,“在家门口上公办幼儿园,在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关键是老人家随时都能照看得到了,年轻人在外面打工放心得多了。”
文章作者 | 骆夫
微信编辑 | 宋佳欣 谭希
推荐阅读
把升旗仪式变成师生同上的思政大课,这所学校的思政课真鲜活!| 我们的新时代①
我们的新时代,有你更精彩!“我们的新时代”主题作品征集开始啦~| 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