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空间站返回地球,航天员的身体要经受哪些考验?快讲给孩子听 | 围观

人民教育 2023-05-19
北京时间12月4日20时09分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
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

落地后接力报告“感觉良好”

三名航天员已安全顺利出舱

航天员陈冬说
“很有幸见证了
中国空间站基本构型建成

我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

航天员刘洋说
“难忘天上宫阙,更念祖国家园
回到祖国的怀抱

很踏实,很安心”

航天员蔡旭哲说
“星河灿烂,一览无余

希望有朝一日重返太空家园”

从距地面约400公里的空间站回到地球,航天员们的身体会经受怎样的考验?一起听听专家的介绍👇

航天员返回地面后
各个器官系统要再适应重力环境

据介绍,长期在轨驻留后重返地球,对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是一个综合的考验。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医监医保室主任徐冲表示,航天员返回地面后,身体从上到下各个器官系统都要再适应重力的环境,比如前庭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心血管系统、平衡功能、肌肉的协调性,包括整个体液分布的改变。


舱内给予口服补液

舱外配备专用航天员抬送座椅

为了帮助3名航天员更快地适应地球的重力环境,地面工作人员要在打开舱门的第一时间展开一系列措施,促进航天员身体机能的恢复。

徐冲介绍,航天员返回地面时,医监医保人员要在返回舱内协助航天员体位调整,并给予口服补液,促进航天员快速重力再适应。此外,舱旁有专用的航天员抬送座椅,可以为航天员调节比较合适的体位,促进重力再适应。

针对着陆场正值冬季,气候寒冷,徐冲表示,“将压减航天员寒冷环境下的暴露时间,医监医保车里环境温度可以控制,车上还可开展系列医学检查、医学评估以及一些恢复手段。”

此外,专家介绍,3名航天员返回后还要进行为期半年的恢复训练,经过细致的观察评估后,转入正常训练。

航天员将带回

多种医学科学实验样本

3名航天员返回要携带的“行李”,除个人物品外,还有一批医学科学实验样本,主要是体液和细胞学样本,可以让地面研究团队更好地了解人体在太空生活中产生的变化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李莹辉介绍,“行李”中包括航天员的血液、尿液、唾液,科研人员可以从更深层次、细胞分子基因的层面,去研究人对环境的适应性,这也使我国拥有了自己的在轨环境适应遗传资源库。

希望三名航天员尽快恢复身体状态
一切顺利!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6月5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期间,先后进行3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在轨迎接2个空间站舱段、1艘载人飞船、1艘货运飞船的来访,与地面配合完成了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交接班,见证了货运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最快世界纪录等众多历史性时刻,并利用任务间隙,进行了1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以及一系列别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播活动。陈冬成为中国首个在轨驻留时间超过200天的航天员。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北京日报

微信编辑|谭希


推荐阅读

把孩子的好奇心变为创造力,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有高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⑩

给老师线上教学的十点建议|支招

江泽民伟大光辉的一生

从国际数学奥赛冠军到顶尖数学家有多远?| 荐读


(扫码订阅2023年《人民教育》)

感谢您读到这里。明天的推送更加精彩。

不想错过的你,就把人民教育设为星标吧。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色“人民教育”,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