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学校整体转型找不到路径?看看叶澜“新基础教育”创造的“教育新生活”

2015-11-04 董筱婷 人民教育
民小编说

2015年11月1日~2日,《人民教育》杂志与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广会(第二场)——全国“新基础教育”研究成果推介在美丽的江苏•常州隆重举行。

7位学者、专家主会场报告、3场分会场论坛(校长论坛、教研论坛、班主任论坛)、5所“新基础”学校实地考察,满满两天议程,内容不能再充实哦。

小编亲临现场,切实感受到了我们此次盛会的强大气场(有图有真相)。叶澜教授将近2个小时的主题报告,以及下午论坛的精彩主持,更让小编激动不已。好东西,齐分享,会议集锦奉上,各位拿走不谢。



“新基础教育”简介


“新基础教育”研究是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于1994年发起并主持的一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学校转型性变革综合研究。
她以“培育生命自觉”“成事成人”等为价值取向,以实现当代中国学校整体转型性变革为目标,以实施义务教育的中小学为对象,先后经历了“探索性”“发展性”“成型性”“扎根型”研究等阶段。目前正在进行生态式推进研究。

经过多年研究积累,“新基础教育”形成了五方面的独特成果:一套教育理论、一批转型学校、一条变革之路、一种研究机制、一支研究队伍等,获得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的殊荣。

“新基础教育”的研究成果对未来教育改革有什么影响?
观察员有话说

王成斌
(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常州在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获奖率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十六年来,叶澜教授带领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各位专家,走进学校、深入课堂、悉心指导,带领常州22所学校开展新时期教育变革的深度研究,引领常州基础教育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陈志伟
(中国教育报刊社副总编)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基础教育领域里政府设立的最高级的业务奖励,叶澜教授及其团队发起的“新基础教育”改革是中国转型时期现代学校建设的典范。以“新基础教育”研究为代表的首次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对我国未来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引领价值。


追求有质量的公平、实现内涵发展是基础教育的时代课题。课程改革创新是中小学健康发展的核心手段,聚焦课程教学改革、关注学生学习,是世纪教育改革的前沿方向。今后基础教育发展中心将转移到学校内涵发展、品质提升上来,课程教学将成为大家关注的核心。教育成果奖的评选和推广是今后全面深化课改、推动基础教育变革的重要抓手。



孙真荣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20多年以来,“新基础教育”的研究成果成功推动了学校的转型性变革与发展。之所以成功,正在于“新基础”研究团队对教育研究本真价值的长期坚守,对学校变革智慧的持续追求,对日常生命实践的努力践行。


今天,这项聚焦于学校整体转型、师生生存状态更新为目的的研究,已经开始产生国际性影响。包括美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等在内的国外研究者对新基础研究形成的理论成果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新基础教育研究、“生命•实践”教育学将在更高的平台上,对当代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学建设产生更加深刻和久远的影响。



朱卫国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



“新基础教育”研究是常州一部分学校主动寻求发展路径的成功典型。通过研究和实践,实现了课堂变革、师生成长、学校转型。当前,基础教育正在开启一个从少数到全体、从结构到过程、从外延到内涵的伟大转型时代。优化教育过程、丰富教育内涵、提升每一个人的发展质量,成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改革和发展成为教育的新常态,我们必须主动迎接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努力引领新常态。


申继亮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



设立国家级基础教学成果奖意义深远,说明基础教育的改革探索成果在国家教育研究中也有高精尖以及对整个社会而言具有重大意义的成果。


新时期教育改革必须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立德树人的导向;二是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深化、综合;三是创新推进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式方法。教育改革还需要整合三股力量:一是有识之士;二是有志之士;三是有权之士。“新基础教育”研究正是这三股力量整合发挥成效的典型案例。希望“新基础教育”在未来的辐射面更广,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迈向新时期之际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


“新基础教育”的逻辑出发点在哪里?研究团队有话说

叶澜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四个“读懂”,解构“新基础教育”研究内生力


内生力是指内部有一种成长的力量。任何事物真要长大,光靠外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内生力。我把内生力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我们的目标,即成人成事。成人是在成事(学校变革)的过程中完成,通过成人也更好地促进这一场变革;第二个是要有发展的自觉。以学促自明,以思促自得,以省促自立,以行促自成。

在新基础教育过程中,我们一直贯穿四个“读懂”:一是读懂时代召唤,唤醒投身教育改革的自觉,不懂时代就无法知道改革的价值在哪里;二是读懂学校,明晰研究性质为整体转型的自觉,提升学校的生命质感,是变革的内在核心;三读懂教师,提升教师转型发展的自觉,任何教育改革没有广大教师的真诚投入是不可能成功的;四是读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双方致力于建构新型关系的探究自觉。教育改革不能无视教育理论的价值,要实现“理•实”双向转化和渗透。


李政涛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新基础教育”研究是从改变校长、老师的思维方式开始的学校变革研究

教育研究或改革从课程、教法开始并不新鲜,但从思维方式的变革开始,把思维方式的变革看作研究的起点,这倒是很罕见。而“新基础教育”研究正是这样一场从改变校长、老师的思维方式开始的学校变革研究,多年下来,参与者的思维方式在大量的实践反思、重建中焕然一新。

“新基础”倡导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现在追求的核心价值上。核心价值主要包括学生立场、融通思维两个维度。二是体现在话语方式上。“新基础”强调教与学的互动生成,两者关联融通,相互渗透;倡导研究课、日常课、家常课。认为日常、家常的教学才是底色,研究就是把抽象的理念弥漫渗透到日常的家常课中。三是体现在独特的变革经验,“新基础”学校在发展规划、教学管理、课程改革、班队建设都有各自独特的经验。

卜玉华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利用“课型”研究,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教学改革的任务是多重而复杂的,为了实现理念和实践的架构,我们利用课型来做研究。“课型”是各种教学要素的结构化图示和有机整合,是对某一类教学的内容、对象、过程,以及相应的教学环境关系的有机把握,是根据内容的类型对各要素的关系进行整体抽象。因此课型比理念具体,但比某一节课又要抽象,兼具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性质,达到沟通理念和实践的过程。


把握一个课型,意味着要能回答该类知识蕴含的核心育人价值问题、课程教学目标问题、教学过程结构问题、学生积极性激发问题以及评价方式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课型”理解为某种教学模式,因为模式是僵硬封闭的,而“课型”作为一种思想图式则是变化开放的。实际上,真正架起理论与实践的决定性力量是教师自己,“课型”只是一种“中介”或是“桥梁”而已。




李家成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让学生过一种有灵魂、有目标、有生命活力的班级生活


当前,学校班级生活的价值取向、内容结构、主体参与、关系形态,及结果状态等都不能令人满意。“新基础教育”研究旨在重建班级建设的价值取向与育人目标,建构学生在班级中丰富、多元的生活,让学生过一种有灵魂、有目标、有生命活力的班级生活


在内部,班级要有丰富的组织形态、学生真正介入的文化建设以及富有生命力的活动;在外部,要形成班级建设与学科教学、学校活动、家庭生活、社区生活、大自然、大社会的综合融通。班级是孩子人类学意义上的生命中心,因此要以班级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建构起一个真实而丰富的学生发展的关系。


“新基础教育”追求一种全纳性的班级,每一个孩子都是班级中不可缺失的一员;追求一种创新型班级,有着源源不断的内动力;追求一种生长型的班级,班级与外部世界是保持有机联系的。


“新基础教育”到底对教育一线实践产生了哪些影响亲历者有话说

王浩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局长)




“新基础教育”带来了区域教育改革的新认识、新生态和教育新生活


16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让我们对区域教育改革有了新认识:教育改革不是“刮一阵风”,需要区域持续深化,达成价值共识;教育改革不是“空喊口号”,需要深入每一所学校,形成推进路径;教育改革不是“做做花样”,需要进入课堂和班级,追求真做真改;教育改革不等于“完成任务”,校长、教师的成长更关键。16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也带来了区域教育改革的新生态以及师生学校教育的新生活。


丁伟明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局长)



在“新基础教育”大家庭中,每所学校都能找到自己的成长路径


“新基础教育”已经成为引领常州基础教育发展的精神力量。无论是百年老校,还是薄弱学校,都在“新基础教育”的大家庭中,找到了自己的成长路径。经过“新基础教育”历练后的课堂呈现了崭新的状态:以学生“资源生成”为目的的“有向开放”;以促进“动态生成”为目的的“交互反馈”;以促进“拓展生成”为目的的“开放延伸”;以提升学生思维水平为核心的“互动生成”。此外,“新基础教育“生态区”建设研究也为学校发展形态的多样性创造了可能。


下午的分论坛,济济一堂


王冬娟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坚持把理论假设和研究“回归”到学校真实实践中

“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独特之一,就是始终坚持把理论假设和研究“回归”到学校真实的“研究性变革实践”中,在理论与实践多元、多层的交互转化中实现新的“突破”。这一“草根情结”既提升了理论研究的生命意义,又提升了实践变革的理论价值。进入扎根研究,在持续的自培和研修过程中,我们的领导团队创新了管理思维,生成了诸如“日常管理:向科学要质量、向简约要效率”“教育科研:不需无病呻吟,更不能有病不治”等管理理念,孕育了“目标清晰、策划智慧、践行扎实、引领超越”精神气质。


李伟平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校长)



整合融通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活动和学校管理活动


“新基础教育”的性质是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学校转型性变革,转型性变革是一种系统更新式的变革,作为学校教育重要领域的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活动和学校管理活动,都要从整体综合的视角出发,通过整体内不同要素的综合融通推进变革实践,从而实现学校系统整体发展性的变化。


学校转型性变革中的整合融通,至少表现为“学校领导管理领域”的整合融通、“学科教学与班队”的整合融通,它们共同汇聚并走向“学校教育新生活”的整合融通,进而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合融通。在实践创造只有把握了关系思维、整合思维,才能产生整体大于部分的教育效应。



魏迎九


(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校长)



艺术,让师生的生活更有意义


艺术节是我们学校常规活动,是提升师生生命成长需求,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一个节点事件。“人人参与”“勾连生活”“艺术创造”是学校艺术节的关键词。我们引导师生过一种“艺术的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关注艺术的存在,让师生建立起“享受艺术就是享受生活”的认知,并通过艺术创造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每一天都是新的”是我们学校的文化表达。而与艺术节相伴而行的是对全体教师的艺术唤醒,对教师全程的培训和提升。从活动回到课堂,教师进一步思考如何深化艺术教育课堂变革,如何在学科育人价值中渗透融合艺术教育。艺术,让师生生命更有质感。

这是今天上午(11月2日)一所学校语文教学分会场课后评课说课场景

王叶婷
(上海市闵行区华坪小学校长)



基于“新基础教育”生态区,打造互惠共生的“群研究”

三年多来,由上海市闵行区12所学校构成的“新基础教育”华坪生态区,从最初的“便于接触、方便活动”的“地域性划分组织”,发展为一个“多元融合、互惠共生”的研究群,始终保持“热锅炉”效应,生成、传递和升华了智慧、情感和正能量。


生态区建设打破了学校优质资源单位使用、单位发挥作用的局限,而是在生态区这样的一个时空中,注重优质资源的流转与分享,既不稀释优质学校的骨干团队,又帮助更多学校形成校本骨干。目前,生态区正以“多元组合、差序推荐、交互学习、同根共生”的群研究,创造学校教育新生活。


王培颖
(上海市闵行区汽轮小学)




打破“条件决定论”,小学校走出创建大教育的自我变革之路

在加入“新基础教育”研究进程中,我们这样一所学生生源中随迁务工子女达到七成以上、只有五百来名师生的小学校开启了“连着”大中国的自我变革之路。几年下来,我们更新教育价值观,在选择判断中明晰“多元融合”方向,师生心态发生了改变,理想信念更加清晰;突破“条件决定论”,在建设改造日常中实现“校内融合”,开展了“共生文化”引领下校园生活的综合改造与创生;重建家校新关系,在互动合作中走向“家校融合”,家长成为了教育的同盟军;整合“地区资源”,在文化共建中迈向“学校与社会融合”,创设了“社•企•校”文明共建的开放办学机制。


文章来源: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广会(第二场)——“新基础教育“成果推介会议发言整理而成,感谢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孙敏校长提供会议资料和图片。微信编辑:董筱婷转载声明:转载必须标明来自人民教育微信。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阅“叶澜访谈录之李伟平:‘不断向上,主动改变命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