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学校整体转型找不到路径?看看叶澜“新基础教育”创造的“教育新生活”
“新基础教育”简介
“新基础教育”研究是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于1994年发起并主持的一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学校转型性变革综合研究。
她以“培育生命自觉”“成事成人”等为价值取向,以实现当代中国学校整体转型性变革为目标,以实施义务教育的中小学为对象,先后经历了“探索性”“发展性”“成型性”“扎根型”研究等阶段。目前正在进行生态式推进研究。
经过多年研究积累,“新基础教育”形成了五方面的独特成果:一套教育理论、一批转型学校、一条变革之路、一种研究机制、一支研究队伍等,获得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的殊荣。
观察员有话说
常州在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获奖率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十六年来,叶澜教授带领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各位专家,走进学校、深入课堂、悉心指导,带领常州22所学校开展新时期教育变革的深度研究,引领常州基础教育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基础教育领域里政府设立的最高级的业务奖励,叶澜教授及其团队发起的“新基础教育”改革是中国转型时期现代学校建设的典范。以“新基础教育”研究为代表的首次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对我国未来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引领价值。
追求有质量的公平、实现内涵发展是基础教育的时代课题。课程改革创新是中小学健康发展的核心手段,聚焦课程教学改革、关注学生学习,是世纪教育改革的前沿方向。今后基础教育发展中心将转移到学校内涵发展、品质提升上来,课程教学将成为大家关注的核心。教育成果奖的评选和推广是今后全面深化课改、推动基础教育变革的重要抓手。
20多年以来,“新基础教育”的研究成果成功推动了学校的转型性变革与发展。之所以成功,正在于“新基础”研究团队对教育研究本真价值的长期坚守,对学校变革智慧的持续追求,对日常生命实践的努力践行。
今天,这项聚焦于学校整体转型、师生生存状态更新为目的的研究,已经开始产生国际性影响。包括美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等在内的国外研究者对新基础研究形成的理论成果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新基础教育研究、“生命•实践”教育学将在更高的平台上,对当代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学建设产生更加深刻和久远的影响。
“新基础教育”研究是常州一部分学校主动寻求发展路径的成功典型。通过研究和实践,实现了课堂变革、师生成长、学校转型。当前,基础教育正在开启一个从少数到全体、从结构到过程、从外延到内涵的伟大转型时代。优化教育过程、丰富教育内涵、提升每一个人的发展质量,成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改革和发展成为教育的新常态,我们必须主动迎接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努力引领新常态。
设立国家级基础教学成果奖意义深远,说明基础教育的改革探索成果在国家教育研究中也有高精尖以及对整个社会而言具有重大意义的成果。
新时期教育改革必须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立德树人的导向;二是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深化、综合;三是创新推进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式方法。教育改革还需要整合三股力量:一是有识之士;二是有志之士;三是有权之士。“新基础教育”研究正是这三股力量整合发挥成效的典型案例。希望“新基础教育”在未来的辐射面更广,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迈向新时期之际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
四个“读懂”,解构“新基础教育”研究内生力
“新基础教育”研究是从改变校长、老师的思维方式开始的学校变革研究
利用“课型”研究,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教学改革的任务是多重而复杂的,为了实现理念和实践的架构,我们利用课型来做研究。“课型”是各种教学要素的结构化图示和有机整合,是对某一类教学的内容、对象、过程,以及相应的教学环境关系的有机把握,是根据内容的类型对各要素的关系进行整体抽象。因此课型比理念具体,但比某一节课又要抽象,兼具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性质,达到沟通理念和实践的过程。
把握一个课型,意味着要能回答该类知识蕴含的核心育人价值问题、课程教学目标问题、教学过程结构问题、学生积极性激发问题以及评价方式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课型”理解为某种教学模式,因为模式是僵硬封闭的,而“课型”作为一种思想图式则是变化开放的。实际上,真正架起理论与实践的决定性力量是教师自己,“课型”只是一种“中介”或是“桥梁”而已。
让学生过一种有灵魂、有目标、有生命活力的班级生活
当前,学校班级生活的价值取向、内容结构、主体参与、关系形态,及结果状态等都不能令人满意。“新基础教育”研究旨在重建班级建设的价值取向与育人目标,建构学生在班级中丰富、多元的生活,让学生过一种有灵魂、有目标、有生命活力的班级生活。
在内部,班级要有丰富的组织形态、学生真正介入的文化建设以及富有生命力的活动;在外部,要形成班级建设与学科教学、学校活动、家庭生活、社区生活、大自然、大社会的综合融通。班级是孩子人类学意义上的生命中心,因此要以班级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建构起一个真实而丰富的学生发展的关系。
“新基础教育”追求一种全纳性的班级,每一个孩子都是班级中不可缺失的一员;追求一种创新型班级,有着源源不断的内动力;追求一种生长型的班级,班级与外部世界是保持有机联系的。
“新基础教育”带来了区域教育改革的新认识、新生态和教育新生活
在“新基础教育”大家庭中,每所学校都能找到自己的成长路径
“新基础教育”已经成为引领常州基础教育发展的精神力量。无论是百年老校,还是薄弱学校,都在“新基础教育”的大家庭中,找到了自己的成长路径。经过“新基础教育”历练后的课堂呈现了崭新的状态:以学生“资源生成”为目的的“有向开放”;以促进“动态生成”为目的的“交互反馈”;以促进“拓展生成”为目的的“开放延伸”;以提升学生思维水平为核心的“互动生成”。此外,“新基础教育“生态区”建设研究也为学校发展形态的多样性创造了可能。
坚持把理论假设和研究“回归”到学校真实实践中
整合融通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活动和学校管理活动
“新基础教育”的性质是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学校转型性变革,转型性变革是一种系统更新式的变革,作为学校教育重要领域的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活动和学校管理活动,都要从整体综合的视角出发,通过整体内不同要素的综合融通推进变革实践,从而实现学校系统整体发展性的变化。
学校转型性变革中的整合融通,至少表现为“学校领导管理领域”的整合融通、“学科教学与班队”的整合融通,它们共同汇聚并走向“学校教育新生活”的整合融通,进而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合融通。在实践创造只有把握了关系思维、整合思维,才能产生整体大于部分的教育效应。
艺术,让师生的生活更有意义
这是今天上午(11月2日)一所学校语文教学分会场课后评课说课场景
基于“新基础教育”生态区,打造互惠共生的“群研究”
三年多来,由上海市闵行区12所学校构成的“新基础教育”华坪生态区,从最初的“便于接触、方便活动”的“地域性划分组织”,发展为一个“多元融合、互惠共生”的研究群,始终保持“热锅炉”效应,生成、传递和升华了智慧、情感和正能量。
生态区建设打破了学校优质资源单位使用、单位发挥作用的局限,而是在生态区这样的一个时空中,注重优质资源的流转与分享,既不稀释优质学校的骨干团队,又帮助更多学校形成校本骨干。目前,生态区正以“多元组合、差序推荐、交互学习、同根共生”的群研究,创造学校教育新生活。
打破“条件决定论”,小学校走出创建大教育的自我变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