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长手记】这件事我做了一年,改变就这么发生了……

2016-01-12 谢英 人民教育
民小编说
学校发布微信公众号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学校校长每周坚持在微信上给教师、家长讲发生在学校的故事,实在难得一见。坚持一年多来,这已经悄无声息地成为了一种学校“微管理”了。

我一直相信,文字是有力量的。借用“微微细语,润物无声”之意,2014年9月,我们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官方微信“致远微语”正式上线。在这个平台上,有一个属于我的栏目——“校长视点”。每周我都会在上面讲诉一个教育故事,有关于学校的,有关于老师的,有关于学生的。不觉间,已一年有余,50多篇故事,成为了学校润物无声的管理方式。


选择反映学校核心教育理念的故事


每天、每周学校都会发生很多事,选择什么样的事讲给大家听呢?慢慢摸索过程中,我逐渐倾向于选择那些有教育意义的、有趣的、尤其是能反映学校核心教育理念的故事


“为每个儿童的学习而设计”是致远的课程观,强调教学和个体的差异化。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我们学校一个外籍学生的家长找到我,想给孩子办转学。家长告诉我,孩子其他功课都不错,除了数学课,作为家长,她也不想让孩子压力太大,所以,她才找我商量。我想,学校虽然不能快速提高孩子的成绩,但降低他的学习难度,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于是,我跟教务处商量,能否专门为这个孩子制订一个学习计划,把数学难度降低,并且空出孩子学舞蹈的时间。当我把解决方法跟家长沟通时,家长非常出乎意料,并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


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思考。在致远,肯定不止一个孩子有这样的情况,都说要因材施教,那到底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呢?
去年的一年级新生里,有一道很有趣的风景:每周有一天,你会看见,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到一个一年级班上领一个小朋友,到自己班里上课,下了课,再把这位小朋友送回班里去。他们俩可不是兄弟俩。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他们上的是外教口语课。这个班的英语老师,同时带五年级和一年级,老师带新的一年级时,发现这个小朋友的英语口语非常好,远远超过了同龄小朋友的水平。老师就找到小朋友家长商量,一二年级放学早,刚好五年级的外教口语是下午第三节课,孩子愿意和五年级小朋友一起上外教课不?后来,就出现了校园里那道有趣的风景。”
在这篇文章结尾,我这样写道:“最了解孩子学习进度的,肯定是每位致远的老师,所以,我们提出‘为每个儿童的学习而设计’。我们鼓励,老师们有更多的创新教学方式,关注每一天的常态课堂指标。教研课和展示课如同大餐,而真正有营养的是平时的家常菜,是我们的每一节课,我们要更加关注孩子每一天的学习。”
在上一个学年,我在学校公众微信号“校长视点”栏目里讲了很多这样的故事。我相信,这样的方式是家长、老师爱看的方式,也是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家长们更能理解学校制定的核心理念,教学工作的推进也会得到更多的支持。

让所有人觉得校长会随时陪在你身边

在每一个节日、每一个节点,我都会第一时间在微信上和老师、家长、学生“聊天”。教师节,我会告诉家长,“教师节我们不收礼,只收心愿”;新年,我这样告诉大家——
“这是今年的最后一天,致远的门前,孩子们在你的护送下走进校园,傍晚,小鸟们依然回到温暖的巢穴。今天,我和致远的老师们一起,陪你送走旧岁,迎接新的一年。”
一个教育者,应该坚守信仰、肩负责任、充满希望。对致远来说,过去的一年,我们始终保持着教育者的初心。我们拥有了一所分校,她正在茁壮成长;我们迎来了200多位新同学,他们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我们的队伍,补充了20多位新老师,他们青春焕发,在各自的舞台上精彩绽放;我们送走了200多位毕业生,他们正在新的学校,努力长大。

我们即将迈入崭新的一年,即将发生更多的改变。我对这些改变,充满了希望,致远团队和我,一定会带领1400多个孩子和家庭,迎接各种成长中的挑战。


我之所以对此抱有希望,是因为我看到语文组的老师们,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跟着教材去旅行;是因为我看到数学组的老师们,一起研究题目的新的计算方式;是因为我看到美术组的老师们,带给致远更好的艺术节;是因为我看到信息组、科学组的老师,带着孩子们拿了全球大奖;是因为我看到体育组的老师们,买了饼干,奖励给进步的孩子;是因为我听到音乐组的老师精心选择的校园音乐;是因为英语组的老师,在圣诞节带给我的震撼;还有,后勤组老师面对孩子们时从内心发出的爱的微笑。


当然,我还记得很多家长的面孔。在“最美班主任”评选中,那些站在寒风中,为班主任拉票的家长们;在学校门口,做志愿者的家长们;在阅览室;带领孩子读书的家长们,你们比任何事物更让我对2015年充满希望。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的爱。
作为校长,我承诺将尽我所能让致远成为一个孩子们热爱的学校,一个老师们热爱的学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们下一次和你见面时,新年的阳光已温暖在心,它将照亮我们的梦想。 ”


每到新生报名时、毕业季,我都会第一时间,在微信上送上问候,我希望每一位家长、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校长会一直陪在你身边。


在故事中及时分享我对教育教学的思考

在微信上,我会及时地分享我对教育教学的思考。比如一个新老师,她每个月的工资2000多,却花了300多块给学生买学具。我说“这不仅仅是一个老师的责任心,更有贴心的爱”。
比如春游时,1500多个孩子与老师,离开那片绿色的大草地的时候,没有留下一点痕迹。有老师笑着说,撤场的时候,比来的时候还干净。我会告诉大家“让离开成为风景,给孩子心里种下一点绿。”关注男孩教育成长,我写下了“男孩不哭,少年何愁”等。
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认同,让更多老师理解了学校管理层对老师们的期望。我们不说教,我们不用额外的规矩束缚老师,孩子需要鼓励,老师,同样也需要鼓励。
我也会在微信上跟老师们讨论热点教育问题,比如最近关于作业多少的讨论,我会先跟老师们交流,有了反馈后,我在“视点”写了篇题为“作业浪费了谁的时间”的文章。我提出我对作业的态度,老师们看后也都会有自己的思考。我想,一个学校的进步,就是在这样的点滴中形成的。


还有时候,我会分享我和女儿之间的教育故事。我告诉家长,作为一个妈妈,我是如何和孩子沟通;我告诉老师,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爱就会充满这个校园。


坚持这个栏目,其实不易。每一个校长,都有各种事务的忙碌,但每次看到朋友圈的留言,又觉得这是一件值得的事。曾经写过一个学生的故事,他妈妈给我留言:“校长,看到你的栏目文章,我泪流满面,真心地为孩子有您这样好的恩师而感到高兴。我从一个打工妹到一个母亲,一路下来,觉得我的精力都快用完了,但是看了您的文章就又有了力量,谢谢您,校长!”教育的事,也许就是这样,因为一个故事,一句话,改变了一个家长,改变了一个老师,改变了一个孩子的一生。


今天,其实我也是和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校长在一年中坚持写栏目的故事。

(作者单位系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


微信编辑:郭英倩


【微管理】中国的校长最缺什么

【微阅读】青岛二中校长孙先亮:我为什么倡导给学生提供宽松的教育环境

【专栏】叶澜:那些校长是我的老师

【关注】校长应警惕的六大陷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