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机大战中AlphaGo以4:1战胜李世石,将人工智能的关注度推至新高。当人工智能与围棋相遇,便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反响,那当人工智能撞上教育,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这天,小明放学刚回到家门口,智能管家机器人大白就直接为他开启了家门。发现父母尚未下班,烹饪机器人正在为全家人准备晚饭,小明回到书房开启了“作业”进程。当解到第七道题时,小明的解题速度慢了下来,还皱起了眉头,大白轻轻地问道:“小明,你需要我的帮助吗?”
“大白,在这道题我有点不明白。”
“这是一道集合题,求A集合与B集合的交集在全集I中的补集,所以第一步应该先求解A集合与B集合的交集。”
“求出交集之后再放回全集I,就能求出补集了对吧!”
“没错,你对今天这个交集的新知识点掌握的很快……”
视频电话的切入打断了大白的话,画面中妈妈正和烹饪机器人一起摆放餐具,妈妈告诉小明该吃饭了……看完上面的文字,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小编着实感到一种压力和挑战。有了“大白”,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在这个畅想中,小明家的人工智能管家“大白”不仅具备了ID识别、智能家居平台、烹饪进度管理等功能,最让人惊艳的是能够通过细微的表情和行为差别准确判断出小明在作业上遇到了困难,自适应匹配小明的学习进度,并且针对这些疑问智能选择合适的解题思路进行点拨,引导小明通过自己的判断来解题,进而实现知识点的掌握。结合最近人机大战中AlphaGo以4:1战胜了李世石,小编觉得威尔史密斯主演的《我,机器人》中,智能机器人统治人类社会的场景会不会成为现实呢?感觉怕怕的。不过专家说,这种情况不会出现的。计算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林惠民委员认为,不要夸大这次人工智能AlphaGo胜利的意义。“有些人工智能处理的是‘可测度’的问题,各种棋类游戏,不论多复杂,规则是确定的,变化是有限的。若计算资源和算法强到一定程度,电脑总是会胜过人类。但很多领域是不可测度的,包括人的创造力。人工智能胜了,但是设计程序的还是人。”虽然这样高度智能的“大白”离我们的生活还很遥远,但教育领域的某些改变却不再遥远。随小编一起畅想未来的教育吧~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VR与教育的结合,绝对可以颠覆以往的教学模式。虚拟现实能在教育上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呢?3D体验,天文课程去看火星“今天我们要去火星”,将来的天文学老师会这样说。我们已经获得了像土星和火星这样的行星的高等影像,所以现在我们可以制造出让学生们在红色星球上走动,四处观看并观察的3D体验。360°场景,历史课也能高大上试想一下赤壁之战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当然再过几年学生们就不用去想象了。Google的新技术使得拍摄虚拟现实内容更加方便了,学生们很快就能去探索战场。直面走进博物馆的世界世界上最好的艺术不只在一个地方,而是遍布全球各大博物馆。从北京故宫到法国的卢浮宫,再到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Google已经在虚拟现实中捕获了不少世界上最好的作品和纪念物,让学生们可以探索大金字塔的每个裂缝。学数学和玩游戏一样轻松数学这一门学科曾经是让许多文科生头疼的科目,如果用VR这门技术,能将学变得和游戏一样简单。游戏化是通过像游戏一样的教育来激发学生的过程,已被证明非常有效。有了虚拟现实,科目教学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爱因斯坦也能给你上课想象一下学习爱因斯坦亲自给你讲授相对论的情形是什么样?在未来的课堂上,老师们不用讲课,他们只做辅导。授课时由在世的或是去世的专家在虚拟现实中进行。这些专家可以最高法院法官或科学家和经济学家。大数据可以描述每个学生的学习特性。根据伦敦一家研究机构的分析,人们的学习方法可以分为70种;而某机构的机器人已经积累了1300万名学生做过的8亿道题目,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如果说今天课堂教学的主流方法是“从原理到应用”,那么机器人的教学方法是“从案例到原理”,并且是同时学习多个案例。事实证明,很多被原理绊脚的学生更适应于“从案例到原理”的学习方法。事实上,钢板蜡纸刻写试卷的“原始时代”早已过去,电脑印刷及阅卷早已成为教师批阅试卷的主流方式。而语音识别及语义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让人工智能自动阅卷及批改作业成为可能,人类老师的效率将大大提高。学区房价格居高不下,早已成为家长们的痛点,但为了孩子的前途和发展,再贵也要买。但是,如果孩子再也不用去学校上学了呢?其实,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就是考生在家学习,然后每年参加各级考试的。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迭代及政策的相应调整,想必学区房和择校这些烦心事儿将如电动车取代黄包车一样,永远成为历史。现在没报5个以上补习班的孩子,应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学生了。但是,补课费也是家庭极大的负担。但互联网时代加速了知识的整合与集成,在线教育方兴未艾的今天。人工智能无疑是教学脱离课堂的助推剂。当补习全过程都在线上完成,自然省事多了。再厉害的人工智能也无法取代人,这也就意味着,机器人老师再有耐心、再智能,也无法与教师相提并论,那教育的作用体现在哪里呢?虽然在未来,拥有技术技能的人将是最容易就业的,然而反之也成立。这是因为机器将替代技术岗位的工作,而需要高层次社交能力的岗位正在迅速增加。
过去15年,非营利部门的岗位(主要是医疗和教育)显著增长,而其他部门的岗位则有所下降。截至2010年,非营利部门成为美国的第三大雇主,几乎并列于制造业,仅次于零售业。
我们的弱势公民、老人、病人、儿童以及那些遭受严重社会挑战和边缘化问题的群体,需要由最富有同情心的人来关照,因为他们可以辨别并满足其需要。目前,各大洲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开始在教室和课堂上教习同情和同理心,这是机器人很难复制的技能。
管理一家医院、学校、非营利性机构或灾区,还需要很强的社交能力。年轻人学习这些技能的最好方法是:在他们还是青少年时,以团队方式实践演练解决社会问题。这会教给孩子创新、创意、创造力、团队精神、领导力以及其他的创业和管理技能。当解决和处理国家或全球层面的更多复杂问题时,这些社交能力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因而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关注社会能力与情商培养,以便适应未来的社会要求。当我们思考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饥饿、疾病、不平等、贫穷、战争、暴力时,很容易会想到用技术解决方案来处理这些挑战。通过技术,我们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创造和传播新的医疗解决方案、监视和跟踪暴力团伙,并通过互联网提供教育和经济机会。
但技术只是一半的解决方案。例如对于贫困社区,虽然我们可能有技术上最好的农业解决方案,但如果这些社区充斥着暴力和腐败,没有人会愿意投资于这些地区所需的基础设施。
过去,人们以卓越的人道主义技能,已成功地解决了这样的社会问题。曼德拉、圣雄甘地和马丁·路德·金等引领了全球性、历史性的变革,却几乎没有使用任何技术。正是基于对人类和社会制度的深刻理解,他们才能够通过非暴力带领世界走向正义与和平。
由于全球性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我们必须以同等速度来培养我们生而为人的情感和生存能力,例如性格、人格魅力、完整性和领导力等。这些技能虽然很难学,但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学习:例如阅读伟大领导人的自传,参与社会部门的实习,研究哲学和伦理学也会有帮助。思考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是否能开发出人类的社交技能,是非常有趣的问题。一些研究人员使用编程的机器人,来展示同情心和实施爱心行动(例如帮助老人)。也有人认为,对于解决社会问题来说,人工智能会比人类做的更好,通过优化复杂变量,并在很短时间框架内确定最佳解决方案。例如,一旦无人驾驶汽车上路,他们会通过消除人为错误,来大幅减少道路死亡人数。
然而,有时我们遇到的挑战,其解决方案无法被完全优化,也许所有选择都一样好或坏,或者很难评估后果。那么,当面对这种超越逻辑的情况时,人工智能会怎么办呢?会默认是一个随机选择吗?
面对人工智能,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性格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在指引我们穿越不确定的未来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素材来源:齐鲁晚报、中国教育信息化在线、汇合映画数字服务等微信编辑:孟雅琴
【关注】传说中3.0版本的学校,原来是酱紫滴……看后让人深为感动
【特色】这所学校倡导让孩子“玩”出童年的快乐与智慧
【关注】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看看以色列、芬兰等国际同行及中国教育大咖们是怎么理解的
【关注】未来教育什么样?听听大家怎么说
【微管理】“未来教室”来了,“未来教师”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