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从“学渣”到“学霸”:我在国外学英语的故事

2017-08-05 英语演讲第一站 精彩英语演讲

作者孙宽,90年代就去了新加坡,海外经商从教很多年。在英语世界生活,她起初遭遇了很多因为语言表达不畅带来的不便和刺激,下定决心要攻克这个难关。这篇文章,她分享了这一路的体验,非常生动,非常实在。很有意思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 


本文由作者孙宽(微信公号:宽余时光)。



英语不好,一开始觉得关系不大

 

94年出国时,我立刻发现自己在英语上完全是个聋子和哑巴。

 

本来,我小时记忆力好,因此英语成绩一直都不太差,上中学的时候,还当过好几年的英语课代表。高考时因为英语分数最高,差点儿进了英语系,但最后还托关系,强烈要求去了中文系。因为我实在不喜欢学英语,特别是对死记硬背的东西,压根就深恶痛绝。

 

学英语等于“死记硬背”,这估计和当时的教学方法有关;当然,也许因为开始一流行学英语时,家里逼得太厉害。我是极为反感被迫地做任何事,最后从喜欢学英语到厌恶学英语,以至于上大学时,学校有英语选修课,我都不去上,算是对英语是彻底逃离和回避。

 

大专毕业后,续读了三年本科,也还是因为不喜欢学英语,英语四级的考试都没有过关,因此没有拿到学士学位证书。

 

后来我因工作需要被调到新加坡,幸亏华人多还不至于无法生存,但是我非常清晰地记得,去移民厅面试的时候,我需要公司的人事部经理陪同,看着移民官脸上的那个表情分明就是:你们公司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个傻子来做你们的分行经理?

 

我仍然不以为然,自负公司是香港的投资公司,我是中国人,不会说英语也没有什么可耻的。所以,我招聘的销售人员时,都要求他们必须中英双语皆佳,最主要是方便合适我自己的需要;再加上香港老板英语也一般般,况且我们卖的是中国地产楼盘,客户基本上都是华人。

 

总体上,英语不灵光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不大。也正因此,出国后我的英语水平没见提高。

 

调到新加坡工作时间不久,销售成绩就凸显了,我的英语缺陷似乎被弥补了,实际上是被掩盖了。我觉得自己更没有必要去努力,而且我开始还挺骄傲的,“英语这么烂竟然也没有什么嘛!”最后,连我当时晚间上的英语学习班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根本无所收获。




被刺激,产生了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

 

我的骄傲彻底受到挫败,是和我当时的男朋友去马来西亚玩,回来后我听到他朋友这样的评价:“你那个女朋友挺漂亮,不会说英语,看起来有点蠢。”

 

虽然我的英语不好,但是这几句,从远处我还是听到了,也听懂了。

 

我第一次感觉到很沮丧。我的沮丧主要来自于自己无能无力的自卑感,我相信自己一向以来的骄傲和自负,可能都来自于内心的自卑。

 

我第一次开始意识到,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就是人们考察我们的最初能力;而在别人不了解我们的时候,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基本上就代表了我们的全部。而我当时就不具备这种能力,那么,我所有的成绩都必须扣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

 

从那天开始,我有了学习的愿望。这是一种非常强烈地要学习它、要攻克和征服它的愿望,终于把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这种愿望必须是有实际意义的,比如,当时我的工作需要它,我可以绕着它走,我可以掩藏自己的弱点;而当我的生活需要它时,我没有办法再绕着它走了。

 

在我年轻的时候,说我是个“花瓶”,简直就等于侮辱我。那样的评价,正好踩到我的短处,正中我的要害。其实,是我不能接受当时不能以流利的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自己。换了现在,再听到这样的评价,我很可能不在乎。但当时我必须感激那位说我“看起来很蠢”的朋友,他说得对,完全不能和他人沟通,看起来一定是“很蠢”的样子。

 

英语的学习动机必须建立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因为我个人非常反对国内所谓一定要和国际接轨的说法。那些没有实际需要的语言学习,是不能持久、无法真正存活并产生价值的。

 

简单举例,国内大多数博士都经历过英语六级考、托福雅思考等,学习过程极端艰苦;但是他们一旦过关,英语水平慢慢打回原形。非英语专业的人,几乎没有机会应用,凡不被使用的语言,都最终会退化,若干年后多数都仍是聋哑人。



然而,学习还是会遭遇沮丧的瓶颈期

 

强烈的愿望是有了,但能不能攻克各种学习障碍则是另一个难题。

 

我开始一边工作,一边读夜校,由于没有时间消化所学内容,基本上没有长进。最后,我终于在96年亚洲经济危机,公司又要调我去其他分行时辞职了,开始了我在新加坡脱产的英语学习。离开工作,重新背起书包,只为把英语学好,我希望把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放在首位。

 

每天上午,我在一家语言学校上三个小时课,下午复习巩固和做作业。晚上也会查单词,做词汇练习,做各种句子练习,写作文等,几乎竭尽全力。

 

初期阶段,确实有些进步。以前学过的都慢慢恢复了记忆,特别是语法规则,条理都越来越清晰,基本上能完整地写一篇小命题作文,并能完全正确使用时态。

 

但是,口语和听力都没有特别明显的进步,英语学习进入沮丧的瓶颈期。



加拿大老师让我读、读、读

 

假期回北京探亲,住家附件有一个外语学校,怕度假影响学习,又上了一个短训班,认识了一位加拿大退休老教师。

 

这位英语教师,他使我的语言学习,产生了质的变化。从根本上纠正了我的错误理念和低效学习方法,并在我后来从事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产生巨大影响。

 

第一堂课,他让我先介绍一下自己。我用英语说:“我叫孙宽,我是中国人,我是一个老师,我现在住在新加坡。”

 

我觉得自己说得挺清楚的,但是他皱着眉头,看着我,脸上完全没有肯定的表情。他停顿了几秒钟才说:“你今天的作业,就是回家把这几句话反复练习熟练了,明天上课,你继续介绍自己,不要加任何新内容,但是要站到讲台前面来说这几句话。”

 

我非常不屑一顾,心想这个短训班又浪费钱了。教程如此简单,基本上就是浪费我的时间。四句话的作业还需要反复练习吗?回家后,我在心里把这四句话默念了两遍。站到台前来对于我不是个问题。所以作业就算完成了。

 

第二天一上课,我就站到前面去了,然后就慢条斯理地把那几句话说了一遍,中间还停了一下,可能“啊”了一声,几秒钟就混过去了,我指望老师说我的作业过关了。

 

结果老师看着我的表情,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不仅不满意,他简直满脸都是近乎愤怒的表情。

 

“你说的跟本不是英语!没有人说:我…… 是……一……个……老师……”他很生气地说,我完全想象不出他干嘛生那么大的气。

 

“一个有音乐般魅力的语言让你分割成了碎片,没有人懂你在说什么!”我被训斥得脸都红了,说不出一句话。我不懂这种分割成碎片意思到底是什么,但是我明白他是说我差,差得让他认为我简直是玷污了这有美好音频音律的语言!

 

我沉静了半分钟,开始请教他。

 

他非常流利迅速地重复了一遍,而我几乎什么都没有听到,他已经说完了!

 

这是怎么回事?我完全懂的、差不多最简单的四句话,而老师一说快起来,我竟然都没来得及反应。

 

我目瞪口呆地看着他,根本不知道怎样继续沟通。

 

“你没有听到我说什么,对不对?”

 

我无助地点点头。

 

“那是因为你说话的速度太慢,如果你的朗读速度快过我的说话速度,那你就一定知道我在说什么了!”

 

原来道理就这么简单,在完全没有生僻词语的情况下,我们还是无法真正和说母语的人交流,只因为我们自己的语速不够快、不够熟练和流利。当我们能读得比他们的语速更快时,我们才有可能跟上他们说话的速度和频率!只有跟得上对方的语速,才有可能完全听懂对方的意思。

 

“你昨天回去读了几遍?”

 

“十遍。”实际上,我也就心里默念了几遍,我怕老师说我不受教或不努力。

 

“远远不够,你看一个婴儿学说话时,至少重复300遍才掌握一个词汇。这四个句子,今晚回家大声并快速地朗读100遍!速度慢慢加快,越快越好!直到你脱口而出,完全不需要想,完全没有任何迟疑。”

 

我还没有来得及答应,老师继续说:“而且,你一定要大声地,充满自信地朗读它!”我看着他,心里还在质疑,“干嘛要大声,大声小声和自信有关系吗?”

 

“大声地朗读是为了建立自己的信心,当你有信心而且标准地说出这四句话的时候,别人一听就以为你的英语非常标准地道,人们才会对你的谈话有兴趣,而这些来自母语者的肯定和鼓励,一定会使你更有信心去学好它!大声也为自己听到,同时刺激自己的听。”

 

这就好像一个歌唱家,他们无需会唱每一首歌,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代表作,就是自己唱得最好的那几首歌,这些原唱歌曲很难被替代,那是歌唱家的招牌。我们一张口的头几句自我介绍,就好像是我们的招牌,能给人印象最深的,则是我们的自信;而自信确实来自于300次大声地快速流利地朗读训练。

 

“为什么要站到台前来?”

 

“语言的能力就是人的能力,没有人会信任说话吞吞吐吐,没有信心的人。”

 

事实证明了这位70多岁的老教师的方法对我是有效的:

 

一、快速地读;

二、声音洪亮地读;

三、站到台前,充满自信地读。

 

一般的句子这样练上300遍,基本上都能脱口而出。

 

我开始认认真真并踏踏实实地读,300次甚至更多,我能非常标准、流利、充满自信地介绍自己了!母语英语的人听到我介绍自己的时候,都认为我的英语口语非常棒!

 

自信心一点一点建立起来,我开始从简单的句子捡起,不断反复地朗读它们,如法炮制300遍,很快地我的语速提高了,同时我的听力也在进步着。


Everything becomes a little different as soon as it is spoken out loud.(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


过难关:改变自己用中文翻译的思维模式

 

接下来,我又把自己扔到了完全陌生的环境。

 

我先去了美国西雅图,但是那里的语言学校里,有太多中国人,我觉得语言环境不好。于是,我很快就转去了偏远的新西兰。97年的惠灵顿很少看见中国人,我所在的语言学校只有我一个中国人。

 

我的英语学习迅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接着我无法突破的问题也来了,这也几乎是每个中国人,在学习英语时都会遇到的问题,就是我们一直都在用中文思考,然后再来回英译中,中译英。由于思维的模式是中文的,我们自己创造出许多中文句式的英语,使英语母语的人无法真正明白我们要表达的意思,深层次沟通的障碍很难逾越。

 

在新西兰,我读的是一家英国的语言学校,多数老师来自英国伦敦。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一直在努力推进我。

 

学校当时总共设立了12个级别,我开始入学时,进了4。上课第一天,我几乎什么都跟不上。一周后我慢慢适应了,当我开始觉得自己似乎听懂了40%时,我马上就被推到了5;又是几天的紧张、惊慌和傻眼,慢慢地我又能掌握30%-40%了,紧接着我又被推到了6。

 

一个月被调了三次班,我自己感觉连滚带爬,除了睡觉,其他时间都在疲于奔命。我感觉自己吃不消了,我找到学科负责人,希望他能让我回去级5,不必一直拼命推进我,我实际上没有所有老师想象得那样自如,我担心自己学得不扎实。

 

听完我的申诉,负责人笑了,他看着我的考试成绩说:“你的雅思都已经6了。你实际上应该可以去7-8级了,完全没有问题。”

 

我说:“我的阅读里有大量的生字,我不完全明白它们的意思。”他又看了看我的阅读答题情况,“可是你的回答是相当正确的啊!”

 

“那是我分析、推断,加上瞎猜的!”我的焦虑并没有因为我的分数尚可,而减少一丝一毫。

 

“那么我问你,你小时候阅读中文小说时,你都认识每个字吗?”

 

这时,我突然想起来,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我初次阅读《红楼梦》的情景,那时不只是满篇不认识的字,诗词歌赋是一文不通。但是我喜欢上古典诗词,就是从那时开始的。我无法概括自己到底读懂了多少,但是对故事内容大致了解基调没有错。

 

我还记得初一时读《福尔摩斯探案集》的时候,认字率更低,当时读这套书的情节,一些我至今还能清晰地记得。

 

“阅读帮助学习词汇,但是阅读的目的不只是认字。我们通过阅读了解故事,或者说读懂故事的主旨,并享受阅读才是阅读的真正目的。”

 

他看我仍然沉默不语,继续开导我:“阅读是要看整个句子,整个段落,整个篇章的主旨,不必焦虑个别词汇。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学校开会的时候,我们校长说的话,我不是每句都能听得懂,她有新西兰人的口音,但是我从来没有耽误工作啊!”

 

放下英汉字典,必要时使用英英字典,慢慢你就开始改变自己一直要去翻译成母语的习惯了。

 

学习路上有困惑,就会有思考;有人指点,就会有顿悟。

 

我慢慢地从一直要翻译每个词,每个句子的误区中,找到了突破,并走了出来。我很快开始享受阅读英文小说的乐趣了,我时刻提醒自己,去回顾自己初读《红楼梦》的感觉,如果我能读懂30-40%,这个阅读就是有意义的。当阅读量增加时,词汇量的积累就开始成倍地增长了。

 

我被升到9级时,我们的重点学习已经是快速阅读了。主要是阅读当天的报纸头版头条,这些词汇不仅多数都是常用词,而且更容易学习,最有实用性,都是最有效的表达方式,同时对学习概括和归纳阅读的主旨有极大帮助。


算是过了英文关

 

原计划英语学习一年,结果提前仨月完成学业。当我再回来新加坡时,我以英语通过了工作面试,成为新加坡华人总商会语言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师。这样我一边教外国人学中文,一边继续强化我的英语学习。

 

7年对外汉语教学,我的英文听力迅速提高。学习汉语的人都来自世界各地,他们的英语都有各地口音。比如英国人,除伦敦音意外,伦敦以北地区,几十公里的距离,口音都很不同。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的口音,与英格兰南部地区的发音又有很大不同。其他欧洲国家,各有自己说英语的特征。

 

经过几年和世界各地的老外打交道的经验,我基本能大致识别他们所在的地区,这些都是最好的听力学习。

 

于此同时,我自己还请了一位来新加坡国立大学读博士的大学英语老师,当我的家庭教师。在他的帮助下我做的英语阅读理解训练,有些类似于咱们学语文时,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分析阅读材料,提炼阅读摘要等。

 

06年,我到新加坡美国学校当汉语老师的时候,我的听说读写已经能应付日常工作。在美国学校工作期间加强了我的应用文写作。工作上使用的书面语言基本上都是英语,每天有各种电邮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快速阅读和简单电邮是工作的一部分,除此,各种工作报告和考核表格都是英文写作。

 

在完全使用英语的环境下工作,是最好的学习,我们能迅速适应环境需要。

 

在新加坡美国学校工作将近十年,发生过最有喜感的事情是,我曾经被人事部新加坡同事投诉过。原因竟然是“孙宽说话速度太快!”

 

现在回想,这绝对受益于我的加拿大老师,他成功地把我从习惯于慢吞吞的,或吞吞吐吐的语言表达方式,完全改掉了;而英国老师,彻底纠正了我用中文翻译的思维模式的习惯,不再走“翻译式”英语的弯路。

 

我自己受益于优秀的教学方法,我也以他们的方法,去教外国人学汉语,收效同样极其显著。


英语、恋爱、生活 ... 

 

让英语成为我们可以和他人沟通的日常语言,除了工作需要,就是生活也需要。如果我们工作和生活都不需要这种语言,学习它除非是个爱好,否则真是没有什么必要。一种语言学习之所以能不断进步,必须要有实际沟通交流的价值和意义。

 

我从26岁来到新加坡,我生命将近一半的时间都在海外度过。我需要这种语言,因为它关系到我的生存,甚至我的爱情、婚姻和家庭。

 

有人问我,和外国人谈恋爱,是不是为了学英语?

 

年轻时,我也和华人谈过恋爱,但是本地文化修养高的华人,岁数多不合适。除非是研究英国文学的外国人,否则他们的语言深刻性不一定比我们高。所以攻克初级英语交流,谈恋爱练习一下初级口语听力是个好办法。两人是否能达到深层次的语言沟通和交流,最终还得看对方的文学素养,文化历史的修养,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含量,以及个性上是否喜欢谈天说地,是否擅长表达思想感情。

 

总之一句话,因人而异。马克和我恋爱时,初期明显有些沟通障碍。比如他写电邮,一不分段落。二前后观点不一致,没有重点,没有中心。三没有结论。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小时缺乏语言训练的孩子,甚至中学时期“语文”不及格的学生。因此,我要求他,万一有重要的事情,结尾一定要重申自己的观点,概括总结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他的长篇大论,我通常就只看看,他表达的是没有主题的情绪而已。

 

和这位地道的英国人进一步交往后,我还发现我不能请教他拼读,偶尔一个词我不确定拼写对不对,问他我更上火。现在我一边调侃他,一边慢慢理解了他。我们想象一下,即使是受过教育的中国人,不是每个人都读得懂《红楼梦》,甚至不是每个都爱阅读,或能写篇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的文章。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探讨文学、艺术或哲学的。

 

而当我英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看看马克,再想想自己第一次阅读《红楼梦》,回忆一下那位老师说的话:


任何时候,无论听力还是阅读,其实我们都不需要弄懂每个词,我们能抓住一个谈话、一个会议或一个阅读的主旨,清楚我们必须要理解或完成的事情,已经足够了。


学英语,其实是一种修行

作者 范海涛


很多和我有过一样的幻想,认为只要来美国呆两年,英文就不知不觉的变好了。当很多留学生踏进教室或者走进生活的那一瞬间,其实就已经开始明白。那真的只是一个传说。


我在美国生活不到两年的时间,发现语言决定着你的生活质量,决定着你的精神状态,决定着你的方方面面。而大多数人拼命地希望达到一个理想的、沟通完全无障碍的状态,最后基本放弃了这种愿望,而是把持着一种更加理性的状态。人类沟通的层次有很多,而语言的学习永远没有捷径、更没有终点。每一个单词的学习,最后都变成了一种修行。我们,依然在路上。

   

从点一杯咖啡开始


一个人不能走进同样的河流。但是我们却重复着同样的故事。托福考了一个不错的成绩,被名校录取,甚至本科来自很好学校的英文专业。当你走进真正的语言环境时,都不免有些惊慌失措。和很多有过相同经验的人交流过,那种语言的冲击无异于人生中的一场海啸。把你过去拥有的东西冲的七零八落,而你需要有重建灾区的勇气和决心。


“点一杯咖啡都困难?”这是真的。 


很多初到美国的朋友,可以应付基本学习和写paper,却发现日常生活的挑战也需要一点一点地去克服。并不是不会说咖啡这个单词,而是发现我们不懂点咖啡的习惯。


一句“How do you like your coffee?”也会让你觉得莫名其妙。原来这是要回答咖啡是否要加奶糖。而很多纽约的人的回答或许是,“One sugar, one cream!” 



为什么用量化的语言去回答,没有什么,只是习俗。糖包是一小袋一小袋的,奶是一小盒一小盒的。因此很多人习惯用量化的概念去回答。而不是我们想想中的“a little”。


学习英文的旅途就这样寂寞地开始了。默默地记下习俗,我们开始在真实的环境中奋勇求生。


像雷达一样吸收信息


雷达一样永远在吸收信息。这是我的感受和对很多朋友的建议。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只有一刻不停地去吸收,去提问。才能迅速积累我们需要的知识。 在同学之间在交谈的时候,别以为和自己无关,每一个时刻都无比珍贵。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我和几个美国同学在地铁等车,莎拉和外系的安娜互留电话号码,莎拉问,你的姓是什么。安娜回答之后,莎拉说,“Are you in the tribe?” Anna回答,“Yes!” 


这段对话让我让我非常凌乱,因为tribe在英文里是部落的意思。在这里我无论如何也不知道她们在表达什么意思。我马上提出了问题,也得到了解释,莎拉发现安娜的姓可能是犹太人的姓,所以问安娜,“你也是犹太人吗?”这种随意的谈话里包含里大量的知识。


是的,我记得在最开始的第一个学期里,我几乎回到了幼年的状态,成为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


What is Black Panther movement?  (什么是美国的黑豹运动?) 

What is gentrification? (使地区贵族化)

What iszoning rules? (什么是分区规则) 

What is the food bank? (什么是食物银行?) 

What is black history month? (什么是黑人历史月?)


我几乎不放弃每一个提问的机会。因为我知道这些知识都是通往真正交流的钥匙。慢慢地,我发现这些问题后面不只是语言,而是深厚的文化。也许每一个问题之后,都需要读好几本书。而了解这些文化,才是通往下一个层次沟通的重要一步。


勇于参与,勇于提问,这是看似简单,但是却绝非容易的一大步。


美剧到底有没有用?


和很多人一样,我在来美国之前通过看美剧学习英文,在我拿到offer的那一个夏天里,我至少又把以前看过七、八遍的《老友记》重温了三四遍。我坚信,这是在当时环境下最好的学习语言的方式。但是来到美国之后,美国的教育确实给与了我极大的震撼。



除了口述历史课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对于历史知识的匮乏,我在其他任何选择的课程中都感受到了知识的短板。在哥大校长的《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课程当中美国同学对于历届大法官的名字如数家珍。课上经常探讨新闻媒体和言论自由的关系以及个人自由言论的边界问题。


“全球都市化”这门课程,我们讨论各国贫民窟的现状以及都市化对个人的影响。在社会学课程当中,我们通过阅读讨论生活中我们所做决定的社会学因素,个人失去和得到的量值比。在人权实践课程当中,教授讲授为什么全世界有193个国家,为什么只有美国和索马里没有通过联合国的儿童保护公约。


坦诚地说,这些课程极大地开拓了我的眼界。而忧虑地说,中国学生为什么上课不太发言,那是因为我们之前甚至很少接触到这些知识,更别提对这些事情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教育让中国留学生恍然大悟,我们太习惯于站在中国语境里看问题。而我们对于世界其实还是一个出生的婴儿。所以我急迫地希望能够站在世界语境里和别人沟通,而不是自说自话。要想达到这个目标,系统的阅读与学习是唯一的方法。


最后我最终明白,美剧只是英语学习里金字塔的塔底,那样的学习掌握的最终只是碎片化的信息,远远不足以称之为对英语的学习。在英文学习里,阅读和生活体验永远都是最重要的,而美剧最终只是一个美好的补充。



作者采访美国大学历史系教授彼得库兹尼克


站在同一语境里沟通


随着在美国时间的增长,看电视新闻成为了我的习惯。我每天尽量会收看美国的电视新闻。有时候是ABC NEWS,有时候是Nightline, 有的时候是Good Morning America. 如果错过了电视,我一般会找一个时间在网络上把当天的新闻补上。而坐地铁的时候,我从来不愿意浪费时间,而是随手在报箱里拿一份纽约的免费小报《am NewYork》,得知纽约的新动态。我在家里订阅了《时代》杂志,虽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能读完,但是有空的时候我会翻翻封面文章。


我们常年在中国生活,并不了解美国社会是如何运作的,也不并了解在这个语境下发生的事情。所以通过日积月累对新闻的收看,我们了解美国社会真实发生的事件,从而了解了美国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我们并不一定要完全遵从这种价值观,但是如果我们了解美国社会在发生什么,我们在对话中会体现出来,别人知道我们至少和他们处于同一个语境。


美国大选的时候,我经常去奥巴马的助选中心去参观,和那里的志愿者交谈。我希望了解四年一次的美国大选,基层选举的运作到底是怎么样的。我甚至交了25美元和大巴车去参观挨家挨户的上门游说。去体验整个基层民主的运作过程。我和民主党交谈,他们谈到奥巴马时眼含热泪,说他们需要健康保险。我和共和党交谈,他们对奥巴马深恶痛绝,说他是史上最糟糕的总统。


在学校里,我的朋友既有坚定的犹太人,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又有来自巴勒斯坦的逃亡者的后代,完全反对以色列。在学校里,最珍贵的时刻都是可以和来自两边的同学交谈,他们谈出他们真实的生活,也增进了你对世界的理解。


这是人生体验的一部分,也是英文学习最好的来自生活的资料。你了解了美国人怎么想,才能真正和美国人沟通。


Life in between


毕业论文我写的美国华人的口述。题目叫做Life in Between. 很多人会和我谈起语言的问题,并且告诉我,第一代移民几乎难以彻底跨越语言的障碍。这也是我在美国生活越久,体验越深的东西。我们没有美国本土人的成长环境,因此几乎难以彻底跨越语言的障碍,很多人有在两种生活中摇摆的感觉。


这种感觉我也有过,但是我觉得这种感觉并不负面。我以前会谈到一个个人能否做到中西融合的问题,刚开始我认为不能。因为两种文化差别太大了,难以完美地融合在一个个体上。现在我逐渐理解,很多人试图在深度理解两种文化的情况下做出一种平衡的选择。向美国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美国,这种努力非常艰难,但是弥合鸿沟的尝试依然值得。


学习语言,更像是一种修行。因为最后,语言早已经不是语言,而是深刻地和语言背后的整个世界结合着。这是一辈子的事情。





想第一时间接收英语演讲文章&视频?置顶精彩英语演讲就对了!操作办法就是:进入公众号——找到“置顶公众号”—— 开启。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英语演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