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总统演讲稿5个误解,克林顿总统前演说词撰稿人为你揭秘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2016年7月22日刊登《有关撰写政治演讲稿的五个迷思》一文,作者为比尔·克林顿总统前演说词撰稿人杰夫·谢索尔。文章全文如下:
梅拉尼娅·特朗普去年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讲掀起轩然大波——查找摇身一变成为特朗普阵营内部撰稿人的剽窃者——这很不正常:演说词撰稿人鲜少是公众关注的人物。假如我们有个信条,那就是培养“追求默默无闻的激情”,那是1937年布朗洛委员会对总统身边的工作人员提出的要求。这种工作多半是不为人知的苦差事。美国人倾向于不相信政客们如簧巧舌说出的话,而撰写演说词过程的不透明可能更加重了人们的猜疑。以下是对我们这个行当的五种迷思。
1
迷思一:政治人物是傀儡。理查德·尼克松——口才不如约翰·F·肯尼迪,1960年大选中最终败给肯尼迪——对肯尼迪颇为不屑,称之为“照本宣科的傀儡”,重复着其演说词撰稿人、了不起的特德·索伦森的话。这种指责站不住脚;肯尼迪天生的口才和机智风趣在每一次的即兴演说中显而易见。
认为当今政治人物只是傀儡或学舌鹦鹉是不对的。撰写演讲稿多半是密切合作的过程:撰稿人和演讲人来回讨论提纲和草稿,反复斟酌行文的流畅或论据的焦点,提炼(有时是毁掉)一个好句子。
演说词撰稿人太偏离首长的意图是要倒霉的——这是我2000年的一个教训,当时我从一篇重要的讲话稿中删除了克林顿总统写的一段话。他严厉地对我说:“照原样给我恢复。”然后他说了原稿上绝对没有的一个词。
2
迷思二:演说词撰稿人就是速记员。演说词撰稿人不被人说成是傀儡操纵者,就会被人视为记录者——抄写员——将演讲者提供的素材加以记录和润色。1997年国情咨文发表的当天晚上,白宫举行了一个宴会。在宴会上,克林顿搂着他的首席撰稿人迈克尔·瓦尔德曼,向嘉宾介绍说,“这是给我打稿子的”。用“打(字)”这个动词不是偶然的。很多政治人物对与自己撰稿人的关系内心很矛盾——依赖他们同时对这一事实又耿耿于怀。
就连有些演说词撰稿人对自己也是这么看的——要么过度谦卑,要么对自己的角色有误解。很多撰稿人说:“那终究不是我演讲。”这话显然没错;要用演讲人的语气来表达演讲人的观点看法。不过多数演讲人不希望自己的话未经斟酌、原封不动地反馈给他们。聪明的演讲人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速记员。
3
迷思三:“即兴”意味着“发自肺腑”。共和党最大的怪癖之一就是对一种有60多年历史的技术耿耿于怀:电子提词器。2011年媒体策略家弗雷德·戴维斯发表了该党的半官方立场:电子提词器是“不真实的表现,是你不能即兴演讲的证明”。
这是对奥巴马总统的尖锐批评。奥巴马喜欢电子提词器而不爱用传统手段,比如小卡片。共和党对此冷嘲热讽,说这是弄虚作假和弱智的表现。现在这也成为对希拉里·克林顿吹毛求疵的借口。
正如特朗普崛起所揭示的,反电子提词器不纯粹是冷嘲热讽;它反映了人们对政坛把戏普遍感到失望。我们逐渐将“即兴”等同于“发自肺腑”。这同样是糊涂可笑的。特朗普很多脱口而出的话显然是错的,而字斟句酌的一篇讲话可以给人深刻的启示。
4
迷思四:他们说的每一个字我们都不能相信。我们之所以对政治人物所言的真实性产生集体怀疑,完全是因为在过去半个世纪遭到背叛,从越战的“隧道尽头是光明”到水门事件、伊朗门丑闻和莱温斯基绯闻等等。
这种欺骗行为在政坛上司空见惯。然而,大多数公务员的良知,或者白宫或一般竞选活动核查事实的范围和认真程度可能让观察家们感到意外。经济小组对数据反复进行核实;逸闻趣事受到彻底审查,如果有怀疑,就会被舍弃;重大的断言力求做到准确无误。在其2000年的国情咨文中,克林顿想要提出使美国成为世界最安全的国家的目标。最后他不得不满足于使美国成为“世界最安全的大国”;他的高级政策顾问提醒说,就安全而言,美国永远超不过小小的冰岛或丹麦。
5
迷思五:政治演讲不再重要。得克萨斯农机大学的乔治·C·爱德华兹等政治学家认为,就连美国最伟大的沟通者——罗斯福和里根——也没有展现出撼动舆论的真正能力。爱德华兹说,总统“公开讲话”推动政策辩论是在“浪费时间”。
演讲改变社会的能力无疑被夸大了。至少有几年时间,奥巴马的白宫似乎有一个浪漫的想法,即重大的演讲——不管是关于医疗保健还是关于美国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的——可能改变局面。然而到奥巴马的第二任期,他的助手开始感觉到几乎“不可能突破”“媒体过滤器”或穿透社交媒体上的噪音。让人们听到很难。
然而,不断重复明确的信息的古老办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仍然能够改变人们的思想,然后改变结果。如果这个国家终于愿意通过讲究实际的控枪法案,那么奥巴马功莫大焉,因为他在一次又一次的讲话中反复坚持推动。
想第一时间接收英语演讲文章&视频?置顶精彩英语演讲就对了!操作办法就是:进入公众号——找到“置顶公众号”—— 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