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88狙被讽为“反人质步枪”,全是枪的锅吗?

2017-12-21 侯知健 讲武堂

声明:除《踢馆》外,讲武堂所刊登文章均为授权转载,目的是提供多样化看问题的视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认同文章观点




反人质步枪一说,已经好几年历史了


在国内军迷圈中,88狙击步枪有个特殊的诨名,叫反人质狙击步枪。


这个称号是源于2011年的一次执法行动中,某市的特警狙击手在处理人质劫持案件时失了手;人质头部中了一枪,而罪犯只是脖子被串了皮,行动完全无碍。后来罪犯被警方展现出来的魄力和武力所震慑,选择了举手投降,人质被送往医院急救。


客观的说,这次失误的行动中,88式狙击步枪本身的性能不足是个次要而并不具备决定性的因素;真正的原因在于,国内不少城市的特警训练,在当年不够科学严密,对实际行动缺乏足够的可预见性、可参照性、可执行性。



88狙的精度本身不高,按照解放军出版社在2000年公开出版的《轻武器射击手册》中所附射表的数据;88狙在100米距离上,高低散布密集界为5厘米,方向散布密集界为6厘米。根据散布密集界与散布圆半径的换算公式,88狙的百米散布圆直径是18.6厘米。


换言之,88狙的实际精度是6.7MOA,百米保证(100%命中)打中乒乓球拍,如果要求降低到2枪1中,能打中乒乓球拍直径中央1/3的区域。这个精度也是为何在《杀伤单个目标(命中1发)所需弹药数量表》中,88狙的要求是单个目标,100米内1枪1中,100米外2到3枪1中,500米外不做要求的原因。


框内为最理想命中区域


现代标准狙击步枪的标准要求一般是优于1MOA,确保在90-100米上,能保证(100%命中)一元硬币大小的范围;在反人质劫持射击中,这意味着人的脑干或者高位脊髓。一旦被击中,罪犯将瞬间失能死亡,无力造成严重后果。


虽然精度不高,但是在城市执法过程中,由于环境复杂;一方面射手有大量的隐蔽掩护,另一方面追求尽可能准,实际上射击距离都非常近。美国的统计数字是,狙击手执法射击,平均射程65米左右。


由于当时射手开枪的距离非常近——远小于65米,88狙本身的精度已经不足以造成如此大的命中误差了。


玻璃弹孔


失误的关键在于,射手和现场指挥人员,缺乏复杂环境下射击的系统理论认识和实际训练——尤其是穿透介质射击;草率的制定了穿透玻璃射击的战术决策,未能预估到子弹穿透一定厚度玻璃以后的大幅偏转问题,导致了误伤。


玻璃的硬度非常高,子弹在穿透一定厚度的玻璃以后,无论射击角度如何,都会向垂直于玻璃的方向偏转。但是枪弹不同,射击距离角度不同,玻璃类型和尺寸不同,弹头穿透以后的效果和偏转程度也不一样。


美军狙击手认为小口径穿玻璃不靠谱


特别是小口径枪弹,射击玻璃的结果特别难以预料。目前西方狙击手通常认为,实施此类射击需要7.62毫米口径以上级别的狙击步枪,而且最好采用垂直角度设计、或者是双人双发射击——第一发击破玻璃,第二发击毙罪犯。


在平时的训练中,执法狙击手不仅要根据本地情况进行大量实弹试验,做到心中有数;而且仍然要极其慎重的考虑,是否要采用穿透射击的战术。


在二战以后的执法/反恐狙击发展中,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发展也非一帆风顺;类似穿透玻璃射击的经验总结、训练科目制定,也是用了很多血的代价才换回的。



国内在这方面需要批评的是,此次事故好几年以前,武警特警学院翻译美国海军陆战队狙击手教官约翰·普莱斯特著作的教材,中文版《美军高级狙击手训练手册》中,在第166-177页,有专门的章节详细描述了此类情况,并反复给出了警告和建议。


如果说因为种种原因,比如无法接触到外部信息,或者啃不动生肉还算可以理解;这种体制内前沿单位已经做成简体中文熟肉的东西,也出现上下游单位的理论系统和训练设计脱节,导致行动失败、人质受伤,这是很不应该的。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在该事件以后,国内警方的公开论文中,开始出现了大量针对性的论文,比如2012年人民公安大学的《国产狙击步枪射击玻璃后目标的准确性与杀伤力初探》;则代表此类问题已经开始得到重视,在以后应该不会再发生了。


如果想第一时间获取深度军事分析文章、向作者提问互动、关注作者又在国内的专著文献中挖掘到了哪些有意思的信息,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候知健”或者“txzzhzj”




欢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
腾讯军事讲武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