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蚌埠人社传来喜报

蚌埠发布 2023-09-17


喜报!喜报!喜报!


今年以来

全市共752人通过高级职称评审

(不含驻蚌高校、科研院所及央企等)

其中51人通过正高级职称评审

高级职称评审通过人数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我市切实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坚持动态调整职称评审专业,将数字经济领域的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管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职业纳入职称评审范围。



畅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符合条件的海外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继续教育等申报条件限制,可通过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直接申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促进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

我市明确监理工程师、建造师、执业药师、社会工作者等56项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可直接聘任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符合晋升职称条件的,可持职业资格证书直接申报。


贯通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路径,各类企业工程技术领域生产一线岗位,从事技术技能工作,具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的高技能人才,符合相应职称评审条件,可对应申报参评高、中、初级职称。



注重丰富人才评价方式

在工程、建设工程、农业、农业工程等系列采取业绩答辩的形式,在中小学、中专学校、技工院校和党校教师等系列采取无生授课的方式,在群众文化等系列采取现场表演等形式实施评审。同时,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全面实现职称申报、受理、审核、评审、公布、发证等全过程一网通办。



“以破‘四唯’和立‘新标’为突破口

“以破‘四唯’和立‘新标’为突破口,我市职称评审工作力避‘一刀切’、简单化,更加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品德首位人才评价机制的不断健全,我市逐步健全体现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专业能力、技术水平、学术影响力、创新成效、人才培养等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得到了持续释放,更多专业技术人才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近日,市人社局下发《关于做好2023年度全市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启动本年度全市职称评审工作。




职称评审范围

包括在蚌各类企事业单位(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且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关系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我市就业的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在蚌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我市颁发的外国人工作许可证的外籍专业技术人才。



与往年不同的是

今年起,我市将逐步构建数字经济职称专业体系,针对数字经济领域新职业增设职称专业开展评审;授权市司法局组建公共法律服务系列(公证员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三级、四级公证员;聚焦产业发展需要设置乡村振兴农经、农技、农艺、电商营销等11个专业,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审。

同时,我市将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开展技术经纪专业职称评审,对从事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加大成果转化评价指标权重,促进更多高质量科研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围绕新兴产业,按照“一链一策”原则优化职称专业设置,进一步促进产业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支持鼓励分层分类开展企业人才评价,注重将为企业作出的贡献、创造的业绩、发挥的作用作为人才评价重要内容。


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职称评审工作将对于不同类别人才继续落实好倾斜激励政策,持续做好疫情防控一线、民营企业、援派、乡村振兴、技能人才申报职称评审工作。对在全国和省博士后创新创业赛、揭榜领题赛等获奖的博士后项目,可作为出站博士后认定评审高级职称的业绩能力条件。此外,为优化证书发放流程,提高证书办理效率,对持有我省纸质职称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故遗失、损坏证书的,可按相关程序申请补换发职称电子证书,专业技术人员可在“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职称申报栏目进行申请。



更多信息请下载“蚌埠发布”APP


往期精彩回顾


车辆限速通告!
怀远、五河公告!缴存上限调整!有关这笔钱
蚌埠一地事业单位招聘成绩公示通告!涉及111、131、177路公交车
定了!发放一次性补助,延续至12月底2023年蚌埠市市区省级示范高中分解指标分配表来了!
623分!刚刚,蚌埠市区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布!
全省第三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召开!蚌埠开工动员项目71个,总投资352.2亿元


来源:蚌埠日报社

融媒体记者:吴媛媛  通讯员:赵秀春

编辑:成凯 校检:侯靖  审核:朱素贤 

监制:王静 总监制:孟儒存


今日推荐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