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越2023·蚌埠答卷丨幸福蚌埠暖心头!

蚌埠发布 2024-01-04

幸福蚌埠
暖上心头



航拍吴湾名苑安置房,摄于12月24日。

● 3月23日,我市发布《10项暖民心行动2023年实施方案》,以暖民心行动为载体,不断解决人民群众就业、教育、医疗等关键小事,回应群众关切。


● 5月,我市推出老年助餐“一卡通”,突破县区助餐结算壁垒,打破户籍地就餐限制,逐步实现全市老年助餐“一卡通吃”。


● 6月起,我市大力开展全市住宅物业管理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清单闭环管理,逐个销号,全面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 9月6日,市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知,2023年我市实施50项民生实事,既包含了已实施多年的一系列民生改善项目,又整合、新增了一系列新项目、新举措,其中15个项目是首次实施。


● 10月22日,“幸福蚌埠 跑‘靓淮河’”2023蚌埠半程马拉松激情开跑,“靓淮河”工程呈现的美景与快乐健身的蚌埠人,给八方来客留下美好印象。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找到了好工作,住上了保障房,吃上了助老餐,出门就有公园,孩子安心托管,村里路网更宽……翻开2023年的民生答卷,是肉眼可见的乡村建设,是更有保障的医疗养老,是愈发便利的日常生活,是一串串沉甸甸的温暖数字写满全年。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项惠民暖心的实事,都有一群人满足了期待的幸福笑脸,都有着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动人的实惠。这份民生“答卷”的温度与分量,让“幸福蚌埠”成为蚌埠高质量发展最温暖的底色。











劳有所得,皆有所养


12月27日,4137名蚌埠困难高校毕业生和技工院校毕业生领到了每人15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在步入社会之初的求职路上得到了温暖助力。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生计幸福的保障。一次性补贴只是就业路上的助力之一。帮扶有政策、就业有补贴、求职有平台……通过“多管齐下”,11月底,我市就完成了年度就业促进任务目标,城镇新增就业3.75万人,新增技能人才30582人,新增高技能人才7080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56万人次,农民工参加培训25154人次。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地就近、“家门口”高质量充分就业,正在推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对于难以就业的弱势人群,年度50项民生实事给予更多保障——农村低保标准年均增幅不低于4.5%,城市低保标准年均增幅不低于7%,每年调整一次或适时调整,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3倍。同时提高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
此外,我市还为各类困难群体实施了10项救助类实事,包括困难职工帮扶,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应保尽保,困难残疾人康复,推动实现残疾人较高质量就业,持续优化无障碍环境,高等教育阶段及中等职业教育残疾学生应助尽助,完成高龄、独居、空巢、留守、失能、残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信息采集和探访关爱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强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保障,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少于5230件和实现刑事法律援助全覆盖,强化困难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等……“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的理想之光正在照进现实。


日前,蓝天菜市场内各种蔬菜供应充足,市民按需选购。










住有优居,平安健康


年终岁末的凛冽寒风里,薛峰却喜气洋洋、浑身是劲,忙活着装修几个月前拿到的禹会区吴湾名苑小区新房。住了40年的旧房换新居,而且是现房安置、多项目可选、商品房标准的配套和环境,让“住有优居”的居民充满幸福感。


高高兴兴地住上新房,或看着住房从破旧老屋华丽“焕新”的蚌埠人数以万计——今年,我市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3818套,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29.70%;基本建成17543套,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35.13%;三年以上棚改项目竣工率100%。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托起了百姓“安居”梦。2023年,我市还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5360套,占年度目标任务103.76%。其中,实物筹集8个项目,共3936套;发放保租房租赁补贴1424户。我市还积极推行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确保公租房公平善用。此外,全市51个老旧小区基本完成改造任务,一个个老旧、脏污的小区变得崭新、便利。
聚焦“衣食住行”,解决“急难愁盼”,住有优居的安身之所让人开心,还有更多民生实事让百姓暖心、安心。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实施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健康口腔行动、安心托幼行动、便民停车行动、文明菜市行动、老有所学行动等。9月,新推出的50项民生实事中又纳入了更多便民类、服务类项目,解决一个个百姓身边的“急难愁盼”,让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更便利、更健康、更安心——
医疗服务方面,今年我市实施出生缺陷防治提升行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和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率分别达到98%和95%以上;开展城乡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全面开通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特病病种申请鉴定线上办理途径,试行慢特病保障待遇“免申即享”;实现自行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异地就医“自助备案”;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强护理服务能力建设。
文体服务方面,开展第十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推动“15分钟阅读圈”建设,建成31个城市阅读空间;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向全市每个行政村送正规演出至少1场;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全年对376处体育健身设施进行配建、维修和提升,完成8.47万人次的体育培训,举办大小赛事300余场,基本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快乐健身行动满意度评价居全省前位。
暖心的便利、体魄的健康,都根植于安全,为此,今年以来,我市实施“惠民菜篮子”行动,开展放心消费示范创建,围绕重点民生食品开展“你点我检”,同时深入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全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


日前,记者拍摄已建成的天公湖健康步道。










优美环境,共建共享


“公路串起了景致,带来了人气,聚起了财气。”在禹会区杜郢村,民宿老板李林杰说,“正是因为修好了这条环涂山沥青路,我们才敢干民宿的,节假日客房全部爆满。”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重要民生实事之一,“四好农村路”建设为一个个乡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农因路而强,村因路而美,民因路而富,有了道路的“加持”,一批批特色产业乘势发展,一个个乡镇农村和美靓丽,一条条畅达农路贯通幸福。2023年,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包括133.341公里提质改造工程、4座危桥改造、787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及精细化提升工程、507公里养护工程。


对于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善的作用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今年以来,蚌埠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核查,新增完成33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加强对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监督管理,确保了医疗废物及时安全有效处置。同时,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10余个,新建口袋公园10个,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新增解决不能24小时供水村庄6个,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巩固提升工程,推动“快递进村”,整治和改造提升城乡菜市场68个,新建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工会驿站)50个以上……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基础设施,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得以共享幸福。


掩卷深思有所获,初心不忘开新篇。2024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民生改善一直在路上。“2024年,我们将继续协调全市各部门,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采取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在就业促进、社会保障、困难群体救助、教育惠民、卫生健康、环境保护、交通出行、文体服务、城乡建设和公共安全等十个方面着力,继续实施50项民生实事,有效解决一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民生办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往期链接:

跨越2023·蚌埠答卷丨增量器!压舱石!科技创新赋能蚌埠工业经济

跨越2023·蚌埠答卷丨绿色发展 蚌埠“上新”

跨越2023·蚌埠答卷丨一座城,乘风起…

跨越2023·蚌埠答卷丨诚邀蚌埠发展合伙人



更多信息请下载“蚌埠发布”APP


往期精彩回顾



中共蚌埠市委组织部公告蚌埠一地最新通告!皖C车主速看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最新任免
降雨将抵蚌埠!新一轮剧烈降温将在……
跨越2023·蚌埠答卷丨诚邀蚌埠发展合伙人
刚刚!通了!
通知:暂停服务!
立即全面排查!五个严禁!
蚌埠市政协常委会公告
最高最重!初具雏形!蚌埠机场最新传来……
跨越2023·蚌埠答卷丨一座城,乘风起…
重要提醒!符合这些条件,个税减半!


来源:蚌埠日报社

融媒体记者:郝玉琳 文 刘晨 图

部分图片来自蚌埠日报社融媒体稿库

编辑:侯靖  校检:成凯  审核:朱素贤

监制:王静

总监制:孟儒存


今日推荐



点亮 转发扩散给起早贪黑的蚌小布加加油打个气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