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食峰会第二期第二天,沸腾ing
“良食不等同于素食,也不是有机素食,它是一个探索方法。”良食峰会发起人简艺如是说。这个丰富的有包容性的词语吸引了国内外的食物行动者,包括生态农业从业者、素食者、社会创新者、环保公益组织工作人员等关心粮食并愿意努力改善现状的人。
01可持续食物是我们共同需要的美好未来
上午第一个演讲的是即将赴美就读纽约大学食物体系研究学博士裘成,她带来“可持续食物体系”的主题分享。
裘成
2012-2016年她在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工作,深刻意识到全球农业和食物体系存在严重的问题:目前土地生产的粮食足够喂饱世界所有人,却依然有大量的饥饿和贫困问题。因为三分之一的食物还没上餐桌就被浪费,美国比例甚至更高。现有的食物体系带来了沉重的环境代价,更引发了贫困、不平等的问题。而且许多领域研究分割,未能探索相互之间的联系。基于此她运用系统性跨学科的方式研究美国可持续食物体系转型,参与生态农业与城市农业等实践。
“闭眼想象你最喜欢的一种植物,你想到植物的根了吗?95%植物扎根于土壤。”土壤是生机勃勃的微观宇宙。人的身体也是一个生态系统,体内与体表的微生物数量超过人体的细胞数量,肠道菌群尤其丰富。肠道菌群影响人体免疫系统,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与多种精神疾病相关)。为何慢性病在发达国家激增?因为肠道菌群、农业、饮食结构变了。80%慢性疾病与肠道菌群有关,而菌群喜欢吃膳食纤维。
重点来啦!裘成指出健康饮食原则:以素为主,全谷物,来自健康土壤(生态有机),少吃加工食品。食物是从土壤到肠道的生命过程。那可持续食物体系是什么样的?中国的农业与食品体系何去何从?过去数千年我们靠的是传统精耕细作和本地化食物体系,现在是化学农业和越来越工业化食物体系(世界第一的化肥、农药使用量),我们希望的未来是现代生态农业和可持续食物体系。呼吁大家共同探索链接食物生产与消费的模式创新,共享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资源,让我们用农业与食物共建美好的生态家园!
02食物上的微小牺牲可以拯救很多生命
接下来是纽约大学的伦理研究者Jeff Sebo通过Skype视频分享,主题关于食物消费与生产,以及食物政治。如果工业化养殖伤害了动物和环境,我们是不是有道德义务不吃这些工业化养殖的食物?是,不吃可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伤害,会因此更健康、更快乐。减少非必要的伤害很难,不产生任何伤害更难。
Jeff抛出自己的观点,一是少吃肉或者不吃肉,刚开始也许难,但坚持下来就会越来越容易。二是你的个人选择也许无法带来显著变化,或许觉得难以改变社会,但你可以改变家人朋友以及当地的情况,可以影响周边人开始关注、思考食物问题。
我现在是不是应当停止吃某些食物? 答案是肯定的,每个人的一点牺牲就可以拯救很多生命。我们改变所需付出的代价并不大,而聚集在一起产生的效果却很明显,对健康、动物、环境、未来等都有帮助。
如果你决定参与改变食物体系,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激进的还是柔和的?柔和派认为要渐进,逐渐产生一些小的变化,而激进的方式会吓跑很多人,很难有大的改变。激进派则认为亟需唤醒民众,当前的食物系统需要加速替换,否则就会让人产生只要有小变化就可以,现在的食物系统也不错的错觉。Jeff认为,这两种人都需要,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共同推动持久的变化。在之后的问答环节,现场气氛热烈。
03 欢笑与掌声不时响起,10场小论坛在美如古画的蔚圃平行进行
福州的黄银霞分享了正在做的正念饮食沙龙及课程、素食晚宴、亲子料理课等行动。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代表在发言时就三个小故事做了分享,绿发会在面临各种突发事件时,一直坚持统筹协调、勇于担当、恪守诚信等原则,并表示绿发会一直是大家挚友和后盾。
重庆农人朱荣升讲述合初人菜园子如何“毁”了他的有趣过程,堆肥1个月,减肥20斤。坚持下来就有改变,看到40度下的生命力,探索了豆科治杂草等农法,开始建立起菜园子的生态系统。
王爱民分享的是智慧农业,陪伴植物生长。基于数字化,大数据进行基础研究。他们也在做好玩的事,比如走遍植物园、路边植物学、濒危植物箱等。
汤玉娇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食物如何治愈了她的身心灵。
来自“素社”的屋顶分享干货,主题是活动传播的创意设计与有效执行。
“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CIWF)”的Melinda 带来了“农场动物福利”的精彩演讲。
良食路演的核心成员洁丽展现了团队过去几个月在十多个城市举办良食工作坊的历程,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亩田,我们只想让它长出良食。向有共同梦想和方向的伙伴致敬!
民以食为天,良食教育从幼儿抓起,林宏裕指出幼儿食物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吴安睿播放动物保护视频,非法猎杀非洲象、加拿大海豹的画面极其残忍,呼吁大家拒绝购买野生动物制品。
喻明慧分享的是微生物有机垃圾处理技术在城市中的运用,如何在城市社区学校中用微生物技术共建共享绿色综合体。
王帆分享有机酱油从种植到酿造的全过程,指导大家如何选购酱油等调味品。
04两场工作坊——因良食发生更多智慧分享
工作坊一:研究组
美国资深食物研究学者Mia MacDonald主持了下午的工作坊,探讨传播与研究。Mia的职业经历极其丰富,在研究、沟通、写作、创业、传播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切实的经验。精华分享如下:
研究可以很有趣,很创新。传播要准确、可信、有创造力。如何打破阻碍抵达你的受众?
如何激发不同的思考和生活?如何影响有能力加速改变的人?如何跟主流媒体和社会媒体打交道?一些可能的方式:产生新连结的案例、数据、纪录片、短视频、照片、动画、研究与视觉艺术、数据视觉化、自媒体、线下活动等。
工作坊二:创业组
由投资家梁正中先生主持的创业工作坊同步进行,他从一系列的问题开始,怎样让孩子过好一辈子?好榜样的定义是什么?梁先生首先分享如何经营家庭,然后逐步深入探讨创业,他认为创业的关键点是志同道合的人、发心和行动,创业的核心和家庭一样是经营,而经营最重要的是德行。从立德开始,德行好,家庭和事业才可以经营好。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德行准则。
梁正中先生
梁先生与参会代表问题解疑对话
梁先生帮参会吴女士解答疑问
梁先生帮助盖师兄解决疑问
夜晚十点了,烧脑的良食项目讨论仍在自发进行中,为良食英雄们手动点赞!
充实的一天,少不了美味良食的点缀,用眼睛“吃吃看”。
这些美味的食物都是厨师与厨房义工们辛勤劳作的成果,小编忍不住给他们36个赞。下面是他们的工作图,看看他们在搞什么事情!
文字/雁雁,摄影/凡小野,审核/朱清,编辑/小清
来源:何以为食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o7ZNz8xVa5mXzVTxX3GWow
相关链接:
阅读原文↓:【募捐项目】寺院良食厨房计划
—环境投诉—
电话:010-68484230
—投稿、建议、项目合作—
邮箱:v1@cbcgdf.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