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丽君:云南大象集体迁徙之人象冲突

绿发会 中国绿发会 2024-04-22

关注中国绿发会,订阅绿色未来

近日,原本生活在西双版纳州勐养子保护区的15头亚洲象一路北上迁徙进入玉溪市红塔区大湾村附近。6月2日21时55分,北迁象群沿玉溪市红塔区春和街道老光箐村北侧前进,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


2020年12月,这一象群首次造访普洱市墨江县,2021年4月,它们北上进入玉溪市元江县觅食,并于24日晚进入到峨山县地界。2021年5月27日13时50分,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出动10名指战员,带无人机、侦观、通信等器材前往玉溪峨山协助搜寻。27日16时00分,无人机侦查显示,野象群在峨山大坟山附近觅食,联合指挥所尝试利用投食方式引导野象,并使用大型车辆机械封堵外围道路,防止野象进入市区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伤害。很多人对大象的突然迁徙抱有极大疑惑·····


图片来源:央视网


片来源CCTV


对于大象的这一行动,同时也引起了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绿会志愿者马丽君的思考。云南大象为何会集体迁徙呢?


首先,她认为云南大象集体迁徙与保护区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有关。无人为干预使得森林的郁闭度非常好,林冠层保护得非常好,导致林下可采食的食物种类、数量都在不断减少。这对大型食草动物大象来说,必然留下可采集食物不断减少的隐患。


其次,保护区外种植橡胶、茶叶、咖啡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速度加快使得保护区周围的热带森林遭到大面积砍伐,高速公路、水库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割裂了原有连片的亚洲象栖息地,导致栖息地破碎化。


再次,人们对于森林的过度砍伐和破坏,使得自然界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差,野外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在多重因素下,“驱使”走出保护区的象群不得不频繁进入更远的农田地和村寨取食;吃惯了成片粮食等作物的野象,食性也在迁徙过程中发生一定的变化。玉溪市有大量的农田,这也对大象走出保护区有着足够的吸引力。


大象无故迁徙,归根结底是人象冲突引起的,人类基于自己的利益过度干涉野生象群的原始生活,打乱了大象生存的生态平衡环境,致使其食性发生改变,将食物目标转向庄稼。


这种大象迁徙事件在国外也屡见不鲜。印度东部西孟加拉邦大吉岭有两头大象在迁徙途中,因误触电线杆而惨遭电亡。肯尼亚中部OL Pejeta保护区的边缘,一些流浪大象冲破围墙漫游到农田里,破坏了大量农作物。泰国同样面临大象向居住区迁徙问题,所以泰国人就研究出了一套对付大象的绝招,他们在农田附近养殖了大量的蜜蜂。大象是一种十分敏感的动物,非常怕蜜蜂,所以听到蜜蜂的嗡嗡声后,它们就会快速掉头离去,所以在养殖蜜蜂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能驱赶大象,一举两得。


人象冲突是现今无可避免的问题,那么如何缓解人象冲突呢?


马丽君同学认为拉开人类和大象距离是非常有必要的。保护区必然不可缺少,但我们应该摒弃固化的保护,还给大象一个野生的自然环境,调节改善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大象在保护区内食物短缺的情况。同时也可以调整保护区外的农业产业结构,种一些大象不喜食的作物。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对大象迁徙的解决方法。比如:建立一个国家公园,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找到大象适宜栖息的地方,将现在生存困难的大象进行人为迁徙,给大象更好的保护。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9级国关

马丽君

审/Aria Liu

编/Angel


往期回顾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关注云南15头野生亚洲象北迁昆明事件

◆非洲专家分享大象诱导经验,盖尔·佩德森博士致绿会 | 关注“大象进昆明”事件

◆云南15头大象到底为何北迁?| 周晋峰答网友问




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智慧

公益项目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