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非的肉锥,北京的雨燕,看似遥远,实则咫尺,生态一带一路——周道生态文明(第242讲)

支持绿会工作 中国绿发会
2024-08-22



有人曾发出疑问,在南非采挖(盗挖)肉锥植物,对中国国内的生态环境有影响吗?


答案是确定的。举一个真实的事例:每年七月中下旬,在北京前门正阳门栖居的北京雨燕(奥运吉祥物妮妮的原型)开始新的征程,它们离开北京,一路迁飞,这种鸟的飞行速度极快,可达到每小时110~190公里,3个多月后,大概在10-11月中旬,抵达非洲南部(南非),这是北京雨燕的越冬地,在这里享受3-4个月温暖的阳光后,次年2月份,它们又开始往北飞,于草长莺飞的晚春之际飞回北京,在整个往返迁徙过程中,北京雨燕共飞经亚洲和非洲的37个国家,全程约13572公里。


(下图记录了北京雨燕的迁徙路,可以看出,它们是一带一路的先行者。)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京雨燕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一只雨燕一天可以捕获700多只虫子,在整个育雏期内,一只雨燕可以捕获不少于25万只虫子。但调查数据显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北京雨燕仅几千只左右。



下面再来研究南非的肉锥,肉锥在当地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通常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通过其多肉的叶片来储存水分,这有助于保持水分循环和水资源的稳定性,对于维护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肉锥的根系能够保护土壤免受侵蚀和水流冲刷,减缓水分流失和土壤沙化的速度。此外,肉锥作为食物链中的一环,在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中,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一些哺乳动物和鸟类,会通过啃食肉锥的叶子和茎部来获取所需的水分和营养物质。还有些鸟类和爬行动物(如蛇和蜥蜴等),会在肉锥等多肉植物周围筑巢或栖息,它们在肉锥植物的缝隙中隐藏,避免天敌的袭击。所以,肉锥丰富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摄影:Andy Young)


而南非作为北京雨燕的越冬国,也是这个“生态一带一路”链条上的重要栖息地。盗采、盗挖行为对南非肉锥植物种群及其赖以生存的其他生命所造成的灭顶之灾,必然恶化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这不仅威胁到当地其它物种的生存,也对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产生潜在的、深远的影响。



(本文根据周晋峰博士口述记录整理,未经本人核实。仅供参考。)


整理/Yang 审/绿茵 编/青鸯





长按识别

支持募捐-

全民共护野生动物!











了解项目详情,请戳“阅读原文”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绿发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