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于正:「以正合,以奇胜」

徐小怪 烹小鲜 2021-03-07

 


这是鲜喵的第 1284 篇吐血原创



  喵族码字员:徐小怪


 

“选择IP的标准是什么?”

“我喜欢。”


“怎样看待自己‘腥风血雨’的体质?”

“我比较敢说而已,对名利没有那么大的渴求,当你看穿生命的本质之后就要懂得从战场上抽离,为更多有需要的人发声,因为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帮助人才是快乐的!”

 

十余年来,于正及其作品始终伴随着强烈的争议。有人对他趋之若鹜,也有人对他不甚认可,但不可置否的是,喜他也好厌他也罢,他早已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于正IP”。每部作品自带流量,吸引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当下的《鬓边不是海棠红》(以下简称:《鬓边》)亦不例外。这部改编自同名小说的民国剧从筹备起,即受到诸多讨论——黄晓明和尹正是否合适?感情线怎么改编?京剧桥段如何呈现?

 

随着剧集播出,这些问题一一获解,并且豆瓣评分一路从6.9涨到7.6,超过于正之前大爆的作品《延禧攻略》。

 


如果以《鬓边》为节点,纵向对比于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会发现一个明显的现象:他总会在某一个“出奇”的维度上做到极点,这里面可以是精致的服化道,可以是美女如云的演员阵容,也可以是“开挂式”的主角视角,亦或是夸张的人物经历以及“反套路”的叙事风格。

 

近日,烹小鲜(pengxx01)以《鬓边》为切入口对于正进行了专访,请对方聊了聊有关创作剧集的二三事。同时复盘了其过往的作品,试图找到“于正IP”的“出奇”方式。

 




“我是个有使命感的人,对咱们中国的文化充满了无限的喜爱,京剧是咱们的国粹,一直想做这么一部剧,当我读到这部小说时,非常喜欢里面的梨园范儿和民国味儿台词,所以就顺理成章的选择了它。”

 

提及改编《鬓边》的原因,于正表示,是看到了小说中有关传统文化的部分,而这是他一直感兴趣的。不过小说易读,剧集难拍。原著中很多京剧的桥段,没有“真功夫”无法还原韵味。所以在于正看来,如何展现京剧细节,是《鬓边》影视化的第一大难点。

 

对此,剧组邀请了梨园泰斗毕谷云老先生及两位京剧名旦尹俊、牟元笛作为戏曲顾问及指导。

 


二胡拉响,粉墨登场;幽咽婉转,余音绕梁;低眉浅笑,风靡全场。至少在普通观众看来,经过名家指导后,剧集的京剧镜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解决了京剧拍摄,还有另一个难点需要攻克:京剧的门槛很高,怎样既能侧重输出,又能与叙事结合,达成“1+1>2”的效果?

 

针对这点,于正打破了过往的习惯,选择先普及知识再展开情节的方式。他认为,想要说透京剧,就必须调慢观剧节奏。“我不想京剧变成纯背景,就看一热闹、爽、好看。”

 

因此,在剧集最终的剪辑上,《鬓边》的呈现为前八集娓娓道来,铺垫背景,八集之后延续惯用的叙事节奏。

 

就这样,于正在提取京剧为“核”之后,采用围“核”叙事的方式,让《鬓边》的京剧内容很融洽地“嵌”进剧情,一方面推动剧情以及人物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提升作品的整体审美。

 


强化京剧部分,理顺叙事节奏,接下来就是搭建故事结构。不同于《延禧攻略》“过关打怪”式的强情节编剧,《鬓边》更多展现了一些富有日常气息的桥段。剧中有很多伶人练功,家人围坐就餐的情节。荧屏内,处处流动着浓郁的生活烟火。

 

而在人物主线上,《鬓边》采用了双男主合伙创业的脉络,通过商细蕊和程凤台在梨园行当的创业故事,讲述知己情、民国趣闻等等。简而言之,以人物经历为缩影去反射大环境的变化。

 

“有点像民国的轻喜剧种田文,这是我没尝试过的,也很好的在期间普及了京剧和建筑知识,我觉得很满意。”于正说到。

 

显然,任何时代都有很多相同的情感。用以古喻今的方向看,商细蕊和程凤台的互动很像今天的明星与经纪人,亦有类似“活动营销”“撤热搜”“争排面”等一系列的事件,台前幕后,各有各的艰辛。

 

 

据他透露,《鬓边》的前期筹备近一年,剧集于2018年12月开机,拍摄时长为半年,总共有七稿剧本。在于正的观念里,整部剧的制作过程是一件冒险的事,他很忐忑。因为在当下短视频林立的快节奏环境中,想要观众踏踏实实体验京剧,这很难。还好,结果不错。

 

“我们尽力在服化道美、影像构图、灯光效果以及表演上做的极致。没想到大家还挺爱看的,豆瓣分天天在涨,周围的人也都在讨论,我还蛮开心的。”

 

另外,在剧集的价值观方面,于正也想让大家感受到“匠心精神”与“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

 

“第一是京剧的传承,其实是行业的传承,无论你在哪一行,手里的活儿好,谁都打不败你,即使明珠蒙尘也是暂时的,希望永远在前方。第二别总觉得世上只有爱情,友情也很珍贵,古代有士为知己者死,这里讲的就是荧屏久违的友谊。”

 

诠释友谊,需要编剧的功力,更需要演员的演艺,谈及两位主演黄晓明和尹正,于正坦言:“就是合适就是像,没别的原因。晓明哥戏挺好的,他忘记自己帅的时候不输给任何一个老戏骨。”

 




“明珠蒙尘”,或许这四个字正是于正在某一阶段的自我认知。据不完全统计,近二十年间,于正共参与创作44部作品,平均每年2至3部,堪称高产。

 

当然,高产之下,作品的收视有高有低,不过这不能判定于正非用心制作,只能说市场的反馈未尽人意。

 

“人活着不是十全十美,不能都想要,对吧?”

 

于正说到,他从不去预判观众的口味,也不会刻意去引导。他仅仅会不断找新东西抛出去,然后根据水花的大小,吸取经验,完善自己。他可以承受偶尔的失败,但不能停止创新的步伐。至于所谓的成功模式,不存在的。

 

“观众在变,你也得变。”

 

如他所言,翻看其所出品的剧集列表,很容易看出,剧集在风格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美术。

 


早年间,于正曾发出言论:“电视剧最重要的是色彩搭配。”毫无疑问,以作品为例,可以看到他在此方向的持续探索。

 

从《宫》系列明黄艳粉的高饱和度配色,再到《延禧攻略》颇具高级感的中国风配色。于正在色彩上的运用堪称两个极端。而在最新的《鬓边》中,配色与服化道及摄影的结合再度进阶,部分镜头极具电影感。

 

比如程凤台与商会谈判的戏中,多位北平的豪绅先聚集于某会馆内。由于每个人各怀心事,馆内异常安静,气氛剑拔弩张,唯有桌上的碳火锅散发出淡淡蒸汽。

 

就是这火锅与蒸汽,瞬间让剧集的氛围变得鲜活,直接在潜移默化中,将观众带入进上个世纪30年代的北平。通过点缀的衣食住行,使得观剧体验由2D变为3D。

 


再比如一场水云楼练功的戏,长镜头穿过,院子中的每个人的身姿皆被收进画面中,大场景小人物的构图,将戏班晨练的形态生成了一幅浮世绘。

 

“(拍剧)不随大流。每部剧目的明确,要做爆款就冲观众的共性去,要做品质就把细节和专业做到极致,能融合就融合。每部剧都是新尝试。”

 

不言而喻,不管是高分佳作,还是分值差强人意,亦或是年度爆款,于正之所以能成为“流量型”制作人,离不开他对环境的观察,以及敢想敢言敢于尝试的态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终其一生也未必能做很多。但随着短视频,快节奏的生活,我们的创作越来越困难,因为你得循序渐进的提高,提太高离观众远了,走太慢观众又不喜欢了,方寸就是未来的难点,但也还好,不管怎样,活着就是探索,探索才有意义,这是我们一生的功课,也是好玩的地方,不是吗?”在采访的尾声,于正亦表达了对剧集未来蓝海的看法。

 

都说作品是创作者本身的投射,以此来看,于正拍剧有一种“小且大”的特质。“小”体现在细腻,于正有着典型的双鱼座性格,共情力强,情感充沛,极容易挖掘到观众潜意识的需求;“大”是指于正有一颗大心脏,喜爱自我表达,能够被高度关注,做事完全不受外界言论的影响。

 

而在通过作品与观众沟通的过程中,于正的状态似乎是既封闭又是紧密联结的。他将自我构建于影视作品中,形成了一个封闭的世界,把自身不同的情绪与感知力投射到人物身上,每部剧集都是其极致的自我表达。与此同时,作品表达出的内容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地方戳到观众,并且被无限放大,尽管正面和负面的感知都有。

 

可以窥见,无论“小”和“大”,还是“封闭”与“联结”,两组词汇都是对立且矛盾的。或许恰恰是因为是对立与矛盾,促成了“于正IP”的标签化,也催生了于正的话题与争议。

 

以此推论,于正的下一部作品也必将伴随着各种不同的声音,但是在声音之外,作品有哪些“出奇”的制作手法,这才是业内外应当关注的重点。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