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新蝙蝠侠》前,需要知道这些事 | 鲜见

老九 烹小鲜 2022-08-03




这是鲜喵的第 1884 篇吐血原创



  喵族码字员:老九




从坎普风到暗黑风,蝙蝠侠终于确定了自己的银幕风格。


开春后疫情反复,“害苦”了电影行业。


据统计,3月16日票房仅1436.98万,是2014年国家电影专资统计数据以来单日票房新低。3月17日的1501.7万,也没好到哪去。


在引进片《神秘海域》败下阵来后,再没有新作救市,平日票房基本就没救了。


生死存亡之际,全球票房4.85亿的《新蝙蝠侠》在内地上映。


这位DC的超级英雄不仅要救哥谭、救自己,恐怕也得顺道救一下中国电影市场。


《新蝙蝠侠》预告海报 / 图自豆瓣


不过和漫威热热闹闹的合家欢风格不太一样,DC除了《雷霆沙赞!》《海王》《自杀小队》等爆米花电影,还开辟了一条叙事风格黑暗、严肃的道路。


尤其是“黑暗骑士”三部曲、《小丑》等议题深刻、艺术水准高的佳作。《新蝙蝠侠》也可算作该序列中。


所以,不能把《新蝙蝠侠》当成单纯的视听大片看,另外在观看此片前,我们不妨了解一下“蝙蝠侠系列电影”的前史。


越来越暗的镜头背后,是DC更有血有肉的超级英雄。




蝙蝠侠影视化的开端,要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


彼时,蝙蝠侠的漫画形象刚问世不久,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借着热度,连续发行了两部《蝙蝠侠》短片集。布鲁斯·韦恩的真人形象,首次出现在影视作品中。


1966年,商业上尝到甜头的哥伦比亚,又花154万美元拍摄了首部长片电影《蝙蝠侠:大电影》。但当时为了卖座,作品的基调和表演风格都以浮夸的喜剧风为主,观众倒也欣然接受。


《蝙蝠侠:大电影》(1966)剧照 / 图自豆瓣


但随着漫威的崛起,一大批各式各样的超级英雄问世,蝙蝠侠的人气越来越低,70年代到了谷底。


“穷则生变”,1979年4月,制片人迈克尔·乌斯兰和本杰明·梅尼克从DC漫画购买了蝙蝠侠的电影版权。


乌斯兰想大幅改革,拍出无法超越的、黑暗的、严肃版本的蝙蝠侠,就像蝙蝠侠创造者鲍勃·凯恩和比尔·芬格设想的那样:“一只属于夜晚的生物,在阴影之下跟踪犯罪分子”。


为了实现这个想法,他们联系了成功改编“007”系列电影的老搭档理查德·麦鲍姆(编剧)和盖伊·汉弥尔顿(导演)。但不知是改编难度太大,还是不符合当时的主流审美,两人直接拒绝了。


更绝望的是,哥伦比亚和联艺等多家制片公司也不支持他的想法,之前坎普风(用夸张的方式让观众感到荒谬滑稽)的作品不算失败,制片公司没必要冒险创新。


到处碰壁的乌斯兰气坏了,他决定亲自写一版剧本,方便投资人了解设定。


有这股子韧劲儿,又经过8、9年的折磨,华纳兄弟终于接手了这个项目。1989年,新一代《蝙蝠侠》总算和观众见面。


不鸣则已,新版《蝙蝠侠》炸了。


年仅31岁的哥特风导演蒂姆·波顿,将乌斯兰的观念贯彻到了极致,创作了一部几乎还原原漫画,格调极阴暗,艺术性极强的超英电影,打破了电影行业和观众,对超级英雄的想象。


上映后,《蝙蝠侠》斩获4.1亿美元票房,并赢得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艺术指导奖,名利双收。


其实现在回看,波顿版《蝙蝠侠》的意义,不止是开创了现代超级英雄电影的新纪元。还将漫画的经典反派小丑登上银幕。


蝙蝠侠和小丑的对立,将是后世蝙蝠侠电影之所以经典的原因之一。


《蝙蝠侠》(1989)剧照 / 图自豆瓣


蛰伏多年,一鸣惊人。1992年,同为蒂姆·波顿执导的《蝙蝠侠》续作《蝙蝠侠归来》上映,虽然口碑也还不错,但下滑的票房,大量性、暴力暗示,让华纳不甚满意。


于是公司调转枪口,回到所谓的主流方向。


1995年,《永远的蝙蝠侠》上映,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华纳把导演、编剧、演员换了个遍,回到纯商业片的路数中。


转型虽然牺牲了口碑,但全球3.36亿美元的票房尚可,华纳决定再接再厉。


可惜1997年的《蝙蝠侠与罗宾》,彻底否定了公司的计划。这部完全重回坎普风的蝙蝠侠电影,不仅票房是系列长片中最差的一部,口碑也惨遭垫底。


《蝙蝠侠与罗宾》(1997)剧照 / 图自豆瓣


当年乌斯兰对系列电影的幻想破灭,华纳也暂停了蝙蝠侠真人电影的开发。


这一停,就是8年。




其实8年间,华纳一直没“放弃”蝙蝠侠系列,期间共有《蝙蝠侠的胜利》《蝙蝠侠:黑骑士》 《蝙蝠侠:元年》《未来的蝙蝠侠》《蝙蝠侠对超人》等多部电影计划,但都没落到实际开发中。


直到2003年初,已凭借《追随》《记忆碎片》等电影,在好莱坞声名赫赫的克里斯托弗·诺兰接手了项目,蝙蝠侠才重回观众视野。


2005年,诺兰版《蝙蝠侠诞生》上映。


创作之初,诺兰就打算建立更黑暗、更逼真的基调,将人性和现实主义视为电影的基础,回归乌斯兰的思路。


成片果然不负众望,相较于前作,诺兰版的《蝙蝠侠》不仅底色现实,人设也更像面对困难,无能为力的普通人。


评论家指出,恐惧是一个贯穿电影始终的主题,并表示与以往的电影相比,《蝙蝠侠诞生》的基调也更加阴暗。


最终影片获得了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摄影奖、3项英国电影学院奖提名,并在《帝国》杂志上评选的史上500部最佳电影中名列第81位。


《蝙蝠侠诞生》(2005)剧照 / 图自豆瓣


2008年,诺兰、贝尔继续联袂,希斯·莱杰饰演小丑的《黑暗骑士》上映。


这部诺兰“黑暗骑士”三部曲的扛鼎之作,也是希斯·莱杰的遗作,迄今仍是蝙蝠侠真人电影中最经典的一部。


影片不仅在商业类型上刷新了观众的想象,对小丑的塑造更是达到极致。


荣誉方面,影片不仅在各大评分网站位列前茅(豆瓣历史29),还在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8项提名,并拿下最佳音效剪辑奖和男配角奖(希斯·莱杰)。


票房方面,《黑暗骑士》全球电影票房收入突破10亿美元,不计算通货膨胀,也能长期位列世界影史票房总榜前20。


其人物、风格和浓浓的宿命感,迄今仍被影迷津津乐道。


《黑暗骑士》(2008)剧照 / 图自豆瓣


到了2012年,“黑暗骑士”三部曲迎来终章《黑暗骑士崛起》。


虽然小丑谢幕,但作品不仅再次刷新了好莱坞电影制作艺术的最高水准,还借超英电影,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做出了隐喻,票房再次刷新系列电影的记录。


从初期的混乱,到三部曲的大获成功,DC终于找到了蝙蝠侠的影视化方向。



“黑暗骑士”之后,漫威突飞猛进,在商业电影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DC延续“黑暗骑士”三部曲的基调,却再无诺兰级别的导演,反倒渐渐落入下风。


后续有蝙蝠侠参与的《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正义联盟》等作品,虽然风格还在,但很难在思想性和商业性上找到平衡,没有延续“黑暗骑士”的成功。


但如今《新蝙蝠侠》回归,DC和华纳还是希望延续之前的成功路径,在超英电影的差异化上做文章,开辟暗黑宇宙(DC BLACK)。


成效如何,一部作品难判高低,还要看后续的片子能否延续质量。但起码《新蝙蝠侠》确实值得一看。


身边影院还开门的朋友,可以买张电影票,给影院送上一根救命稻草。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