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高智商有才华的普通家庭子女,为什么进不了上流社会圈子?这部豆瓣爆火、知乎高赞电影说透了

2017-12-03 南风 每日读报

作者:南风


最近,一部泰国青春电影《天才枪手》燃爆了大陆院线,靠着微博朋友圈里大批自来水的追捧成为十月档的一匹黑马,获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


这部电影以泰国一所贵族高中为背景,讲述了学霸小琳,其好朋友格蕾丝,格蕾丝富二代男友小巴以及学霸班克,因为集体作弊事件四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四人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分崩离析,走向了不同的结局。


矛盾的友谊、年轻的爱情以及少年对利益金钱的渴望是导演镜头描述时着墨较多的地方。扣人心悬的作弊现场,新颖独特的作弊手段以及搞笑幽默的四人相处细节不但勾起了80、90后观众们少年时代的记忆,更极大地引起了共鸣。


故事的开始,小琳同情学渣朋友格蕾丝因为绩点太低无法参加学校舞台剧表演,又发现数学老师用补课方式暗中给班里有钱学生公然透题,在班级测验时一怒之下协助格蕾丝作弊。


初尝甜头的格蕾丝把“小琳老师”痛快地介绍给自己同为学渣的男友小巴。就这样,作弊两人组变成三人组再到班克加入,四人已经不满足于在学校测试、年级小考中作弊,在其他成员的协助下,四个年轻人决定干票大的,召集三十名出生优渥但怕求学无门的“学渣”集体在美国升学考试STIC(影射SAT)上串通作弊的故事。

 

 

以小琳和班克为代表的学霸,是普通百姓家培养出来的“天才”,也是小琳口中说的“天生的失败者”:成绩满分不在话下,次次考试轻松名列前茅,奖学金不费吹灰之力。他们俩一个出自普通教师离异家庭,一个家里开破旧的洗衣坊与母亲相依为命。影片开始小琳为了赚钱而自创“钢琴作弊法”,班克则是兢兢业业正直清白的青年形象。共同的阶层出身其实应该让他们更有共同语言,实则不然。


故事开始,小琳因为蝇头小利决定小范围“接作弊单”的时候,被耿直的少年班克告发。直接的后果就是让小琳无缘学校的全额奖学金。再到故事结束,两人的位置进行了反转,对比班克的“执迷不悟”,已经“回头是岸”的小琳却竭力劝阻。


没有回头路的班克,是想通过教育扭转命运,提升阶层的典型穷人家孩子代表。对比小琳只是针对“老师泄题给富有学生”,“学校征收灰色赞助费”等浅性问题的愤怒,班克对于自身阶层的不满,改变挣脱的欲望更加强烈。


尤其当作为“华山一条道”的升学之路因为作弊东窗事发彻底断掉的时候,绝望的他愤愤然决定将“有组织有纪律有分工”的作弊发展成长远产业,甚至威胁小琳和他一起下海——这也是他和小琳转为陌路的根本原因。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小巴与小琳闺蜜格蕾丝为首的富二代群体:他们生来衣食无忧,但是迫于父母的期待重压与爱情的动力等因素,需要他们在考试中拿到好成绩。


在小琳、班克为了奖学金拼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他们潇洒安然地在五星级酒店里玩耍,在高级饭店里饕餮,享受着父母为他们铺好的人生之路和物质生活,从头到尾,他们要做的,不过就是通过一场考试。


这样阶层差距悬殊的团体能够走到一起,除了小琳与格蕾丝之间曾经纯真的友谊,更有他们一度拿来聊以自慰的口号“共赢”在里头做着支撑。


然而无论是“共赢”的利益诱惑还是四人之间交织的友谊、懵懂的爱情,到头来,都没有阻止小团体的分崩离析。整部影片,表面上在说青春期作弊的故事,其实更深处,则是赤裸裸的黑白现实。


投射到成年人的世界:圈子的稳固与否不在一朝一夕的情投意合或者是生意场上一时的共赢合作,忠诚度背后受制于阶层、三观与过失成本。


 

阶层决定圈子的广度


电影里,在第一次初尝作弊甜头后,格蕾丝将“小琳老师”带到了上流圈子中,介绍给了富二代男朋友小巴。

 


表面上不学无术实则从小浸淫于父母经商头脑教育的小巴立刻给她拓展了生意的门路。从死党发展到后面30位考STIC 的富二代群,利用印刷工厂生产二维码的铅笔,召开类似“苹果新品发布会”的作弊者动员大会,甚至连租用摩托车司机集体拉学员统一去学校他都一一考虑在内……


不得不说,是格蕾丝与其男友小巴将小琳的“生意”做大做强,是他们的人脉支撑起了小琳的野心。


前些年流行一个段子:学校里中等的学生回学校做了老师,成绩下游的做了老板,那些尖子生们呢?考上了顶尖学校,毕业后,给后进生老板打起了工。


仅供一乐的段子背后折射了某种现实的可能:那些你觉得在学校里不如你的学生,踏入社会后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你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位置。


阶层给他们带来的资源与便利是与生俱来的优势,是你奋斗若干年为了喝到的“那杯咖啡”。


可以想象,电影最后,付出巨大代价拿到赏金,购置了全套全新洗衣设备的班克已经无心帮助母亲继续经营洗衣店,因为他已经尝到了“快钱”的乐趣。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离开了格蕾丝与男朋友的帮助扶持,以他被学校除名,上了STIC 考试黑名单的信用背景,就很难再拉到一群“人傻钱多”的顾客学员了。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部的两位姑娘,A与B。A自毕业后顺风顺水,留学归国后所有工作均为家里一力安排,在柜台象征性地工作一段时间后便转去了信贷部。从来不担心业绩考核的她,所有的指标都是父母利用自己的圈子去解决的,朋友圈里除了旅游就是晒老公。后来因为跟父母抱怨信贷部太辛苦,父母又将其调入人力资源部;反观B,本地重点大学毕业后,通过校招渠道进入,加班加点地完成指标外,最担心的就是某日不留神成为裁员大军中的一员,日思夜想,不到三十便早生华发。


学校里尚且如此,成年人的世界则更为残酷。


如果说小琳、班克的失败揭示了“侥幸心态不可有”的正面命题,小巴、格蕾丝的“赢”则彰显了“同人不同命”:不同阶层所拥有平台大小的泾渭分明。


三观的一致性决定了圈子的深度


影片里最让人动容的地方,在我看来,不是小琳那段尚未萌芽的“懵懂恋情”,而是两个女孩子之间友谊的彻底决裂。


格蕾丝与一群富二代穿着“STIC考了146分”的T恤在KTV 举行Party时,小琳和自己的父亲在老旧的房子里看着综艺节目度过一个极其平静的夜晚。


当她看到班克已经拿走了属于他的赏金时,毅然退群:她不属于格蕾丝的群体,同样也不属于班克的群体。


也许最初的最初,为了劝说班克加入“作弊”团体,她也曾用“我们是天生的失败者”,“无论你诚实与否,生活都在欺骗你”,“学校骗钱与我们赚钱有什么不同”来蛊惑过班克,但是最后她还是选择了遵从自己正直的三观,做清清白白地人,甚至走上“不那么赚钱”的教书育人之路。



格蕾丝和小巴的世界里,他们对自己的定位清晰:笨,但是有办法。如果可以走捷径,如果可以用钱解决的,都不是大问题。他们是规则的熟练应用者,将来没准和他们的父辈一样,成为商业规则的制定者与决策者。考试、留学,只是他们目前暂时的困境,而通过统筹规划,汇集人脉,这座“大山”已经被他们跨了过去。未来有什么,不需要想太多,及时行乐。


班克则不同,从最开始注意到有同学抄小琳果断地举报,说自己被打时慷慨激昂地对小琳说“你是活该我是倒霉”,到后面胁迫小琳沿着“作弊”这条路走下去,走出一个产业链,“贪心不足蛇吞象”已经很好地形容了他三观的蜕变。他要的不仅仅是用天赋冒险换取几台洗衣机和一辆新摩托,他要的是无穷无尽的物质欲望的实现。他的转变最让人心疼。


这样的三波人,如何走得到一起去?


如果最开始,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的“共赢”彼此走在一起,那么后来,三波少年价值观的冲突则是圈子解散的内在原因。


所以格蕾丝抱怨试题难做的时候,小琳认真地说“舞台剧”更难;所以当小琳说“大学考试本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没什么选择题,你们抄不到我”的时候,格蕾丝的第一反应是失望地放下了手;所以富二代在开party庆祝的时候,格蕾丝望着连见都不肯见她的小琳的消息放声大哭——她们俩都明白,从始至终,在三观上,两个人都不是一个世界的。



这让我想起,这两年开始红火兴起并大行其道的共享经济,在我看来,这实际上就是“价值观”的共享。只有“与人为善、方便大家”的共同价值观,才是共享经济这种经济作物根植发展的肥沃土壤。无数的创业公司在开始的开始,都是由盈利走在了一起,而由于“价值观”的分歧而分道扬镳,分崩离析。


电影中“作弊小团伙”则像某种见不得光的小商业体:创始人小琳不愿意再做,格蕾丝、小巴不稀罕再做,只有班克执迷不悟地以为是人间正道而苦苦执着。


过失成本的差异决定了圈子的牢固程度


狭义上讲,过失成本是企业进行偏离正确性活动后的一种过失性的成本度量。


在电影里,我们可以直观通俗地认为它是“作弊团伙”东窗事发后每个人所承担的代价。影片里较为残酷的现实揭示是:只有班克失去了留学的机会,被学校除名,在教育这条路上彻底断了后路;小琳受到了良心的拷问,失去了留学机会,反省自己后,为自己规划出“成为老师”的人生新方向;小巴获得了和女友格蕾丝手拉手出国留学的机会,免于被父亲打一顿的苦果……

 


相比之下,贫困生班克的代价最为惨烈。


他输了么,某种程度上是的。但是班克思想的变化让他从苦果中悟到如何弥补自己缺憾的方法,获得“人生救赎”新的方向——干完这一票,他至少赚到了钱;既然他失去了一切,不如就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不得不说,过失成本越大的人越不容易回头。这也是小琳原本都已经放弃飞悉尼考试,拖着箱子行走在天桥时又遇到了转身回来的班克。彼时他的理由是:“如果我不去考试,那么一顿打就白挨了。”


他不放过那些不公,那些自己失去的东西,更不愿意放过自己。


反观职场,年轻的菜鸟们常常将能聊得来,相互怨怼公司制度、人事上不公现象的同事认作知己。正如新员工C抱怨的那样:新来的经理对比自己senior的老员工都关怀备至,他亲自招来的自己却当做阵前兵使唤,好事儿轮不到,坏事儿却常顶锅。


在一次背着经理的部门聚餐里,C无不委屈地向同事们透露了自己的不满,出乎意料的是老员工们每个人都表达对新经理各种各样的负面意见。几个人一合计,多数人也赞同一起越级倒戈新经理。


结果并不难猜,职场上同事之间的承诺本就不是金科玉律。到最后只有C一个人愤愤跟大老板控诉了新经理的不公,而大老板的反应让他窘迫无比:就我收到的反馈来讲,别人都觉得新经理不错,为什么唯独你有这么多的意见。

 

闷闷不乐的C回到办公室,觉得同事们都是表里不一的两面派。其实从现实角度考虑:甲需要升迁,他不愿意此时在太祖头上动土;乙要去放产假,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育儿经;丙是新经理老乡,犯不着为了个新人就放弃自己与新经理融洽的私人关系……


如此种种,出于不同过失成本考虑的人纷纷从战场上退出。没人能够设身处地的真的为C做些什么,反而他自己成了被枪打的出头鸟……


圈子的牢固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人的过失成本是否一致。中国的古人们说“过命的交情”,如果真是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退出再无重来生还的可能,那么齐心协力才不会是一个徒有其表的口号。

 

影片以青春片为表象,对各种社会问题诸如贫富差距、阶层差异、青少年德育,教育制度缺陷给予了深浅不一的探讨。其中女主角的个人的心理成长蜕变、其父亲严苛与宽容并存的爱的教育也让人为之动容。


这部电影确实做到了商业性与艺术性很好的兼容与结合。也因为它勾起了现在奔三奔四新中产、准中产少年时代太多的校园回忆,引发了大家对“教育公平性”“阶层固化”等热门问题的再一轮讨论,《天才枪手》的爆红实在是预料之中的事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