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立冬最火话题:中国人过冬靠什么?还真不一定是暖气……

四川学联 2022-04-28


宣布一个大事情!


当我们还没来得及品味这浓郁的深秋

冬,已翩翩而至

今日立冬

冬天的第一个节气真的来了




古人定下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
初入冬时水面凝结
但尚未形成坚冰
薄冰映着阳光的金光闪闪
在水中铺展开来


 
二候地始冻
等到天更寒一些
连土地也覆上了一层冰霜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古人认为
雉鸡在立冬后即化身为大蛤
这源于稚之毛色与蛤之壳色相仿
中华民族天马行空般的丰富想象
可见一斑



立冬了,重要的不止“脱单”


中国民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立冬过后,迎来了进补的好时节,而人们劳碌一年到秋收后才得闲,也是时候用美食犒赏一番自己。


作为秋冬交替的见证物,“交子之时”的饺子必不可少,记忆中还是妈妈包的饺子好吃。年关将至,归家的日子也不远了。


南方人更偏爱热补,以充盈的热量抵御寒潮来袭在立冬的餐桌上摆满鸡鸭牛羊,再沏一壶热茶,众人围聚一堂,高朋满座,热热闹闹地吃一顿“迎冬宴”屋外天寒地冻,周身却是如春的暖意。
 


取暖还靠抖?

部分南方城市开始集中供暖


“北方人过冬靠暖气,南方人过冬靠一身正气”“你在北方的暖气里四季如春,我在南方的晴空下冻成冰棍”……


据新华社报道,随着百姓生活需求的提高,近年来,每到寒冬,南方供暖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上世纪50年代,中国以北纬33度附近的“秦岭—淮河”为界,划分了一条集中供暖分界线,分界线北边的城市由政府统一建设集中供暖系统。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在武汉、合肥、长沙等“供暖线”以南部分地区,也开始陆续出现集中供暖。


据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市政公用管理处处长王磊介绍,目前,合肥热电集团集中供暖的小区已达到189个,小区居民11.5万户,供热面积2500万平方米,供热范围已覆盖合肥市主城区和三大开发区。


在湖北武汉,目前武昌地区的几个靠近热电厂的片区已享受到了集中供暖。武汉还将在汉口西部及汉阳地区各布局一座大型热电联产机组,供暖范围可辐射东西湖区、硚口区和武汉开发区。


江苏扬州加大供热管网建设力度,位于瘦西湖景区的凤凰水岸等多个小区将实现集中供暖。


有的城市集中供暖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中。位于南京市的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正在兴建多个取水泵站和能源站,计划2020年初江北市民中心和服贸大厦等公共建筑正式集中供暖。未来几年,新区中心片区内的部分小区也将使用江水源热泵集中供暖。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南方集中供暖地区主要为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会城市。由于老城区铺设供热管道难度大、成本高,集中供暖以新建城区居多。


据介绍,安徽省只有合肥市真正做到了较大范围的集中供暖,另外6个集中供暖的地市,是通过利用电厂余热对个别小区进行供暖,覆盖规模较小。


据了解,南方地区的集中供暖规划大多停留在市级层面,少有省级政府作出集中供暖规划。

古人硬扛过冬?误会大啦


我国幅员辽阔,立冬之后,南北温差将变得更大。暖气、空调、小太阳,再裹一床小棉被,室内室外两个季节,感恩科技让我顺利度过冬天。


但是,好奇的学联菌不禁脑洞大开。很久以前,没有高科技光环加持,古人是怎么过(抗)冬(寒)的?
那么冷的天儿,古人表示:硬扛真的做不到啊!


所以,古人当然也有自己的御寒神器!



神器一


古代的天气预报——二十四节气表


二十四节气表


二十四节气最早订立于先秦时期,在汉代就被完全确立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它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还把天气冷暖都算准了。


二十四节气表:今日是立冬。
神器二


古代的“空调房”——椒房



看到花椒,我就只想到它麻麻的口感。然而椒房与取暖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椒房的建造,本身就能够用于取暖,其中的秘诀就在于“椒”。用花椒和着泥涂抹墙壁的,能够使宫殿保温,并且还带有芳香的气息。


同时因燃烧木炭火而产生的热力顺着夹墙,温暖整个室内,火道直通睡觉的炕床下面,形成“暖炕”与暖阁。


椒房加火墙,想想都觉得美滋滋。


神器三
古代的“暖宝宝”——各种炉


还记得古装剧里,冬天各位小主们捧着的小手炉吗?真的是很精致了。在暖手的小火炉里,放入火炭或尚有余温的灶灰,炉外再加一个罩子,又被称为暖手炉、火笼。


冬天许多人都有手脚冰凉的毛病,手上有火笼,脚下当然也有足炉。用锡和铜制成的一种扁瓶子,在里面灌上热水,又被称为脚婆。是不是很像我们的热水袋!


古代也有“小太阳”,想不到吧!用陶土或铜铁制成的贮火器具,专供室内使用的熏炉,又被称为暖炉、红炉。


神器四


古代的“冲锋衣”——纸衣


对,你没有看错,就是纸衣!


南北朝时期,人们开始制造纸衣;唐代,人们用麻纸作为布料,纤维强度高,不仅抗老化,而且防蛀虫;宋代,人们裁衣可用树皮纸,拉力强,耐折磨。



纸衣造价便宜,能够抵御风寒,透气性还好,简直太优秀了!


神器五
古人的“火锅”——温暖从胃开始



火锅是清朝著名的宫廷大菜,故宫内的火锅分为两种:


第一种:组合式火锅。由锅、炉支架、炉圈、炉盘、酒精碗五部分组成,可同时煮烧食物,也可单独用锅温热视频。


第二种:锅中带炉式火锅。炉内烧炭火,把水烧开以涮煮食物,和我们今天的火锅差不多。

勇斗“严寒”有技巧

要靠创新和动脑


善于创新和勤于动脑的古人不仅丰衣足食、顺利过冬,还创造出了许多“御寒神器”。而这些传承至今的“器物”与“工具”,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凛凛寒冬中,继续给予我们温暖与庇护。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以小见大,古人过冬要创新器物,今天的我们,勇斗生活中的任何“严寒”和困难,最根本的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靠动脑、靠创新去解决问题,开拓生机。



春天播种希望,夏天挥洒汗水愿你秋天未完的心事在这个冬天都会实现


让我们在对春天的期盼中
一起感受岁月深处的静好

(滑动读文章全文)




四川学联新媒体中心日常纳新ing


学联新媒体中心的大门

永远是敞开的


如果你有意愿参与学联新媒体工作

如果你在微信、微博、视频制作等

新媒体方面有丰富经验

请务必带简历来call鸭!


官方唯一指定招募邮箱:

scxlxmt2017@163.com

记得在简历中附上自己最值得骄傲的作品哦~

(邮件主题请注明:

招募-姓名-学校-意向岗位)


以下是您的最新报名要求,请查收

1、用新媒体的思路来推荐你【请认真作答】

让你的差异化价值在短短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2、新媒体作品主题为“我”


详情请戳下图,看招募帖


学联菌会在两周之内回复哒

期待你的加入ing~


最后的最后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来源 微信公众号“福建共青团”(ID:fj-gqt)、“南平团市委”(ID:NPyouth)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新华网”(ID:newsxinhua)、“新华社”(ID:xinhuashefabu1)、“五当山”(ID:WDANGS)编辑 王紫薇编委 何霄峰主编 王宏炎 责编 江   戈



四川省学生联合会新媒体中心出    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