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学生需要怎样的精神健康课
前段时间去北京,为毕业论文做一些事情,顺便见老朋友。
去的第一天找在北大读社工的学姐,学姐知道我论文的方向后甩过来一本厚厚的复印资料,《中国精神卫生服务:挑战与前瞻》,当时粗略一过,没有发现什么新鲜玩意儿,便搁在了一边。到最近才又开始仔细翻阅。
如果说在这个书里面件捡到了什么宝物的话应该就是下面这篇文章了《如何准备社工学生进入精神健康实习——一个香港老师的独白》,作者梁诗明。
文章通篇是干货,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与实习学生的第一次接触:解读心理准备及心理障碍
2、实习前的预备工作:协助学生建立知识基础
3、实习前的准备:以电影欣赏培养感性的体会
4、实习工作开展前的工作:面对面认识服务使用者
5、实习工作开展前的最后预备工作:认识服务、政策
6、实习预备工作的最终作品:实习导引报告
可以看到这个里面既包括了帮助学生建立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也包含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建设的部分,督导的意思已经出来了。每个部分都写的不错,细节处很精彩,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原文,我就不方便大段照抄了。
其中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以下两个地方:
1、关心学生实习的自愿性和学科知识基础,不用老师的热情去绑架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其实这样才方便之后的因材施教,因材施“督导”
2、阅读清单的多元化取向,在这份阅读清单里面我不仅仅看到了一定要看的实务书籍,还看到了Jamison的《躁郁之心》、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以及现象学的书。说实话,我觉得挺惊喜的。因为我自己出于兴趣断断续续看了几年的书才不过有个和这个书单类似的书单。
围绕着这个文章说了这么多,下面又要开始老套的“羡人有,恨己无”的套路了。
我们自己的课里我觉得比较好的一点是来的人不多,可以用做团体的方法上课,氛围还是挺好的。
精神健康课上同学们的画作
但不得不说的是,实际上社工的精神健康课程在许多学校都还是以告诉学生一个比较浅显的概念为主要教授目标的。医学的话语占据了课堂上的主流。
医学话语的确是精神健康领域的主流话语,但是对于需要把整体性方法用到实务里面的社工学生而言,光有这个恐怕还不够。甚至可以说,如果我们只在课堂上说这些可能对实务是有坏处的。毕竟最后你是要拿来用的,拿来和服务对象打交道的。
另一方面就是对精神病的理解基本上是以一个他者的状态呈现的。我不知道这个好不好,也不知道这样是否利于社工去同理别人。也许界限没有必要特别清楚?我不知道。
现在信息时代想了解什么东西非常方便,一些基本的概念应该作为最基本的常识去获得。网上也有非常丰富的科普视频。我觉得这些和精神病打交道的概念如果只是停留在科普上面,挺遗憾的。毕竟有一个学期的时间来学习,来反思。一学期上完了,空空的,回想不起来什么,难免令人惆怅。
这几本书都还算有可读之处
如果说精神健康课是一个套餐的话,
标配应该是:精神病学+社工实务+社会学+人类学
豪华套餐应该是:精神病学+社工实务+社会学+人类学+文学+哲学+……
这个课应该很难学啊,因为它很容易就指向了自身的偏见、社会的建构以及对于存在的认识。这个课应该很有趣啊,因为它涉及了一切生而为人所相关的东西。
另外必须考虑到的一点就是以前我们提到过的课堂上的他者,如果有学生带着切肤之痛,那么这个课还应该多一份善意和谨慎。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之前社论前沿推送的文章《如何在精神健康领域运用反压迫实践》,里面提到了社工要怎样对待服务使用者,里面的几条其实放到精神健康的课堂上也很合适,比如:
1、运用尊重、平等、赋权的语言
2、积极解构医学模式病鼓励使用其他治疗的视角和方法
3、建立平等的工作关系
总的来说,我期待的社工的精神健康课,是多学科视角,实务取向,真诚的,平等的。
突然有点写不下去了。
好课越来越少了。
沮丧,收笔。